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
珙县巡场中学校
摘要:初中地理课堂是教师与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场所,赏识教育的运用为初中地理的教学营造出更富有情感的教学过程,为地理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生命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优点,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赏识教育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也取得了诸多成就。
关键词:初中地理;赏识教育;实施策略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个性都得到张 扬,这是当前新课改最重要的理念。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 养,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
所以,我们应把赏识教育带入地理课堂,以情入手,以情换情,让赏识教育走进地理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能让学生爱上地理,爱学地理。
一、赏识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更好地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由于部分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并未完全激发出来,相应地会把地理学习看做比较痛苦的学习,而非快乐的学习。老师如果能在初中地理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赏识,并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能力对 他们进行重新认识,来更好地培养和重新塑造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天赋,可以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二)不断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自信心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在初中地理课题教学中尽可能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与优点,在充分发掘学生地理学习天赋和潜能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和提 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对于班级里地理学习基础差、不敢发言、内心自卑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帮助他们扫除心理的障碍、在精神上获得支持、行为上得到鼓励、学习上得到帮助,以最大 限度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自信心,使得原先内向、不爱发言的学生变为外向、主动发言、积极主动学习,进而提高初中地理成绩。
(三)有助于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没有回答好问题或者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会变得紧张、压力变大,更有甚者会变得自卑、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老师还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指责,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叛逆。若此时老师能够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给予学生安慰、开导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和寻找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学习还是比较关注的,并没有因为问题没有回答好或成绩不理想而放弃自己,使得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重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可以更好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
(四)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提倡教师敢于放手学生,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通过学习不断磨炼自己的品性与学习的韧劲,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不断成长,这一次次的尝试,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承受力,使学生在失败中善于总结、分析,而不是在失败中倒下。
赏识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要求,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的独立性。
二、赏识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赏识教育中,我们应转变观念。教师在学生面前不应该是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应该只是唯命是从的听者,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才会使学生有信心、有兴趣,才能激活他们的思维,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地理知识,才敢于提问、质疑。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比如温柔的目光,殷切的希望等等。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加亲近老师,在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关键,也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
(二)创设激励机制
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
激励、唤醒和鼓舞。”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励学生主动成长,走向成功。教师给予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所成就。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的动力。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我们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口头或书面的鼓励、肢体爱抚激励学生、唤醒学生的自信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让学生体念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1.给基础好的学生以雄心
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头脑比较发达,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对这些学生我们要求他们要拥有雄心壮志,要求他们定下更高更远的目标,要成为最好,并要求他们在全班起好学习带头作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个女学生,就是一个极具地理天赋的女生,她学习地理的兴趣很浓,经常收集各种课外的地理资料,地理知识较同龄人丰富,地理分析判断能力也比同龄人强,但是她不喜欢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通过和她多次沟通,逐渐地开始与同学进行分享,逐渐地带动了很多同学都开始热爱学习地理了。
2.给普通学生以信心
普通学生是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成绩总是悬在中间的学生。他们容易满足,也乐于呆在原有位置上。这一部分学生在班级中所占的比例最多。在课堂教学中,应重点针对这一部分同学设计教案,针对这些同学,首先应树立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特别是地理学科,有些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地理成因比较抽象,比较难以理解。鼓励他们通过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完全可以追上先进行列的。及时的鼓励,给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是这一部分同学成功的关键。这些同学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就会显著提高。
(三)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才能
有些学生思考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强,有的拙于辞令,但精于运算计量,这些同学进入社会后当修理工、从事建筑业不也会很成功吗?若能认识这些,就不会只盯学生的缺点不放。相反,对学生优点长处及时鼓励表扬,学生就会充满自信,也会朝着自己的强项发展,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四)在课堂提问中,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更新观念,给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可能会遇到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对于这些,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我们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学生熠熠生辉的思想,这样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总结:
赏识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论是优化教师教学方法,还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地理学习成绩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赏识教育走进初中地理课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子超.赏识教育在农村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6(29):135-136.
[2]胡彩君.基于“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结合的初中地理教学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5(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