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桥梁墩身施工注意事项及外观质量控制技术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雷发村
[导读] 本文主要对高铁桥梁墩身施工注意事项及外观质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雷发村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在我国的铁路运输当中高铁是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建设高铁时一般桥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桥墩才是最重要的一项施工,这对于建设基础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在抗压和抗载方面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当中的要求是极高的,对此,施工高铁桥梁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支撑强度,桥墩施工时必须要达到质量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铁桥梁墩身施工注意事项及外观质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铁桥梁墩身;施工注意事项;外观质量;控制技术
        1前言
        因为高铁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路基承受的抗压力与普通火车相比要大很多,此外,路基的抗载能力以及强度性能都有严格的要求。桥梁墩身作为高铁路线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所承受的压力也必然要达到标准要求,否则高铁行至此处时,极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此高铁桥梁墩身的施工十分重要,需要做好各种工作。
        2高铁桥梁墩身施工注意事项
        在桥梁建筑过程当中,桥梁墩身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一个关键技术,所以建设桥梁墩身则必须要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其质量会直接影响桥梁日后的使用状况以及寿命。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交通量在日益的增加,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由此而见,交通建设发展已经不可小视了,所以我国的高铁发展将会日渐迅速。所以,加强提高建设桥梁墩身技术措施会对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提高高铁建设的一个必然要求,必须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
        (1)在建设施工时,最首要做的就是准备工作,这也是确保建设工程是否可以顺利完成的基础。第一,必须要在施工承台混凝土时达到一定程度的硬化,而它的强度也必须要达到施工要求,当进行验收时,必须要做好连接的交底工作,在进行承台墩身施工时,才能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由于桥梁墩身技术是最关键的一项施工建设,所以在对其施工时,必须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测量把关以及放样,作为施工人员才能有准确的依据,从而来确定墩身的中线具体位置方便施工,也可以通过几何图形来确定出墩身具体的尺寸以及它的轮廓线,当进行施工时可以让施工人员有效的考虑出各种因素对墩身的影响,再进行充分的修订。如果我们要对墩身进行建设时,必须要对承台进行有效的定位处理,准确的测量出导线点以及它的水准点,这样这样确保它的准确程度。当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才能够进行浇筑工作,最后进行养护再做拆模处理。当完成拆模后最后做放样工作,而这项工作必须要经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保障墩身的设计与中线保持一致,也能保证其准确的测量数值。
        (2)建设高铁桥梁时,在选择模板质量时应严格要求,由于它的好坏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对模板的要求应非常注意,必须要确保它的材质达到具体要求,不能出现变形的现象,所以要求模板本身的刚性以及强度必须良好,在进行浇筑时,不会发生变形以及弯曲的情况出现。此外,在设计模板时,应严格根据图纸的具体要求进行建设,模板的平整度、错台以及在连接位置都要达到设计标准。在进行安装墩身时,要按照设计标准施工,应把模板做试拼处理,主要是观察它的拼接位置是否达到了平整度,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以及规范性。最后在进行安装时,必须要仔细观察模板之间的契合度,对安装位置有效的校正,保证模板已准确安装完毕。
        (3)安装好墩身的模板以后,应对墩身的混凝土做浇筑处理。在建设过程当中我们都知道,施工桥梁墩身时,必须要应用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而且要达到标准的数值,施工时在配比混凝土时,应把胶凝的使用量规范在相应的数值内,同时也要配合规范的浇筑技术,从而确保它的外观质量达到一定的要求。此外。在进行混凝土拌合工艺时,通常会应用二次投料的方法,控制好一定的搅拌时间,只有经过拌合以后的混凝土才会达到一定的粘稠度以及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另外,在运输混凝土时,必须要确保运输车罐达到一定的清洁度,也要控制好它的转动速度,保持平衡,均匀。浇筑混凝土时,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试验检查,达到技术标准要求,确保无误。在施工时应尽量确保混凝土外观控制在合理的标准当中,在进行高抛时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施工到浇筑环节时,一般通过泵车和串桶的方法进行,以保证它达到和易性要求,我们也可以通过人工运筑的一些措施对墩身做有效的修补。


        3高铁桥梁墩身外观质量控制技术
        在高铁桥梁墩身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外观质量控制技术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因而要采取必要的质控措施。
        3.1错台
        错台和模板质量、人为操作等多种因素存在紧密联系,一旦存在错台问题,就要使用打磨机打磨处理,并且配制和墩身颜色相同的砂浆修补打磨部位,以保证完成修补以后颜色是相同的。
        3.2翻砂
        翻浆问题的主要表现就是墩身面层不存在水泥浆且不光滑,分布呈竖向,这与混凝土坍落度与振捣等因素存在一定联系。在翻浆问题方面,应强调预防的重要性,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安排专业工作人员测定塌落度,积极开展记录工作,如果不达标坚决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浇筑。除此之外,要科学控制混凝土振捣的方式与时间,以免振捣期间发生离析事故,有效规避砂和水泥浆分离问题的出现。
        3.3流浆
        流浆集中体现在墩身面层,像是流过一层水泥浆,以由上向下流动形式表现出来。产生流浆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模板加固、支护不牢固、底层混凝土进入初凝阶段、分层浇筑混凝土的时间间隔长等因素存在直接关联。这样一来,模板就会向外部移动,底层混凝土也因塌落度的影响而无法和模板同时移动,最终出现空隙。在流入上层水泥浆以后就容易产生流浆。所以,在分层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管控时间间隔,并在设计初期科学选择模板强度和刚度。完成安装以后不仅要对质量进行检查,如果有必要还要支护处理,有效规避浇筑期间引起模板变形的问题。
        3.4麻面和气泡
        麻面和气泡的问题和混凝泌水存在一定联系,在外加剂加入高性能混凝土以后,其粘聚力会显著增加,且泵送难度加大。针对以上情况,施工作业人员需添加定量水分,即便施工现场泌水不明显,在振捣后也容易产生泌水现象。另外,如果振捣的时间不充裕,同样会引发泌水的问题。所以,在浇筑混凝土期间要间隔特定距离捣鼓,积极开展振捣作业,对模板混凝土进行压实,以保证气泡被排除。
        3.5色斑
        色斑和模板面层杂物、混凝土均匀程度存在一定联系,要想对此问题加以控制,就要在浇筑之前清理模板,并且使用涂膜剂进行涂刷处理,以确保混凝土更加均匀。
        3.6裂缝
        裂缝和钢筋工程、温度应力、混凝土干缩应力等均存在紧密联系,特别是在大体积砼结构中,裂缝病害最为常见。要想更好地控制裂缝,就需要在实际配制期间选择使用低水化热水泥品种,对强度和坍落度加以控制,选择使用理想级配颗粒的大粒径骨料,使用分层浇筑的方法使温度散发时间不断增加。实际浇筑期间,要对施工作业台进行搭设,以免扰动钢筋笼,并且对混凝土拆模的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以免温度降低而引起温度应力不均匀分布的情况发生。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铁桥梁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想确保其后期工作性能,在墩身施工中选用高性能且耐久性理想的高标号混凝土开展浇筑作业。在施工期间,有必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特性合理控制质量,特别是要注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和病害等相关问题,严格把控施工质量与外观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取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作为.桥梁墩柱施工技术分析及总结[J].科技传播,2014(4).
        [2]邵杨明,牛媛媛.桥梁墩柱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3(8).
        [3]韩振宇,高峰.浅谈高铁桥梁墩身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