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如何提高水污染监测质量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唐文锐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我国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也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通过环境检测能够对水污染影响因素加以深入分析,为水污染的治理提供必要的保障。
        唐文锐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桂城监督管理所, 广东省佛山市528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我国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也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通过环境检测能够对水污染影响因素加以深入分析,为水污染的治理提供必要的保障。在本文之中,我们从环境检测质量现状出发,提出了多种有效的强化水污染监测质量的对策,希望能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应有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环境检测;水污染;监测
        一、环境检测质量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环境检测工作之中仍然缺乏良性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我国传统的管理体系存在着功能单一,体系不够健全,环境检测标准和规范相对不足,监控部门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的问题,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不够科学,缺乏更加专业和高素养的环境检测人员,这也使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的组织,往往存在着一些作业人员难以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导致相关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问题。由于环境检测的质量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这也导致监测数据容易出现一定的问题,除此之外,环境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不足或者经验不够丰富,使用的监测程序不够规范都会导致计算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最终引起数据结果不够准确的情况[1]。
        而水资源质量检测作为环境检测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能够通过对水质范围的检测获取整体水质之中存在的问题,对局部的水污染问题也要进行实时的检测。水质检测能够推动水污染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也将为水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基础,相关工作的开展能够使整个监测区域获得实时监测水资源的机制,确保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顺利的找到水源,从而使水污染的反应时间得到减少。
        水质评估作为水污染监测和管理的关键所在,要求能够结合水质检测报告和水质环境评估报告开展,水质的评估应该对污染物和环境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水生物和水环境在当地生态体系占据的地位,分析多种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在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着失去平衡的问题,就将对社会发展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水一直是生命的起源,是最为基本的物质来源,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我们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环境监测对水污染进行治理,从而使水质监测和水污染检测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强化水污染监测质量的有效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进行水质监测之前,应该构建出更加完善的水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对当地环境检测部门的结构进行不断优化,提升环境检测资源配置的贺利雄,并结合当前环境存在的问题设置不提供的环境监测质量部们,为了确保水质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要引入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要构建出环境检测和评估管理体系,通过最为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对环境检测的人力资源进行定期培训,通过环境检测标准的建立,严格遵循我国相关地区的标准开展水资源监督管理工作。要构建出更加完善的责任管理机制,引导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岗位职责,不断提升其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确保水质监测工作的质量能够与实际要求相符[2]。
        (二)规范水污染常规监测工作
        水质监测质量与水环境常规监督管理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常规水环境监测也就是指对水环境进行的设备维护,样品采集和样品储存工作,而水质常规检测则是水质监测较为重要的保障,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强化对设备的日常维护,配置更加专业的人力资源对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并要求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定期维护管理机制,确保相关设备的运作不会受到监测数据信息的影响。

在水污染监测过程之中,应该提升样品采集的标准化和程序性,做好样品采集阶段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样品的质量符合实际要求,获取的样品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能够代表整个区域水资源的质量,因此在获取水质检测样品时应该确保其在水环境的平行度,对水环境建议合理划分,确保水样能够处于各个分支处被采集。水质监测样品必须符合分批次采集、分品种采集的要求,确保采样的有效性和代表性。在采样结束后要对样品进行合理的贮藏,提升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性,确保样品的质量与时效能够符合既定的要求。
        (三)构建全过程监督的检测模式
        想要使水质监测质量符合实际要求,就应该从全过程角度出发,强化对水环境常规检测的监督,在采样过程之中,不仅要对采样方法进行规范,同时也要对采样过程加以控制,相应的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构建现场监督管理的机制,严格遵循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开展相应的工作,监测点的分布以及水资源信息量的分析都需要遵循对应的要求。如果监测点存在着选择不够合理的问题,则应该对监测点加以重新选择。在取样之前也要确保容器的干燥度和清洁度,管内部不能存在着任何的杂质。在采样过程之中不能存在着剧烈搅动水体的情况,防止不同区域的水体出现浑浊的问题,应该在水体表面没有杂质的部分进行样品采集,在样品采集结束之后要立刻进行样品编号,并将其置于对应的采集区域之内。
        在进行样品运送时,应该对所有的样品进行筛选,对每一个区域的样品数量加以清点,对样品编号加以检查,对样品密封性进行分析,如果样品存在着密封性不足的问题则应该采取全新的取样容器在对应的水体之中重新收集样品并进行编号,新旧样品应该分开保存,防止出现新旧样品混淆的问题,不能出现丢弃试管以及对应的采样垃圾的问题[3]。
        (四)强化数据监测与分析控制
        在试样监测与分析过程之中,应该引入更加先进的监测设备,对试验台的卫生加以清理,并对试样提供无菌的监测环境。要能够通过重复性监测的方式获取数据结果,通过多个操作者对数据的准确性加以验证,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在标准误差的允许范围之内,使最终的数据得到确定。资料分析应该从室外水污染检测和室内水污染检测的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如果资料之中表示当地存在着水污染问题,则应该对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提升预防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监控人员在水污染管理过程之中如果发现工作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则应该对这些问题加以指正,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重新操作,对水污染监测环节进行质量把控,掌握水污染监测的相关知识,从而使水环境监测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4]。
        (五)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数据分析是水污染监测的最终环节,也是确保水资源监测质量的重点所在。有些检测人员往往在数据处理过程之中存在着操作不认真,没有对数据进行二次校对的问题,导致数据的准确性难以达到预期要求,水污染监测的和理性不足,导致水污染形势更加严峻,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之中必须提升数据监测的严格性,以认真校对的方式防止对后期工作产生相应的影响,要能够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之中对事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寻问题产生的关键并出具对应的分析报告,为后期多种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在数据分析之中,也要针对污染较为严重的水源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案,同时采用对应的计量单位对水质加以测量,在这个过程之中,要对水质检测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提升数据处理分析的重视度,为水质检测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污染检测是环境检测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给与足够的重视,不断提升水质检测的质量和工作开展效率,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玮.环境监测中如何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J].山西化工,2020,40(4):222-223,226.
[2]魏方胜.环境监测如何提高水污染监测质量[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6):252,279.
[3]周磊.论环境监测如何提高水污染监测质量[J].科学与信息化,2020,(10):194,196.
[4]谢怡婷,李夏,文琦.环境监测中如何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质量[J].大科技,2020,(7):266-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