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夏应芹
[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倡导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与思考机会,能够形成更强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夏应芹
        (镇宁县实验小学 贵州 镇宁 5612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倡导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与思考机会,能够形成更强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因此,本文围绕民族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分析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引言
        合作学习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提出,现如今有多种定义,归结而言,即以学生小组为单位,组织设计并开展教学活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探讨、互帮互助,最终评价小组学习成果的教学对策。但是,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需要对小组合作学习展开深入探索。
        一、民族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成因分析
        关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和成因,主要从三个维度入手分析,学校层面,现如今生源数量不断增加,班级的教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但由于民族地区学校的特殊性,小学英语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面临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难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组织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且民族地区小学的办学理念落后,仍然注重小学生取得的英语成绩,忽视小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并未充分认知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层面,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师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度相对较低,且缺少良好的设计与组织教学能力,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运用成效较差,学生配合度低,课堂秩序十分紊乱。同时,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和准备不足,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资料支持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偏低。学生层面,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较为分散化,缺少良好自控能力,很难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无法正确认知自身的角色与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民族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一)转变教学思维,学校予以重视
        民族地区小学应对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予以高度重视,配备充足的高质量英语教师,并注重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职前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能力,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并且发挥监督与评估作用,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营销方面应引导小学英语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重新定位自身的课堂角色,积极参与学校方面组织的各项专业培训,不断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掌握更多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围绕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征和规律应用多种教学方法,配合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合实际内容,教师加强设计
        不仅学校方面要提高重视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开始前,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应加强课堂设计,首先,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时机,以及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英语课堂教学开始前,英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综合考量小组合作学习的融入部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却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

在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评估可能产生的教学成效。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教学内容是用于小组合作学习?课前需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准备哪些教具?如何划分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和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固定合作小组”方式,构建学习小组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其次,民族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质上是学生依托已有知识,不断进行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对于英语知识学习而言,连贯性至关重要,由于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并不擅长,所以要求英语教师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于以掌握知识的关联性,进而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例如在学习swimming、football、running等单词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与句型学习相结合,让学生联系以前掌握的ballet等词汇,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对话、你问我才等,融入新知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最后,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小组规模的划分过程中,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级而定。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其思维更加具体和形象,对事物的观察注重整体性,诸多细节难以引起重视,学习的主要动机来源于兴趣。所以,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形象化的知识内容,小型小组划分,配合趣味性教学内容和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课堂注意力。小学高年级学生相对而言具有更强的自控力和自主性,分组可以采取大型小组的形式。例如,在单词复习巩固过程中,可以划分8人小组,给予学生时间复习单词,后半节课采取单词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参赛,获胜小组将获得集体奖励。这种针对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
        (三)加强学生培育,提高合作能力
        民族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要加强小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第一,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真正形成参与小组合作的意愿,仔细为学生讲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能够在参与集体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优势和长处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学习他人优点,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在小组同学互帮互助的过程中,能够倾听他人的经验和意见,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与集体意识。第二,当前影响民族地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中,包含小学生无法正确解读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难以进行合理明确的组内分工,导致小组合作和学习的效率偏低。小学英语教师需要为学生详细解析学习任务,并帮助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内分工,在明确自己的任务后展开探讨与交流。同时教师可以选取具备较强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对小组成员形成引领作用。第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英语发音的准确性,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并帮助其纠正学习的错误。总之英语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的是引导者、辅助者和课堂教学的推动者角色,要合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并规范课堂教学秩序,避免在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出现班级混乱的现象,保证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多种形式课堂互动,并未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所以,需采取上述策略,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与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超霞.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开展时机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80-181.
        [2]米慧娟.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180.
        [3]李晓旭.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初探[J].英语教师,2020,20(17):190-19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夏应芹(1980年5月17日),女,汉族,贵州省安顺市人,贵州师范大学本科,镇宁自治县实验小学一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