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伟萍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271000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也必须做出相应改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以往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转向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思想政治作为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应从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入手,强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辩证思维,有大局意识,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在本文中,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和意见。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受传统教学思想和考查方式的影响,加之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一直延续着传统的讲授式和灌输式等教学方式。2015年教育部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书的离任的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建设“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新提法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全面认识核心素养,然后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社会需要,制定相应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不同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不同的,政治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公共参与和法治意识。其中政治认同是高中思政课最根本的目标,主要是进一步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的新一代青年人。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坚持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公共参与指的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法治意识是培养学生学法懂法尊法用法的意识,进一步助推法治国家建设。
二.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通过议题教学的方式培训学生核心素养。
议题教学是将议题与知识相整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能清晰的展示出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靠学生背诵几个知识点或者是每节课对课堂进行一个相关的升华能够达到的,而是通过细微的渗透,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无形中提升学生素养。例如在讲到《法治政府》这一框题时,通过议题教学引导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精神。通过分议题查询资料的方式,让学生去搜集和调查2020年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狙击战开展以来,各级政府在各个方面发挥职能作用的实例,如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免费防疫物资的提供、复工复产的有序展开等,让学生结合例子分析我国政府在疫情期间是如何发挥自身职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以此让学生总结出法治政府的内涵,以及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同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公民应该如何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监督政府权力行使。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要渗透在高中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从学生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入手,引导学生在公共参与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通过时政教育的形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时政教育就是将最新的时政新闻引入课堂,与课本理论相结合,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时政要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
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容易感情用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评价。例如,在讲到选择性必修一中的《国家关系》这一框题时,就要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教师可以引入当下国际关系的热点话题——中美关系。一是多年来中美之间在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有深入的合作,但近几年来中美关系紧张,引入中美贸易战、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和抵制等实例,让学生分析的同时从中总结出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明确造成国家间摩擦和紧张局势的根本原因是国家间的利益冲突素。二是让学生思考面对国家间的摩擦和冲突,我们作为公民应该如何做?针对部分学生义愤填膺的态度,甚至出现了对他国仇视和敌对的不理智心态,教师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全面看待问题。对国际关系问题不能凭一时的激愤情绪,而应该明辨是非,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拿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维护好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三是举例中美关系紧张,台湾和香港的问题日趋严峻等新闻,设问是否会发生战争?进一步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因为国家间的冲突还受制于国家之间的合作深入程度,国与国之间在经济、科技、医疗等许多方面互通有无,还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共同利益大于利益的对立面是维护国家间和平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理性爱国的态度以及理性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为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提供一个做人做事的方向性的指导。
2.3通过活动体验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活动体验是实践教学的一种方式,书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实际体验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切身体会,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活动体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课外实践、角色模拟、小品表演、辩论赛、竞赛等。在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活动参与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公共参与。比如在讲到《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这一框题时,一是可以结合学生以往实地参观乳业集团,实地观摩并参与牛奶制作过程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理解劳动对人的存在及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二是可采取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并进一步理解奉献和索取的关系。三是举例钟南山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因为他从非典到新冠肺炎,始终战斗在一线,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结合例子,让学生分组讨论“你在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是幸福的?”通过总结学生发言,总结要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的政治觉悟。
三.结束语
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不仅是高考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而且对学生良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至关重要。教师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和思想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热情和理性精神,用理论观点和科学精神武装学生,为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国家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小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自学与反思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4,27:179-180.
[2]林振飞.如何使公民意识在学生心灵中悄然扎根——构建高中思想政治对话教学课堂 促进公民意识培养的尝试[J].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4,03:99-101.
[3]刘晟,魏锐,周平艳,师曼,王郢,刘坚,陈有义,刘霞.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6,03:38-4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