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贾晨曦
[导读] 摘要:先进科技的运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尤其在电气工程的实施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送变电公司  北京  100010
        摘要:先进科技的运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尤其在电气工程的实施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将电气自动化广泛推广,作为电力工程施工的核心,以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质量和效率,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概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为电力系统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工程结构也比较复杂,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电力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含义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电力自动化技术也显得日趋完善。该项技术主要指的是把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整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高效、科学的技术。把该技术运用于电力工程中,可以有效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达到远程控制与管理电力系统的基本目标,并促使系统自动化控制功能得到全方位的增强。由此可见。该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发展状况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电力资源运用效率,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力系统的发展节奏。
        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原则
        远程调度原则:(1)通信系统网络化。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操控,通信技术在远程调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远程调度效率,要提高通信效率。利用计算机局域网,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同时可以增强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满足工作控制需求。(2)功能综合化。完善远程调度功能,工作人员需要发挥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作用,加强利用其他技术,不仅需要注重调度功能,还要保障整体设计工作的综合性,优化专业技术体系,落实实时操作和远程调度等工作。
        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1)智能化运行管理。自动化监控系统具备自动报警和自动调节等功能,同时需要实现电力系统在线诊断,及时向远端中控器传输诊断结果。实现智能化的运行管理,对于整个电力工程实现自动化监控。(2)系统化结构分布。分布式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中重要的一部分,自动监控系统包括不同的子系统,为了实现自动监控效果,在每个子系统中设置CPU,及时处理所有的数据信息,组合全部CPU,完善监控系统,各个CPU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
        3电力自动化的基本特点
        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属于整体全范围的技术突破,在电力自动化的全范围控制解析中,综合性技术可实现几个特别功能:一方面是及时维护维修网络,另一方面是对网络进行更新换代。在电力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针对安全性要求可使系统特点尽可能的降低电力工程整体性的运行成本,在电力系统的全方位使用过程中确保建设性工作完善,可促使整体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技术的整体操作中,依托电力电网的全方位操作可在全面的阶段去促使电力系统运行。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实现统一集中集成电路的要求,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促使整体设备的发展。在电力运行运用的过程中,通过一些电力自动化与计算机的结合可促进设备的全方位运行,在信息的处理完善后实现计算机的发展。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中,针对相应的处理结果,在认真分析一些情况后在维护电力设备中可全面的控制运行。
        4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4.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的主要核心就是变电站,该项技术的运用就是结合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对变电站实施优化设计,将相应的运行数据信息全面而确切地收集起来,以此控制好变电站的运作情况,增强控制效果。自动化技术能够让整体电力系统的连接配置变得更加简单,同时还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现阶段,为全面完成电网自动化建设,变电站已经广泛采用监控技术来实现计算机保护,并且科学运用了自动化系统中的采集保护与管理模块,切实处理好存在的故障问题,确保电力系统能够顺利运作。
        4.2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基础发电厂的应用
        随着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充分实现机组端多元控制,在多角度方案处理上进一步寻求一些方案的解决。一些电力多元控制端的发电主要是通过感应技术去进一步判别需要添加燃料及需要进行维护的状况。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可通过减少一些工作量去进一步提升精度,最大化的确保电厂整体的稳定性。当系统在发电联网的过程中,需要几个电站进行连接孔处理,在电力自动化的集约控制中通过电流的自动化网络连接控制,可正确的记录一些数据,在多元角度实现稳定性的发展。一些电网的接触式联动过程中,需要几个电站之间集约连孔。通过电力自动化技术协调发展过程去进一步的控制多元电流发展,运用科技的力量实现变电站的控制,无需工作人员进行手动的操作。
        4.3电网调度领域
        在电网调度当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实时监控和调度电力运行系统,节省中间工作环节,提升调度工作效率,避免引发设备故障。在电力工程中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利用数据库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保障远程监控效果,通过函数分析准确评估电力系统负荷,根据电力实际情况落实自动补偿制度,保障电力调度工作的科学性,实现电力工程运行的平稳性,避免发生电力故障。
        5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
        5.1现场总线技术
        该技术是将智能化自动设备与控制装置在现场展开直接的安装与组接,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多向、多站、串行信息传输网络,同时能够将系统的智能传感器、数字通信和计算机等各方面的功能都综合利用起来。此项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普遍运用,能够对智能变送器的电量进行采集,并把收集到的信号传递给用于监督与控制的计算机。而智能控制算法则能够进行电能计算与科学判断,最终由计算机给控制设备传递指令,达到自动化控制的效果。采用该技术在现场完成了硬件与软件的连接以后,不必再对现场实施控制,只需要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妥善调配,就可发挥出现场自动化控制的作用。实践研究证明,现场总线技术的广泛运用,高效地完成了相关信息交流与共享的任务,从而贴合了多样化控制标准,促使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作变得越来越完善。
        5.2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
        我国耗电量不断增加,同时也随之改变整体负荷,电力企业需要提高电网功率因数,保障误工补偿的高效性,降低电能损耗,发挥智能化设备的作用,使电网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满足用户电力需求。在电力工程中原来主要是利用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利用三相电容采集信号,三相的无功补偿需求是不同的,利用低压无功补偿技术不利于平衡电压,同时也不利于监督检测配电工作,不利于发展电力工程。利用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可以优化低压无功补偿技术,结合动态补偿和固定补偿,有效监控负载变化过程。联合分相补偿和三相共补,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电网负载,合理利用分相补偿方式,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结束语
        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保障电力工程的稳定性。电力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电力自动化技术,节省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支出,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使电力工程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封位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14):46-47.
        [2]颜世超,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及火力发电中的应用[J].王海霞.中国设备工程.2019(12):34-35.
        [3]耿英君.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20):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