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李睿智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10)
摘要:“一带一路”是国家致力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是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规模逐渐扩大。因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的差异及留学生突发事件的涉外性质,为留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带来严峻挑战。本文从留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突发事件处置的原则及如何预防留学生突发事件,为留学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与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来华留学生达到42万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高达26万人,占总人数的52.9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的年增长率是17.98%,是留学生增长的主力军[1]。如此庞大的留学生队伍,给高校留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带来严峻挑战,特别是来华留学生由于受到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差异的影响,矛盾冲突事件时有发生,而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机制尤其要谨慎,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恶劣后果。因此,做好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进步、国家间的友好交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
(一)招生问题,生源质量良莠不齐。首先,在留学生招生宣传方面,我国多数高校在海外招生宣传力量薄弱,招生的渠道和方式有限,国内高校在国外的影响力、知名度得不到宣传,因此较难吸引优质生源。其次,在招生考核方面,中国高校为吸引生源,采取较为宽松的来华政策,降低准入门槛,缺少对学生学业成绩、汉语水平、科研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严格审核,因此来华留学生的生源质量得不到保证。最后,从留学生的生源构成来看,留学生主要以自费生为主,奖学金生、交换生所占的比例较小。自费生,生源情况较为复杂,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2]。生源质量得不到保证,学校安全管理压力大,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导致发生突发事件。
(二)留学生自身共性问题,增加管理难度。一是文化差异问题,出现文化休克现象,增加沟通难度。2018年来华留学生来自全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众多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这些留学生来华初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理解往往从本国的固有思维模式出发,容易造成理解偏差或失误,导致矛盾产生[3]。如留学生在寝室动用明火烹饪,留学生夜不归宿等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当留学生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与规章制度发生矛盾时,有必要及时做好沟通和疏导工作,减少冲突发生。二是法律意识、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留学生大多安全防范意识不高,发生在校园周边的留学生治安刑事案件逐步上升。此外,部分留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仅忽视校纪校规,对我国法律也时常置若罔闻,容易出现违规甚至违法现象,常见于酒后打架闹事等突发性事件[4]。
(三)管理相对滞后,增加安全隐患。一是管理制度尚需改进,如果照搬管理中国学生的制度到来华留学生身上,怕是“药不对症”,难以统一管理,目前留学生管理体制虽然已有改善,但是还是趋于封闭、保守,无论是在教学管理还是在生活管理都存在着问题,无法完全满足现阶段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二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尚需提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的来华留学生国籍越来越多,管理人员要详细了解这些国家的生活与文化习俗明显难度较大,尤其是对后勤公寓管理人员而言难度较大,大部分管理人员存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的问题[5]。
(四)外部环境问题,增大安全管理压力。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地区冲突持续升级、经济危机影响扩大,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未得到有效防控,各种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国际安全形势严峻,给来华留学生的安全稳定带来较大的风险。留学生家庭一旦受到影响,会对留学生本人造成巨大打击,如心理疏导不及时容易导致心理障碍,进而诱发突发事件[6]。
二、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高校留学生突发事件本身难以预测,但是可以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完善的预防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留学生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一方面要准备掌握留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思想动态,评估潜在、明显的危险点,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或把突发事件处置在萌芽阶段。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有效、校内联动、校外互动的预防机制,持续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机制,减少留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建立联动处置的工作平台。留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不仅是留学生管理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需要校内以及校外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部分高校通过长期实践在校内建立了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工作组,该工作组以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为组长(总指挥),搭建以学生管理部门、宣传部门、安全保卫部门、教务部门、后勤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工作协作大平台,建立了信息畅通、相互配合、反应灵敏的学生工作有效联动机制。一旦发生留学生突发事件,由工作组总指挥统一调度,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主动深入一线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掌握情况,控制局面,引导舆论导向,形成各级各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危机格局。
(三)坚持信息公开原则。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留学生突发事件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群众往往不了解事件的真相,往往通过校园网、微博、微信、QQ等互联网平台传播事件,以及可能出现媒体炒作的情况,不仅容易误导和混下视听,增加留学生的恐惧心理,而且使问题处理更加复杂化。因此,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要掌握舆论主动权,尽早公开事件的始末。高校应该与媒体充分沟通与合作,一方面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舆情监督,把事件的真相和处理情况等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留学生公布,增强事件的透明度,及时消除不良言论[7]。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尤其是留学生背井离乡求学,情感上更加孤独。处理留学生突发事件须以保障留学生安全为首要任务,切实维护突发事件涉事留学生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还可以给予留学生更多人文关怀,提供高效、人性化的服务,让留学生在异国他乡能感受到学校师生的温暖,更能促使其放下心理戒备,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
三、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
留学生突发事件不可避免,但科学合理的预防,能够有效减少留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或者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损失,快速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一)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改善生源状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较广,教育体系、教育质量差别较大。因此,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研究,为来华留学生生源的扩大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主动发挥孔子学院的影响力和宣传力,积极探索利用各方海外力量为来华留学提供服务,吸引优质生源。在招生考核方面,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改变当前留学生“宽进宽处”的政策,严把考核关、毕业关,入学考试除了严格把握语言关以外,同时还应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科研能力、爱好特长等,逐步有计划地提高入学考核门槛。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预科教育,实现外国基础教育和本国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提高生源质量。
(二)加强留学生的教育与沟通帮扶。加强留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日常教育。入学教育首先要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如入境管理条例、治安管理条例等。入学教育其次要讲解校纪校规,尤其是留学生教学管理规定、校园安全管理规定等要细致讲解。入学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留学生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纪律观念。留学生日常教育可以组织不定期的专家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留学生交流会等,帮助留学生快速适应校园生活。此外,还应加强与留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寻找出他们想法中的不稳定的因素,及时提供人文关怀和帮扶,助留学生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
(三)加强跨文化差异研究,提升留学生管理能力。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因此这些留学生遇到的学习、生活问题也不同,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应采取“开放、包容、互相尊重”的心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逐步提升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留学生会管理——班级管理——公寓管理的三级管理作用。通过留学生会逐步实现留学生的自我管理,减少因管理不善出现的突发事件,另一方面通过留学生干部有利于掌握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因素。学生班级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单元,加强班级管理,有效开展来华留学生安全教育,对于预防留学生突发事件不可缺少。学生寝室是留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定期开展寝室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寝室安全隐患。
(四)加强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救助。留学生初到异国他乡学习生活,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文化,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焦虑、无助的情绪,甚至出现心理问题。而留学生心理问题往往导致和恶化各类突发事件,因此有效开展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救助服务,能够有效预防、及时处理来华留学生各类突发事件,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8]。高校应构建以“留学生朋辈——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三级心理干预体系,并将留学生心理干预贯穿于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整个过程。此外,还应注重对违纪违规留学生的心理帮扶和救助,通过心理咨询对留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帮助留学生认识错误,感化留学生心灵,促进留学生配合突发事件的后期处理。
四、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来华留学生数量将不断增加,来华留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压力巨大。深入分析总结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并制定合理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坚持预防教育与应急预案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有效处理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君楣,袁媛.“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1):91.
[2]吴晟志,时昌桂.来华东盟留学生突发事件预防及应急处理[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282-283.
[3]张璐.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预防[J].学园,2014,(24):46.
[4]朱延宁.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J].教育智库,2018,26(21):152-155.
[5]孙萌.我国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智库时代.2018,49:93-94.
[6]陈强,文雯.“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教育:使命 挑战 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3):28-33.
[7]唐志伟,李伟等.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预防与干预处理机制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6(34):824-826.
[8] 李勇.心理健康教育对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的意义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