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段音乐课堂中节奏情境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杨宏燕
[导读]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程教学引导时,为很好启蒙小学生音乐艺术思维,教师可进行节奏情境的教学环境创设,突出小学低段学生身心思维特点,保证小学低年级音乐课程教学启蒙的质量与效果。

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一实验小学 杨宏燕   362122

摘要:小学低年级音乐课程教学引导时,为很好启蒙小学生音乐艺术思维,教师可进行节奏情境的教学环境创设,突出小学低段学生身心思维特点,保证小学低年级音乐课程教学启蒙的质量与效果。本文就小学低段音乐课堂中节奏情境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音乐教学;节奏情境;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低年级开展音乐教学引导时,教师需遵循小学生身心认知一般规律,循序渐进的对学生音乐思维进行启蒙,逐渐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意识,促进小学生音乐艺术审美能力形成。
        一、音乐情境创设,启蒙学生音乐节奏意识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需认知到小学生思维认知的特殊性,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很好启蒙学生音乐节奏意识,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可沉浸到音乐学习情境当中,促进音乐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在正式音乐歌曲鉴赏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通过对小学生的思维智力进行合理引导,使得小学生对音乐节奏产生一定的思维感知,为学生今后的音乐课程学习铺垫基础,促进低年级小学生音乐综合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节奏游戏设计,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节奏
        低年级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学生学习思维注意力周期短,但小学生思维智力具有很好的可塑性。为达到预期音乐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建构音乐节奏情境教学模式,保证小学生音乐节奏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为此,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音乐教师可进行节奏游戏设计,围绕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思维认知特点,设计针对性、趣味性音乐游戏活动,逐渐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节奏[1]。
        教师进行音乐节奏游戏设计时,应当保证音乐节奏游戏的形象化,符合低年级小学生身心认知规律,确保音乐游戏活动的开展,可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音乐学习注意力,使得小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节奏游戏活动教学的可行性。音乐节奏游戏活动的开展下,可使得学生在游戏娱乐中感知学习,真正实现“玩中学、学中玩”的预期教学效果。
        三、音乐节奏具象化处理,保证学生学有所悟
        音乐节奏概念是抽象的信息事物,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有限,小学生对抽象的节奏概念进行认知解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不利于小学生音乐节奏的学习理解。教师进行音乐乐理教学时开展单一的理论教学,使得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不断下降,使得小学低段音乐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在实际音乐节奏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需要将乐理知识渗透其中,保证小学生音乐知识的整体学习质量与效果。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对音乐节奏相关概念进行具象化处理,合理应用生活事例对音乐教学知识进行转化,使得音乐节奏具有一定具象化,促进小学生学习理解,促进小学生音乐综合学习能力提高,保证学生学有所悟,夯实小学生音乐基础知识。



        例如,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工作开展时,为提高小学生音乐综合学习实力,促进小学生对音乐节奏进行分辨,了解音乐节奏的长短音。教师采用大小不一的杯子表示不同的音乐节奏。教师利用大号杯子、中号杯子、小号杯子,分别表现四分音符、八分音速、十六分音符,保证学生可直观的进行学习想象思考。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可在课前开辟出一定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对黑板中的不同节奏进行抽象理解,为学生后续的音乐学习铺垫基础。
        为保证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导引学生进行扭动身体通过肢体的律动进而学习掌握相关音乐节奏,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掌握音乐节奏。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肢体律动,拍手表示四分音符、拍腿部两次表示八分音符、拍肩四次表示十六分音符。在趣味性音乐节奏律动活动的开展下,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体验,促进低年级小学生音乐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启蒙小学生思维智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
        四、音乐节奏编制,发掘学生音乐思维天赋
        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时,为保证音乐节奏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影响到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意识,调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在音乐节奏教学时,可进行打击乐的编创,进而有效增强音乐节奏的艺术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逐渐培养小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对小学生的音乐思维潜能进行开发。
如教师进行音乐节奏教学时,可演奏一些简单的音乐节奏,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作,依据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与想象,利用相关打击乐器进行音乐节奏编创,激发出小学生的音乐创造思维。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多样性,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可融入不同的音乐风格,如“调皮的小闹钟”相关内容教学时,为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教师可设计探究性音乐学习活动,引导小学生对不同乐器进行学习了解。如教师利用双响筒模仿闹钟转动的声音,而后利用三角体模仿闹钟响的声音,对小学生的音乐思维进行一定发散驱动,引导小学生对相关乐器进行认知,并尝试利用不同乐器进行音乐节奏的表现,挖掘出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促进小学生音乐学习素质提高。为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潜能,教师可指导学生组成音乐学习探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探究,发现音乐蕴含的艺术魅力。
        五、结束语
        综上,文中对小学低年级音乐课程的节奏教学进行分析,说明节奏情境教学模式创设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鉴于低年级小学生思维心智特点,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设计适宜性、开发性、趣味性的音乐节奏情境方案,保证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观意识,营造高效的音乐教学课堂氛围,促进小学生音乐综合学习实力提高。
2020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立项批准号:QJYKT2020-101
参考文献:
[1]刘玻志.当前小学音乐低段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困境与构建途径[J].北方音乐,2020(08):218+221.
[2]李颜玉.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节奏”情境教学的策略[J].北方音乐,2020(07):172-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