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武小红
[导读] 摘要:行政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管理实践中,是以国家权力对企业社会事务以及企业内部进行管理规范的管理办法。
        阜阳市供水总公司  安徽省阜阳市  236000
        摘要:行政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管理实践中,是以国家权力对企业社会事务以及企业内部进行管理规范的管理办法。在新时期的国有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中,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行政管理的涵盖范围也愈加广泛。现在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对象包含了企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企业项目、内部秩序、公共卫生以及企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工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对策
        1行政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管理要素
        1.1物质要素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物质要素需要从人员、经费、物质条件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人员要素。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实践中,人员要素是行政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尤其是在新时期行政管理覆盖面不断扩充的现实影响下,行政管理实践中对于专业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愈加迫切,只有充分保证人员的行政管理专业性及其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优质性,才能够全面保障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其二,经费要素。随着新时期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内容的逐渐增加,行政管理实践中所需要的经费保障也越来越高,行政管理经费的充足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其三,物质条件要素。物质条件要素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先决条件。在新时期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中,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根据行政管理的实践内容,为其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以充分保障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整体质量。
        1.2精神要素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精神要素主要包含了组织目标、权责结构以及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其一,组织目标。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组织目标是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导向,只有清晰的行政管理组织目标,才能够为新时期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目标引导,以此实现对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质量的提升。其二,权责结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中权责结构的科学化会直接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因此在新时期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开展中,必须对行政管理权责结构进行明确、清晰划分,并将行政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之上,以此实现对行政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强化,提升行政管理质量。其三,人际关系。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从很大程度上讲,是通过特定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管理者与企业职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协调,以此来全面实现国有企业各管理部门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有效协调,进而实现对国有企业整体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国有企业发展与进步。
        2新形势下提高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对策
        2.1行政管理模式与经济体制相适应
        对传统固定的行政管理模式一味地照抄照搬,使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缺乏适应性,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的经济发展为重心,行政管理工作应当结合当前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情况而实施开展,从而达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目的。有些国有企业对于行政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经常将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混淆在一起,导致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明确,导致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被重视,因此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应明确自身管理职能,与企业管理职能区分开来,制定合理的行政管理模式,使其适应当前的经济体制。
        2.2创新行政管理制度
        第一,要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要加强对落后的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分析,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创新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第二,要优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能力差别大,工作分工不均衡,人员数量大等,应结合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实际,优化人员配置,精简不必要的人员,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效能。第三,要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层的建设。国有企业管理权力相对集中,权利往往掌控在少数人的手中,一旦决策失误将为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创新性建立管理层队伍,合理划分管理层的管理权利,优化国有企业行政管理。


        2.3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是联结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桥梁,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了行政管理的效果,因此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各项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水平,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要同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了解,及时准确搜集情报资料,做好上传下达。
        2.4行政管理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
        企业行政管理不能脱离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必须为企业的经济发展而服务,结合企业的当下的状况和实际需要,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针。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时,应明确行政管理的目标是什么,做到定位清晰,并且注重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抛开形式主义,深入各部门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保证企业的各项决策得到有效落实。与此同时,工作中应该加强检查和相互监督,严格把控企业的各项财政支出,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2.5优化行政管理组织机构
        首先,应合理安排各个部门、职能职责,只有各部门或员工清楚明白所处位置的职责时,才能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计划优质高效地完成,划定了清晰的界限,职责完成有无就清楚地落实到个人或部门头上,有利于开展奖惩;其次,优化员工质量与人员分配,国有企业人事配置管理上不像私营企业那样灵活,有很多规章制度的限制,从而在人事招聘和人才发展上,往往不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企业中不太需要千篇一律的人才,企业需要的是在特定岗位上能发挥出特定才能的人才,所以招聘人才时需多样化,突出个人能力重点,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并为员工清晰规划职业发展道路,提供培养计划,将企业发展与个人的发展充分连接起来,以促进个人与企业的良性循环;最后,对以上两项制度坚决执行,不要提出了不去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实时关注,有出现偏移要及时调整,进而提高企业行政和生产的效率。
        2.6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第一,要增强国有企业全员的法律意识。国有企业开展的各项工作要在熟悉国家政策,理解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国有企业可以聘请必要的法律顾问,对于国家的最新政策及时了解,对于重要的政策及时解读,通过对国家政策法规和法律制度的学习,促进企业发展、合理规避风险问题。第二,要合理评估企业的重大项目。在项目开展以前,要先对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对项目的回报率和风险率进行合理评估;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结合项目进行中的实际情况,随时评估项目发展前景,及时调整项目计划。第三,要强化行政管理人员对于国有企业发展中的风险预判和预防能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健全行政管理风险防范体系。
        结束语:新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发展中,行政管理的作用体现愈加明显,对于国有企业管理效率和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落实中,要抓住行政管理要素,不断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创新行政管理理念,进而为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奠定行政管理保障,实现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芹.行政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解析[J].商品与质量,2018,000(038):62-63.
        [2]童慧萍.行政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智库时代,2019,000(012):P.39-39.
        [3]陶和平.国有企业加强行政管理的意义及实施途径[J].中国商论,2018,000(019):P.110-111.
        [4]焦雪.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J].理财(财经版),2019,000(004):20-21.
        [5]何兆玄.国有企业加强行政管理的意义及实施途径[J].数字化用户,2018,024(041):207-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