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杨谊
[导读] 新时期,我国的企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腐败行为趋于高科技化,国有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与各种外部经济体发生交易,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挑战不断加大。
        杨谊
        山东文登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 264421
        摘要:新时期,我国的企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腐败行为趋于高科技化,国有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与各种外部经济体发生交易,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挑战不断加大。在“互联网+”时代,要求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提升科技水平,更好的应对腐败行为高科技化的趋势。文章系统阐述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全面分析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旨在为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信息化提出建议,促进纪检监察工作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企业高质量发展
        引言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推进,通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风廉政建设部署,围绕做好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持续提升廉洁建设成效,更好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1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1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信息化建设能够全面提升工作整体效率,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所具有的便捷性、高效性、规范性,使得有关问题线索受理、处置、核查、审理等全流程的效率得以提升,并且提高工作的规范性,用信息化手段把工作流程固化下来,防止工作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新兴信息化技术针对高科技腐败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查,取得有力的电子证据,进一步提升查处腐败行为的力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纪检监察工作开始与信息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结合,使得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朝着更为广泛的领域延伸。
        1.2有利于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监督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首要职责。国有企业的业务流程多、经济活动复杂、人员构成多样,随着监督内容越来越网络化,靠传统的监督方式已经难以奏效。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使纪检监察系统与企业的各种业务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对接,通过系统自动的数据分析和抓取,对问题易发多发领域进行重点监督,改变了过去“一对一”监督的传统做法,克服了监督资源有限的短板,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信息化的应用能够让国有企业的权力在透明中运行,并基于互联网贯通协同法律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使得国有企业各项权力能够阳光化运行。
        2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软硬件基础制约信息化建设
        从现阶段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实际来看,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以前对该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历史上软硬件基础设施相对较差,难以有效满足新时代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需求。一方面,硬件基础相对薄弱,从部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使用的信息化设备来看,设备更新缓慢,性能难以满足要求,联网保密性也满足不了现有保密制度的要求。在先进的多媒体取证系统、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方面,均存在配置不够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软件实用性不够,软件对实际工作的支撑和应用能力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2.2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当前腐败行为正在朝着智能化、期权化、间接化发展,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反腐形势愈发严峻。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引入各种新兴信息化技术,加大有关领域的研发力度,才能够有效应对当前腐败行为发展趋势。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在新兴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应用的主动性不够,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研发推进缓慢,难以应对各种高科技腐败行为。


        3优化措施分析
        3.1全面把握加强政治监督的核心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这就为纪检监察机关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提供了重要遵循。强化政治监督要突出“两个维护”,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要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落到实处;要突出对“一把手”的监督,推动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要突出日常监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咬耳扯袖,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
        3.2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露头就打,坚决防止反弹回潮,对隐形变异的问题精准监督,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以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倒逼问题整改,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增强群众获得感,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3.3全面把握“三不”一体推进的科学方法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既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持“三不”一体推进,统筹谋划实施。要突出“不敢腐”的震慑,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严”的主基调。要强化“不能腐”的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
        3.4全面把握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纪检监察机关是专责监督机关,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工作标准履行职责,确保依规依纪依法正确行使纪检监察权。要牢牢把握纪检监察工作政治属性。要突出实事求是的原则,无论是纪律检查,还是监察调查,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枉不纵,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问题,力争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要突出依规依纪依法监督的规范性,注重改革和法治相协调,贯通规纪法、衔接纪法罪,把握党的领导、政策策略、纪法标准的内在统一性。严格内部监督管理,坚决防止“灯下黑”。
        3.5 创新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机制
        既然在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制度缺陷问题,那就要想办法变革和创新相关工作机制,由于企业监察部门的人力和能力有限,并不能完全兼顾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造成了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盲区”的出现,这就需要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性,在员工心中树立“企业纪检监察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切认识到,企业监察不仅仅是纪检部门的事情,也是每一个企业员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搞好了企业的监察工作,才能让企业顺利发展,才能为每一位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可以采取不记名举报方式,并做好相关保密和保护措施,鼓励每一位员工参与到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去。
        结语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继续围绕做好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开展实践与探索,不断总结提炼,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持续推动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也为其他单位更好地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君,韩延伟.关于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9(31):211-212.
        [2]牛君.提高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监督效能的实践探索和思考[J].化工管理,2019(30):3-5.
        [3]张志松.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国企纪检监察干部执纪能力建设问题探索研究———以宁波轨道交通纪委为例[J].法制博览,2019(26):124-125.
        [4]商秋芳.从严治党背景下提升供电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执纪监督效能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24):196-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