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琨 梁昆
德州市热力发展有限公司,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供热规模在逐渐的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供热质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集中供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价值。在当前阶段要加强对热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力度,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在供热运行过程中有效地减少各项损耗,在经济运行和稳定供热之间实现良性平衡,是每一个供热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文章的阐述中主要是通过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调控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针对热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和全网平衡软件的监控中心进行详细的分析,旨在提升供热企业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电气自动化;控制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普及,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集中供热。由于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布特点,对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监控和技术研究也受到现实情况的制约。针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运行监控和技术研究,具有提升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效果、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意义。
1 集中供热系统现状分析
为了促进集中供热系统快速有效的发展,我们对当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后发现,我国当前的现状和国外的供热系统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热网的控制,第二是热网的调节。相对于我国的热网系统,针对国外热网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发现热网控制已经和自动化系统进行完美的融合,针对热网的管理和控制国外已经可以运用信息网络的方式进行实现,而我国受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热网控制自动化进展到目前为止还处在初级阶段,自动化控制水平还没有取得较好的结果,实践的效率也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目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自动化的技术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但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加强了和先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于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引入了国外相对比较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这些技术的引进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也进行了创新,在当前阶段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
2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
供热节能对建筑节能效果起到很好的正面影响,供热节能设计对建筑能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结构的保温性。相关研究人员曾针对该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供热对建筑保温性影响为20%~50%。如果地区温度较低,则供热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影响更大。②影响建筑物室内温度设计。相关调查显示室温增加1℃,整体降低8%~10%的能耗,如果供热,则能够减少5%~10%的能耗。在相关的节能措施中,需要将室内冬天温度控制在18℃左右,夏天则是26℃左右,有效降低建筑能耗。③有效应用建筑自由热。自然热包括家电、人体散热以及太阳能等。在以往我国的供热属于福利性工作,因此不能很好调节室内的温度。而现阶段应用热量计量收费,能够很好调节室温,对房间自由热充分应用。④有利于提升供热系统的能效水平。在对供热系统节能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不同方面的因素,有效设计不同的环节。比如,针对建筑围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设计施工工作。同时,也要注意对分时段变室温调节方式有效推广应用。相关企业以及工作人员要注意以国家制定的标准为基础,结合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开展相应的供热调节工作,有效节约热能。相关企业还要注意促进分式变频水泵的发展。应用传统的循环水泵,会有较大的消耗量,同时还会降低供热系统的电能利用率,不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应用新的水泵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用分时段变室温控制,能够有效节约能源。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室内温度也自然有一定的差异。
一般而言,家用建筑如果保持供热的持续性,室内温度则始终在18℃左右,对于办公建筑而言,一般只需要在工作时间进行供热,可以应用间歇方式。应用供热系统,主要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果供热温度低,会影响用户舒适度,如果供热温度高,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耗热量,导致资源浪费。结合用户的需要,在一天的不同时段供热量需要有相应的改变,需要对不同时期用热情况进行有效统计,计算热力站不同时段的热负荷。根据统计的具体情况进行供热调节工作,并应用质调节处理热源,有效节省电能,同时还有利于促进热量充分应用。
3 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监控技术
3.1 燃烧效果提升
提升锅炉房的燃烧效果是增强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监控功能的重要措施,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高质量的充分燃烧。基于我国锅炉房设备的建设和发展实践,目前的锅炉房在能源燃烧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热能损耗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做好锅炉房的设备改进和技术创新,可以有效达到分层燃烧、高效燃烧的效果,从而提高各种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应用损耗和燃烧损耗。同时,对于锅炉设备余热的利用,还可以全面提升烟气、灰渣等燃烧附属物质的利用价值,从而实现能源的转换。当然,在锅炉燃烧效果提升过程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锻炼,也有助于减少能源的损耗、提高燃烧效果、减少燃烧不完全的情况出现,做到锅炉热能的高效利用。
3.2 加强热能输出
加强热能输出是降低能源损耗、提升热能利用效果的另一重要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完善与锅炉房相衔接传输设备的方式,做好输配系统的进一步功能完善。一般而言,当热能从锅炉房中产生,在热能输送过程中还将造成热量的损失和消耗,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热量数值。这种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但却可以利用设备优化措施来降低热量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程度。实践中,加强热能输出可以从输送管网的设计出发,采取隔热效果更好、保温效果突出的管道材料进行应用,降低热量的散发。同时,在设计输送管网时,考虑到集中供热系统辐射范围和区域的具体情况,坚持从优输配、就近输送的原则,利用分布式变频输配的方式,可以降低热能的损耗,减少热量在管网中的运行时间,使其能够尽快地辐射到户。当然,利用平衡调节的方法,还可以根据区域来选择合适的调节入口,从而使得水力尽快的达成平衡,完成输送任务。
3.3 优化供热系统
对集中供热系统的优化,主要是发挥运行监控模块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功能,针对区域或者地区内部的集中供热情况进行统筹规划,从而更为集中的设计整体的供热方案。在具有优化供热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区域或者地区的发展规划、气候特点、地形条件等因素,对于热源的分布位置、辐射范围、管道的传输方式、输配范围和规模等具体内容进行统一规划,尽可能兼顾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通过热源联网运行监控的方式,可以在较小的管网辐射半径达到更突出的热量输配效果。考虑到集中供热系统管网设备可能产生失水问题,做好集中供热系统的管网功能完善和全面规划,也可以达到完善系统、减少损耗的效果。
4 结语
在当前阶段,热网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对热网控制自动化的重视和研究,才能推进系统运行效率的不断提升,针对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有效地促进供热系统设计的优化,提升供热企业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宁金香.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与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8,10(31):145.
[2]赵阁.节能技术和措施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6(6):18.
[3]齐本明.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9(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