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
安徽省路网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我国很多工程项目开始与国际接轨,一方面是积极参与全球化建设过程,另外一方面对于工程建筑管理标准也逐步与国际同步,对于建筑工程全领域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建筑工程行业规模快速扩张,建设质量要求日益增长,而工程造价作为建筑行业的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的发展需要与行业发展同步,要适应整个建筑行业的精细化发展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困境;解决途径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并且在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形式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住房的实际需求,建筑企业进一步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的建设力度,这一现状为建筑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工程造价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采取合理措施提高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对于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受到相关建筑企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水平。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造价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与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投入的资金进行有效地调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所有资源,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得到合理的控制,保证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使用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对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建筑工程的规模比较大,施工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在施工的过程中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在较长时间内,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价格会出现变动,因此,材料的总造价会有一定的变化。或者建筑工程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根据其磨损程度的不同其维护与保养等费用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建筑工程总成本预算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使工程造价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工作时必须全面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使用先进的造价技术使造价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
2.1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工程造价对从业人员有着地方较高的专业能力水平要求,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内容,才能进行有效管控。然而,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管理方面的专业性人才较少,尤其是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较为稀缺,因此只能由行业中的专业能力较差的现有人员进行粗放式、非专业化的管理。由于建筑行业特殊,工作人员入行门槛较低,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考查,导致现有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管理理念陈旧问题普遍存在,管理过度依靠工作经验,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2建筑工程造价监管力度不足
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很多建筑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会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获得项目的建设权,但是在项目中标之后,建筑企业为了盈利,就会想办法降低工程的成本,这时就会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不良做法,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对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建筑工程造价监管不力造成的,对于建筑工程的材料、人员、技术等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管,影响了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安全性。
2.3项目部各部门对造价管理的配合不统一
项目建设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需要造价管理部门、现场管理部门、材料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但由于每个部门的分工、主要职责、造价管理意识程度的不同使得项目部各部门对造价管理的配合不统一。比如:造价管理部门主要专注于工程量的计算、套定额组价、办理经济签证、进度款的报送、项目全套资料去找相应部门签字、盖章,并且日常需要逐一收集、归纳、整理和熟悉项目资料等使得造价管理人员与现场管理部门和材料管理部门工作上存在较少的交集。施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施工现场工期、质量、进度的管理,材料部门主要负责材料入库和出库的领料管理,由于工作的职责侧重点不同使得现场管理部门和材料管理部门的造价管理意识淡薄,在造价管理方面与造价管理人员无法形成较好的沟通。从而导致了造价管理和项目管理脱节,造价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依据施工期间现场变动情况进行变动部位的造价调整,使得造价管理部门编制的工程造价不能完全反映现场的实际情况,造价人员无法有效对工程进行动态全过程造价管理。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的解决途径
3.1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工程造价工作中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能力水平对管理工作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创新管理制度,亟待大幅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造价管理单位应高度重视,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对人才从专业素质、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管理经验等维度进行考量测评,加强团队建设。其次,要重视现有人员、新进人员的教育工作,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讲座、模拟实战等多种培训途径,涉及内容涵盖最新行业发展趋势、工程造价相关要求,保证培训到位到人到岗,确保培训结果有效有量有质。在培训过程中,还应注重思想意识层面内容灌输,让工作人员真正从思想层面认识到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管理单位应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终身学习理念。再次,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优化现行考核标准,查缺补漏,从工作质量、沟通协调、政策学习、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目标量化考核,确保考核标准与管理制度、行业发展相吻合。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终止从业资格,制定再培训计划,针对考核结果弱项,开展二次培训,确保人员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切实提升。
3.2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监管
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监管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对招标工作进行强化管理,尤其是行充分利用。第三,实施过程跟踪审计。工程审计不仅是为了对审计金额进行了解,更是为了通过审计发现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完善投资管理工作。在跟踪审计时,审计的内容包括设计变更方案选择、工程量和预算确定、材料认价是否超出市场价格等。通过监管总造价调整的每个细节,进而有效提升造价控制效果,避免浪费。
3.3强化项目建设中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动态联动机制
面对项目建设中项目部各个部门沟通不及时和沟通不到位而导致的造价管理低效问题,需强化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动态联动机制,造价管理部门负责人与现场管理部门负责人及材料部门负责人要加强沟通配合。①以周会的形式定期讨论现场的进展、材料的出入库情况以及造价动态管理的程度,周会上提出各个部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再针对问题梳理出具体可行的有效解决方案;②现场有变更时则应组织各个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根据现场的变更部位,造价管理部门及时编制出造价变更,则可促使项目管理和造价管理形成良好的衔接,促使造价管理部门及时调整造价,编制出更符合施工现场真实情况的全过程动态造价,并根据全过程动态造价控制成本的支出。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还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现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仅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也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当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从根本上提升工程造价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慧.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3(3):193-194.
[2]杜娟.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20,5(7):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