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丹 宋广龙 李永学
山东大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周期长、相对比较复杂,贯穿项目的立项、投资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阶段,且在每个阶段需要不同性质的公司参与。面对多阶段和多公司参与的复杂情况,造价管理工作的难度不言而喻。与此同时,我国的造价管理体制不完善、造价管理模式相对落后、造价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偏低,其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政府监管部门和建筑企业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困境;策略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管理当中的重要部分,它始终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从工程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到决策,再到施工设计,最后到竣工交付都要进行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和管理。而随着建筑工程的开发脚步逐步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逐渐地增多,它的施工质量和建设造价的问题受到了建筑工程相关人员的关注,由此本文以建筑工程为例,试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造价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与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投入的资金进行有效地调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所有资源,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得到合理的控制,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使用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对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建筑工程的规模比较大,施工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在施工的过程中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在较长时间内,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价格会出现变动,因此,材料的总造价会有一定的变化。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2.1项目部各部门对造价管理的配合不统一
项目建设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需要造价管理部门、现场管理部门、材料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但由于每个部门的分工、主要职责、造价管理意识程度的不同使得项目部各部门对造价管理的配合不统一。比如:造价管理部门主要专注于工程量的计算、套定额组价、办理经济签证、进度款的报送、项目全套资料去找相应部门签字、盖章,并且日常需要逐一收集、归纳、整理和熟悉项目资料等使得造价管理人员与现场管理部门和材料管理部门工作上存在较少的交集。施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施工现场工期、质量、进度的管理,材料部门主要负责材料入库和出库的领料管理,由于工作的职责侧重点不同使得现场管理部门和材料管理部门的造价管理意识淡薄,在造价管理方面与造价管理人员无法形成较好的沟通。
2.2造价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现阶段,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其中造价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已经有多种建筑工程的计价方法,但是,造价人员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不按照具体操作流程使用,导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造价人员的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形式,然而,很多造价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熟练程度欠缺。同时,在开展造价工作时很多造价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比较差,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从而导致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出现更多地问题。此外,造价人员在开展工作前没有对实地进行考察,对于建筑工程内容并不了解,导致造价结果与实际之间的偏差很大。
2.3工程材料管理不够严谨,无法落实造价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材料的管理并不严谨,同时各项工程材料管理不能被落实。在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造价人员对于工程图纸的审核不严谨,没有按照图纸中的具体要求严格计算建筑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等各种资源的数量。同时,施工人员在使用施工材料时不严格按照材料的使用规则进行,从而导致材料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采购人员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没有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导致工程材料从采购环节就出现更多地问题。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3.1加强造价人员的专业技能
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建筑工程造价结果有很直接地关系,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造价人员培养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第一、加强对造价人员的重视程度。施工单位从各级领导人出发,必须加强对造价人员培养的重视程度,增加对造价人员培养的资金投入。第二、提高造价人员的专业水平。施工单位通过开展相关知识培训等,组织造价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从而加强造价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造价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第三、提高造价人员的成本意识。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过程中,造价人员必须对每一种施工资源的价格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实际成本投入,以此提高造价人员的成本意识。第四、造价人员必须有风险意识。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过程中,造价人员必须提前预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对风险进行规避,从而保证企业免受各种风险的威胁。
3.2调整政府监管部门的用人制度和完善造价管理体制双管齐下
针对工程造价监管体制存在的不足,调整政府监管部门的用人制度和完善造价管理体制双管齐下才能切实有效的解决工程造价的监管体制问题。①政府监管部门需从用人制度上把关,培养具有丰富建设管理经验、熟悉建筑工程实际问题且能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的管理团队;②从结算、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和投资估算等层层控制的动态造价管理理念出发,制定出完善的造价管理制度体系和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动态工程造价监管制度,才能实现对工程造价有效监管。
3.3强化项目建设中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动态联动机制
面对项目建设中项目部各个部门沟通不及时和沟通不到位而导致的造价管理低效问题,需强化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动态联动机制,造价管理部门负责人与现场管理部门负责人及材料部门负责人要加强沟通配合。①以周会的形式定期讨论现场的进展、材料的出入库情况以及造价动态管理的程度,周会上提出各个部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再针对问题梳理出具体可行的有效解决方案;②现场有变更时则应组织各个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根据现场的变更部位,造价管理部门及时编制出造价变更,则可促使项目管理和造价管理形成良好的衔接,促使造价管理部门及时调整造价,编制出更符合施工现场真实情况的全过程动态造价,并根据全过程动态造价控制成本的支出。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出现,施工单位必须科学合理的分析造价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同时,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造价人员的培养力度,从而有效促进建筑行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此外,社会需培养具有懂技术、懂经济、热爱造价管理的综合性人才。通过以上的措施保证建筑行业造价管理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使工程投入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杨菲.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居业,2019(11):183-184.
[2]屈红霞.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7):23.
[3]杨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4):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