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张萍
[导读]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建筑事业的发展也有了改善。
        张萍
        扬州金利达市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8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建筑事业的发展也有了改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不断增加,建筑施工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涉及的环节众多,只有科学合理地开展工程预算工作才能有效控制建筑施工成本,合理配置项目资金,实现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本文通过探讨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价值,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有效控制;探索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成为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瓶颈,必须进行分析和解决。
        1 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必要性
        1.1 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整体水平
        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是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所确定的工程预算,也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时,会以工程预算的编制为基础,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预估,而后制定相关的工程预算文件,待有关部门审核完成后,会根据工程预算进行投资计划的编制,并作为建筑施工资金配置的基础性文件。相关人员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时,应当结合建筑施工的材料成本、设备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多个要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成本的预估,且确保各项文件资料的完整性与严谨性,确保工程预算编制能够大致满足实际的建筑施工要求,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
        1.2 便于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编制
        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成本进行科学的预估,从而为施工设计图纸的编制提供依据,施工设计单位在进行施工规划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预算,以此为根据进行施工图纸的编制,而后根据预算定额预估施工中的各项费用,再结合科学的数据分析准确地预测工程费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资金的审批与配置。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
        2.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机制不够完善
        虽然几乎所有的建筑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造价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建筑企业造价部门的职权范围十分有限,工作的层次比较浅显,很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另外,工程造价部门很容易受到企业内其他部门的影响,导致造价管理工作混乱。由于没有形成健全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机制,很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处在无序的状态,加上不同部门之间在造价方面存在矛盾,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效果。
        2.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当前,建筑行业造价管理人员的数量在逐渐增加,但是具备专业资格能力的、高度责任心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才却是比较少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是制约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因素。从整体上来说,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仍然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的需求,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3 建筑工程造价监管力度不足
        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很多建筑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会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获得项目的建设权,但是在项目中标之后,建筑企业为了盈利,就会想办法降低工程的成本,这时就会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不良做法,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对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建筑工程造价监管不力造成的,对于建筑工程的材料、人员、技术等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管,影响了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安全性。
        3 工程造价管理的创新措施
        3.1 创新管理思路
        探索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创新,首先是要积极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使现行管理措施有效接轨时代发展要求。另外一方面立足工作实际,将先进管理理念运用到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当中,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保证造价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做好造价定额,时刻关注市场动向,以市场具体动向决定定额工作,适时进行调整改变,保证数据实时性,确保造价定额更新。另外来讲,创新管理思路还应该加强跨领域沟通,与发展速度快,发展模式先进的跨领域行业建立管理模式的交流体系,通过外部沟通打破管理思维固化问题。
        3.2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对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创新具有实质意义。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科学和规范的过程,需要考虑到业务执行和管理目标的均衡性。具体而言首先,保持企业管理与政府政策高度同步,以政策为依托,严格遵守行业规定,依规依法制定合理制度。行业管理的前提是遵循法律,适应和认知国家对于行业的管理要求,这是形成行业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其次,密切关注市场波动变化,及时获取更新行业动态消息,进行有效调研,根据变化适时调整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质量,确保造价工作顺利开展。再次,革新管理系统,采用先进措施改进管理系统,建立完备管理网络,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利用管理网络及时更新项目招标要求及中标公示,确保项目建设透明化及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可操作性。最后,建立有效监督。创新监管方式,加大管控力度,特别是对第三方公司的管理监督,要调高资质门槛,执行终身负责制。
        3.3 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工程造价工作中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能力水平对管理工作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创新管理制度,亟待大幅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造价管理单位应高度重视,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对人才从专业素质、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管理经验等维度进行考量测评,加强团队建设。其次,要重视现有人员、新进人员的教育工作,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讲座、模拟实战等多种培训途径,涉及内容涵盖最新行业发展趋势、工程造价相关要求,保证培训到位到人到岗,确保培训结果有效有量有质。在培训过程中,还应注重思想意识层面内容灌输,让工作人员真正从思想层面认识到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管理单位应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终身学习理念。再次,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优化现行考核标准,查缺补漏,从工作质量、沟通协调、政策学习、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目标量化考核,确保考核标准与管理制度、行业发展相吻合。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终止从业资格,制定再培训计划,针对考核结果弱项,开展二次培训,确保人员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切实提升。最后,制定奖惩措施。将工作成绩、工作表现与晋升机制、工资薪酬挂钩,对表现出色人员给予肯定,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工作不力人员,给予相应处罚,以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感。
        4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相关单位应积极开展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各项资金的使用、定额套项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分析和审核,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各项资金配置合理,专款专用,并根据科学制定预算报表,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造价控制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从而借助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减少各项支出,科学配置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卓强.建筑工程预算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9(2):114-115.
        [2]赵阳.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价值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3):125-126.
        [3]刘星.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预算的作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8):19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