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亮
巫溪县消防救援大队
摘 要:舆论引导,本质上就是要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判断事物,它包括舆论监测、研判、应对和引导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正确引导涉及消防舆论,事关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大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正文:
随着火灾、爆炸等各种灾害增多,消防队伍依法承担的社会救援任务日益繁重,消防队伍容易成为社会瞩目的热点、媒体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社会舆论就成为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所以做好舆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消防舆论的消极作用
消防舆论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催生不良社会心态
公众在接受教育、成长经历、社会认知等方面的情况不是均等的,在消防安全意识的树立、消防法律法规的理解、消防常识的学习等各个方面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消防舆论中出现一些不健康、不理性的表达在所难免。
(二)有损消防队伍的正面形象
近年来,涉及消防队伍的负面舆论,如“消防救援不力”“质疑火灾死亡人数”等,不时在网络上出现。由于网络传播广、影响大,加上有的网站为追求轰动效应,肆意炒作挑动公众情绪,陷消防队伍于舆论漩涡,客观上给消防队伍的良好形象带来冲击,对消防队伍的声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三)影响消防队伍的公信权威
在公民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空前高涨的社会背景下,承担监督执法任务的消防队伍极易成为焦点和矛盾中心。一旦因执法活动形成负面舆论,往往会导致消防机构的“合法性”“权威性”遭到质疑,从而削弱了社会对消防队伍的认同感,降低执法公信力。
二、自媒体时代消防突发新闻舆情引导的策略
(一)健全新闻发布制度
健全新闻发布制度是引导舆论导向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新闻发布制度依旧在不断完善,但某些方面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找最正确的方式,及时发布新闻信息,尤其是消防突发性新闻信息,是媒体的责任,而相关职能部门面对突发性新闻时,应该以正确的姿态、坦诚的态度对待,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忠实说、迅速说、首先说”,及时发布正确的新闻信息。也就是说,对于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需要相关部门、媒介的支持和协助。消防突发性新闻,与人们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一旦处理不好会引起人民群众的不安和躁动。因此,及时发布正确积极的新闻信息,能够杜绝负面消息的传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及时救灾的态度上,应该及时加以报道,让群众正视听,了解我国相关部门对待突发性事件的态度。新闻发布不是简单地读稿,而要有效设置内容和形式,重视提问环节,不能随心而论、随意回答。对于一些概念较为模糊的问题,应该严格贴合现今已有的政策和形式,不能随意言论引发舆论的猜疑。因此要求新闻发布者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责任感,严格要求信息披露的程序、规范以及口径,站在中立的角度发言,从而提高媒体的公信度。
(二)及时关注舆情动向
在新闻信息采集、整理、准备报道的同时,履行舆情收集研判职能是媒体不可缺少的责任。对于突发性消防事件,在认真了解灾害原因、救灾情况的同时,应该时刻注重舆论的导向,认真研究采集与提取技巧、话题发现与追踪技巧、倾向性分析技巧,对周边大部分群众的反应做出一个及时性的判断,除及时关注主流门户网站之外,还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一些非主流但流量很大,立场中立甚至是言论比较偏激的社区、论坛,并且根据舆论发展的趋势,在舆论还未形成之前就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效防范反面舆论的生成。另外,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有采访阶段,应该选择积极正确的言论和观点部分进行播报,引导人们的情绪和思维向积极方面发展。因此,在突发性消防事件的处理中,对于舆情动向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积极引导舆论、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方式。
(三)处理好与协作部门的关系
消防救援机构要与相关部门建立重大舆论联动机制,确保出现舆论时能够第一时间相互通报、第一时间联合应对。要建立与广电、报社、网站、论坛的协作机制。对于谣言、恶搞和炒作类涉及消防的,协调各类媒体及时做出反馈,提供最新新闻事实,迅速澄清真相。
(四)处理好与舆论当事人的关系
突发事件舆情发生后,消防救援机构要及时指派专人与事件当事人通过面对面交谈、平等交流的方式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要表明对当事人的理解和尊重,认真倾听诉求,坦率交换意见,体现消防救援机构的诚意与透明度,使其在思想上转变立场、向我方靠拢。
三、关于建立消防舆情管控机制的建议
(一)强化组织保障
消防队伍舆情管控工作成效如何,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舆情管控工作是宣传工作的一部分,领导干部要舍得在宣传工作上花精力,把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队伍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督促、同落实,推动消防队伍宣传工作的健康发展。宣传工作涉及消防队伍工作的方方面面,宣传效果不同,其影响力也不同。开展好、利用好宣传工作,单靠一个或几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齐抓共管,合力而为。因此,要把宣传工作纳入消防队伍工作的全局考虑,摆上工作日程,经常抓、抓经常。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形势和不同的工作重点,要及时调整消防队伍宣传重点,使宣传工作紧扣消防工作主业和队伍建设发展,为圆满完成灭火救援任务服务助力。
(二)强化经费保障
各级消防救援机构要树立宣传出战斗力的思想,真正在宣传上舍得投入,保证必要的经费支出和基础设备配备,确保消防队伍宣传工作正常运转。
(三)强化人才保障
多渠道引进人才,充实和壮大消防队伍宣传队伍,舍得把最优秀的人才放到消防队伍宣传岗位上,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热爱消防队伍宣传事业的专门宣传工作队伍。要真正关心和爱护这支队伍,在政治上关心他们的进步,在经济上关心他们的利益,在精神上关注他们的思想感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为消防队伍宣传工作多做贡献。
(四)创新消防宣传工作方式方法
各级消防救援机构要通过落实舆情通报制度、消防工作舆情分析和形象危机处置机制、社会报刊杂志审读制度、消防队伍新闻宣传审稿制度、重大典型宣传申报制度等来进一步建立健全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宣传载体。根据不同的宣传内容,选择不同的宣传载体,全面提高宣传工作的整体效应。对内部信息,可利用消防队伍局域网内部的各种简报、文件传递;对公开宣传的信息,可利用互联网等公众性媒体发布。要与各类宣传媒体建立关系,广泛开辟宣传阵地。特别要加强与层次高、份量重、有影响的新闻媒体的工作联系,提高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五)积极探索消防宣传新途径
各级消防救援机构要建立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联动的工作体系。通过探索消防宣传新途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社会抵御火灾的能力素质。除了要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协作与沟通外,各级消防宣传部门还要积极对接政府部门共同搭建宣传新平台,如开设消防电视节目、电台广播专题节目、消防杂志与消防微博、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联动互动,切实提升消防宣传影响力。
(六)建立和完善消防信息反馈机制
从传播效果上来讲,消防宣传进行的深度如何,直接可以用消防知识受众率高不高、火灾事故发生次数多不多来衡量和判定。因此建立及时的消防宣传信息反馈机制,根据不同的消防宣传形势以及社会影响因素,及时调整消防宣传传播策略,为更好的开展消防宣传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四、总结
消防宣传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消防性突发事件是引导舆论的重点话题,对于此类的新闻报道是非常有意义的,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自媒体的诞生放大了舆情信息传播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做好新闻报道,引导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做好自媒体时代下的消防突发新闻舆情的引导,不仅有助于弘扬媒体正确的价值观,还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符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在新的消防宣传机制引导下,把消防宣传工作做大、做实、做强,各级消防宣传战线上的同仁应该坚信,在未来社会发展的道路上,消防宣传工作将更加任重而道远,也将为大家施展才华和人生抱负提供广阔舞台。
五、参考文献
[1]谢耕耘,曹慎慎,王婷.突发事件报道[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0-25.
[2]章辉美.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J].社会科学战线,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