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洁
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心幼儿园 224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外出务工农民逐年增多,这些家庭的孩子因种种原因留守在家,形成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及正确的教育引导,内心缺乏归属感,逆反心理较为严重,极易产生孤僻、自卑、抑郁、暴躁等负面情绪,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的甚至还会产生一些不良行为,给家庭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创新模式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创新模式探索
引言
当前农村教育工作的发展并不完善,还需要秉承“敢于有为”“勇于作为”的观念来认真落实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要求,让农村教育走出“雾霾”,迎来发展契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创新模式的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也是关键阶段,该阶段的教育对儿童的身心成长、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崛起,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留守儿童问题这一特殊而严峻的社会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留守儿童问题也越发严重。据有关报道表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而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人格形成特点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自我认知、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完善都发挥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家逐渐重视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基础建设投入,但未取得相应的发展成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及教育行业最突出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何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现状,深化改革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教学,是当前教育行业以及国家相关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家庭教育缺失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群体进入城市发展,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面临极大的缺失。首先,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上是与祖辈群体一起生活,由于祖辈群体的年龄较大,在照顾孩子方面难免存在精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慰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其次,农村老龄群体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对于孩子较为危险的行为不能及时地制止,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堪忧;最后,由于农村老龄群体受教育水平较低,无法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二)农村教学环境和条件较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投入到农村教育方面的经费逐年增长,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之下,各地在农村教育方面所投入的物力和财力都明显不足,导致农村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在这种紧张的经费支出情况下,农村学校往往能省则省,投入的教学设备等软硬件就显得极为简陋。如在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方式中,教师化身“网络主播”,通过在线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则可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方式在家同步学习,但实际上农村教育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很多教师设备跟不上,更不要说学生,严重制约了他们通过网络直播来开展学习。
(三)农村比城区儿童存在更为明显的情绪与行为问题
首先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留守儿童问题多多。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失父母的监护和爱,造成了亲情与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他们学习、生活、心理、品行、安全等方面问题凸显。
其次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儿童教育资源落后。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也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现实的农村幼儿园不管从软件的师资、教育理念,还是硬件的设施设备上都与城区相差甚远,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再次是城乡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的稳定性差异所致。儿童行为问题跟父母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而农村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于城区儿童的父母,成为儿童心理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创新模式探索
(一)重塑家庭教育
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农村教育工作者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升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工作的认知,从而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重塑。首先,农村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相关知识的宣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农村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家长任选一人留在农村陪伴学生,从而保证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可以得到一定的人力资源支撑;最后,农村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生家庭,带领孩子一起进入城市发展,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还可以降低留守儿童的数量。
(二)采取多种措施让农村教学不断档
首先,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目前,农村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在于资金不足,已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已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学校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足够的专项经费,这是农村教育工作得以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物质保障。而各地政府应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或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来明确规定农村教育经费支出应该占到全年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等。其次,“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地理位置偏僻的农村地区不太具备网络授课的条件,但只要肯认真琢磨、深入调研,那么一定能够找到好的办法来让农村教学不断档。例如,采用农村“大喇叭”来开展“空中课堂”教学就是一种较佳的方式。各地可因地制宜,将“大喇叭”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大讲台”,让农村学生也能够在家跟上学习步伐、撵上学习进度。
(三)其他措施
留守儿童这一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生大量富余劳动力。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使他们不再为生活而奔波。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其二,设立专项的建设项目,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的基础建设投入,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其三,设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机构,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定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最后,加强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与关注,促进孩子进行积极、健康的感情互动和表达,减少孩子因为父母情感的缺失而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学前教育是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幼儿教育可以通过教师、学生以及社区之间的联系,为儿童构建一个温暖、团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进取心,建立积极健康的全面人格。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弥补城乡之间的差距,农村教育工作者应明确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从留守儿童的角度发现农村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自身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正确方向指引。
参考文献
[1]马倩.新时期农村学前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及策略[J].幸福家庭,2019(15):39.
[2]李惠兰,农志华,黄丽婷,钟富霖,林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桂东南地区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90):244-246.
[3]王胜玉.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27):9-10.
[4]薛勇.农村地区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
[5]王鸿英,王燕梅.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建议——以塔山村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19(1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