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王志娟
[导读] 礼仪是人的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开展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加快建设社会精神文明也有着尤为重要推动作用

        王志娟
        青岛第四中学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礼仪是人的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开展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加快建设社会精神文明也有着尤为重要推动作用。现阶段,随着我国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从理论及实践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并结合当前时点发展环境,提出了教育对策,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点进行实践:一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礼仪文化教育;二是引导学生进行礼仪文化的自我教育;三是加强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时代性。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礼仪教育;传统文化
引言
        礼仪文化是数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精神食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对人的社交以及道德修养的培养均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下,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虽然被人们所接受,但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环境下,各种思潮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思想之间的碰撞日渐激烈,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尊重他人,不礼貌待人等不当行为,更有甚者出现各类问题,例如,人际交往问题、人格缺失问题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而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对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视,但对于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却相对较为薄弱。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健康人格等,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精神层次的提升,并逐步在行为规范上予以实践,这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助益。
一、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现状
(一)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理论初步完备
        自古以来,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礼仪修养是个人素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提到“不学礼,无以立”,由此可见,我国礼仪教育的理论在较早时期就已初步形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理论水平也处于不断进步状态。例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国公民读本》等有关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理论成果逐步增多,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多次强调要对新时代环境下的学生加强礼仪文化教育,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目前,我国教育系统对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各校纷纷参与到礼仪文化教育阵列当中[1]。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的礼仪文化仍需进一步加强。各校通过深化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初步形成了完备的理论建设体系。现阶段,许多学校逐步在学科教育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且有关礼仪文化教育的教材也不断增多,涉及礼仪文化教育的相关理论较为丰富。一些学校还会不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交流会,为进一步丰富礼仪文化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2020年9月在澳门举行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就通过影片及在线连线的方式,学者们针对如何传承礼乐文明、增进家国情怀和爱国意识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二)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实践领域逐步拓展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受欢迎程度日渐提升,尤其是再高等教育体系中,越来愈多的院校将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当中,例如《礼仪修养》、《礼仪礼节》、《商务礼仪》等,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在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学生不断加强礼仪文化的体验,对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逐步形成了认同感和自豪感[3]。目前,学校对于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实践领域正逐步得到拓展,礼仪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趋于多样化。例如,山东聊城大学组织学生开展“趣味礼仪课堂 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高校学生作为志愿者,在乡村小学进行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知识教学。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本身需要对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备课、课堂教学以及互动交流等过程,与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学习与实践礼仪文化。此类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大学生自身的礼仪文化知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其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也随之得到有效培养。部分学校在结合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及其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利用校园网络,加强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宣传,引导学生对我国礼仪文化的内涵及精髓进行学习和了解,在此过程中,还结合腾讯课堂、MOOC等平台,为学生构建了新型的礼仪文化教育平台,学生在网络上平台上也可进行虚拟化的实践活动。
二、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对策
(一)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礼仪文化教育
        新时代环境下,开展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不仅只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合作,礼仪文化教育的育人效果才能得到最大化提升。
        第一,学校要注重传统礼仪文化的课程教育。利用经典名著对礼仪文化教育资源予以完善,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并将其融入到现代教育体系当中,使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与时代环境相适应[4]。同时,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以现代化教育思维开展礼仪文化课程的教学,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例如,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辩论等方式,避免教学手段单一化而导致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关礼仪文化教育的实践训练,教师可借助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的优势,设计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礼仪文化实践训练,学生通过参与多样化的训练活动,其礼仪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二,家庭教育渗透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学生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者尤为重要的角色,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同样需要家长的参与。因此,学生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进行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在此之前,家长自身要对礼仪文化进行全面、正确的认识,避免礼仪文化教育趋于功利化。因此,家长应当在提升自身礼仪修养的基础上,发挥榜样作用,以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结合传统礼仪文化内容,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引导并不是机械化、教条化的遵守,而是家长在引导学生认识礼仪文化的精髓及内涵之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应用,通过日常体验,促使学生逐步将礼仪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礼仪修养。
        第三,社会要参与到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阵列当中。我国政府部门已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文件,其中,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就是就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为此,有必要对礼仪文化教育方面的政策措施予以进一步完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基础上,积极传承并发扬礼仪文化。现阶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社会相关部门可利用各类大众传媒加强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宣传,例如,以公益广告或其他相关节目的形式,进而构建良好的礼仪文化教育社会环境。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组织开展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讲座、竞赛等活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礼仪文化教育过程中,使得礼仪文化的内涵及精髓更具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二)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自我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不仅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学生自身也应进步一步加强自我教育,这就需要学生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予以加强。在理论方面,学生应当提升学习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意识,加强学习礼仪文化知识。由于礼仪文化知识涉及内容较多,只有不断深化学习,才能对优秀礼仪文化予以更为全面、客观的了解和掌握。正如孔子提到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更需要深入了解礼仪文化的内涵,掌握礼仪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实践。学生在学习礼仪文化时,还需要勤于思考和提问,这就需要学校在此方面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同时,不断探索和思考礼仪文化的本质和作用,进而在提升学生学习礼仪文化能力,增强礼仪文化对学生道德修养和健康人格的积极作用。在实践方面,加强自身言行的审视,并在实践中做躬行君子[5]。学生有必要对自身的行为规范及礼仪修养进行审视,加强自我修身,这也是继承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精神的体现所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同时,学生要注重在学习及生活过程中积极躬行君子,即将礼仪文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此外,通过实践体验,学生可以较好的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逐渐对礼仪文化形成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中更愿意以自身的礼仪修养来影响他人,这对建立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时代性
        在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中,其正面向上的内容值得当代人学习,例如,互敬友爱,诚而虚伪等,进行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不仅要从思想层面进行教育,更要从行为规范方面进行引导。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环境,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更需要赋予其时代特征,也就是说,在继承和发扬礼仪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及时代特点,创新性的进行礼仪文化教育,使其在新时期华夏儿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其一,重视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品牌化建设。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涉及内容繁多,进行礼仪文化教育时,选择与当前时代环境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尤为关键。面对较为碎片化的礼仪文化内容,有必要与中国国情和发展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对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进行品牌化建设,对礼仪文化教育资源及教育方法等方面赋予中国特色,如此一来,可以大大提升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其二,对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进行创新。礼仪文化是经过多年历史积淀而成的,其本身蕴含着独特的民族魅力。在中西方文化碰撞日渐激烈的时代环境下,需要时刻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特点,以辩证思维来定义礼仪文化,确保其与新时代对礼仪文化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对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予以继承和发扬。例如,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注重相互尊重、诚实守信、互敬互爱,而在生活中要注重勤俭,这些礼仪内容都是人的道德规范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变化,例如,网络环境中存在一些负面文化内容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过程中,要对礼仪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选择更具时代内涵和时代精神的利益文化来开展礼仪文化教育。
        其三,创新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传播手段。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一些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流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中国汉语大会等,这些节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新时代环境下的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有必要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制作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节目,让更多人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习并感受礼仪文化,并逐步将其在实际生活的行为规范中进行实践。而此类节目的制作,要注重礼仪文化于现代元素相结合,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新渠道,加强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礼仪文化教育的目的。
结语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有助于学生道德修养、健康人格的培养,开展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离不开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实施多元化教育手段,使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熊焰.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价值分析[J]. 教学考试,2017,(19):1.
[2]张璐. 礼仪文化教育是高职班级管理的应有之义[J]. 青春岁月,2017,(10):165.
[3]解书华,张亚男. 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实践路径[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30(02):62-65.
[4]赵应心. 高校礼仪文化教育教学实施策略分析[J]. 教育现代化,2019,6(67):261-262.
[5]王焱. 传统礼仪文化课程高校教学研究及其传承路径分析[J]. 教育现代化,2020,7(51):134-137.
姓名:王志娟, 1980年03,性别:女,汉,山东临沂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教一级,单位:青岛第四中学,邮编:266000,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依托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琅琊王氏南迁与沂蒙精神中家国情怀的历史建构和传播”(批准号:19CYMJ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