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选择及可靠性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黄祎
[导读] 摘要:电力系统建设中应用配电网自动化非常必要,以此能够保证供电的连续性、质量,这就需要做好对供电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在提升电力供应服务质量、减小电力故障发生频率方面,优化电力工程配电网络的自动化建设质量与运转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网冀北乐亭县供电公司  河北省  063600
        摘要:电力系统建设中应用配电网自动化非常必要,以此能够保证供电的连续性、质量,这就需要做好对供电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在提升电力供应服务质量、减小电力故障发生频率方面,优化电力工程配电网络的自动化建设质量与运转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关电力企业应当推动配电网络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建设,逐步优化电力工程配电网络的运转模式,组建综合素质能力一流的电力工程配电网络人才团队,在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着电力行业向上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选择;可靠性
        1导言
        网自动化技术指的是运用科技手段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各种科学技术,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管,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等。但在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一些工作人员没有重视该技术的作用,以致于无法发挥出该技术的价值。所以电力部门要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发挥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价值,满足人们的要求,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2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原则
        对原配电网络设备、布局改造前,需要编制相应的配电网建设方案和改造方案,再加强对方案内容的验证。配电网自动化需要使用硬件,应该构建相应的硬件系统,做好不同运行数据的分析、比对工作,合理预测用电负荷变化,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提供良好支持;为促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需要完善其自我诊断功能,通过现代电子、自动化、通信等技术加强对配电网的监控,从而提前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安全问题,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配电网自动化应用的过程需要使用网络信息系统,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加以监督修复,从而使得配电网可以安全、稳定地工作。
        3现阶段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在配电网网架建设中,盲目增加联络点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使得网架结构过于复杂;而在农村或城郊结合部等区域由于地形、投资金额等因素,配电网典型接线率较低,难以建立有效联络点;在自动化分段点的选取时,缺乏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和线路转供能力的评估,分段不合理,以上原因都导致发生故障时,难于进行转电操作,无法有效转移线路负荷并大幅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配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相对落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快速迭代,早期设备与后续设备建设不匹配,新旧设备无法有效联动。主站系统无法充分利用自动化设备上送的信息,亟待开发高级应用功能。此外,设备模块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出现拒动、误动现象,导致故障排查费时费力。配电网运行环境恶劣。多变的自然环境,在沿海地区台风灾害频发易受盐雾侵蚀,在内陆地区温差大易受冰冻灾害,在山林地区树林茂密易发生山火,在农村地区空旷易受雷击,电网和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了严峻考验。不稳定的通信环境也极大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大部分自动化设备使用无线公网通信,偏远地区通信信号不稳定,数据传送延迟现象严重,后台监控无法获得及时有效数据,容易错误评估设备状态。
        4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可靠性分析
        4.1推动电力工程配网自动化建设进程
        电力企业应当充分运用电力工程配电网络自动化有关的一些技术以及设备逐步强化配电网络优化升级工程的有效性,不断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范围以及发展速度。从具体来看,电力企业应当就电力网络当前的运转状况以及管理情形设计与规划出具有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配电网络优化升级方案,对电力的运转系统进行综合的改造与升级,进而提高电力能源使用者的用电品质以及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保证配电网络的运转能够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控制以及动态管理与控制。逐步优化电力计算仪器和有关技术,保证配电网络系统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工作的自动化建设有成效,从而全方位推进配电网络的自动化进程。
        4.2健全配网自动化技术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主要是为了提前准确的预测供电市场。

硬件系统需要收集市场各个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根据收集信息分析市场的现实情况,最终准确预测某一个区域某一个时间段电力负荷变化的情况和趋势,进而为电力企业提供准确地参考数据,保证电力的合理配置,根据现阶段一些电力企业硬件基础较差的现象,电力企业要加强建设完善的配网自动化技术硬件体系,保证硬件体系可以保障配网自动化的使用,进一步保证和提高硬件体系应用的质量和效率。
        4.3优化电力工程配网自动化运转模式
        电力工程配电网络自动化的运转模式优化在促进配电网络运转稳定以及保持区域电力供应平衡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应当强化电力工程配电网络自动化运转的优化设计,提高自动化系统的科学性能以及稳定性能,选取不仅能够与企业发展状况相符合,还能够充分展现电力服务品质的配电网络自动化运转模式。电力企业应当在优化电力工程配电网络运转模式的时候较好地了解电力装置的运转情况、电力输送负荷的状况和电力线路规模的要求。将各个方面的电力要求进行综合地考虑,剖析与探究运转模式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比较合理、科学的改进升级方案,逐步建立起具有系统性以及科学性的配电网络运转的模式。
        4.4加强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维护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提高了对电力资源的使用数量,进而加大了电路的负荷和维护电路的难度。所以,在加强对配网自动化技术建设时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该技术具有可维护性的特点,尽可能挑选一些比较合适的技术和软件。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不仅关系到后续维护工作的质量,而且关系着电力系统的日期限制。电力企业在日常管理和经营的过程中,要对各个自动化技术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测,根据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各种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另外,电力企业要加强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关注,积极更新和更换配网技术设备设施,及时淘汰落后的配网技术设备设施,保证使用设备设施时可以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功能,进而保证配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5强化电力工程配网的智能化升级建设
        配电网络的自动化运转效果和智能化有关技术的运用程度以及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配电网络系统的智能化建设能够对电力能源计算仪器进行智能化的改善与升级,提升电力能源计算管控的质量,从而推动电力工程配电网络系统的电力能源管理与控制的自动化进步。相关电力企业能够将智能化的配电网络故障监控技术以及相关的系统引入,智能化监控电力工程配电网络系统运转过程中的每个故障以及安全隐患,极大地提升查找故障的速度,并且运用针对性的故障解决办法快速地解决故障,保证配电网络的运转平稳、安全。除此之外,电力企业在进行配电网络系统运转维修以及管控的过程中应当主动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智能化技术,有效地运用无线网络与通信技术将配电网络系统的运转以及管控串联起来。综合运用各类技术手段构建起电力工程配电网络的管控平台,提升和电力能源使用者的沟通效果,对一些个性化的服务进行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电力使用者的满意程度以及电力服务的综合质量。
        5结束语
        总之,电力企业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实现自动的监测,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自动的调整相关的内容,减少了人力的浪费,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在电力企业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意义,我们必须加快电力企业现代化建设,这样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为其他行业发展做好保障,提高供电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明,陈文冠.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23):92-93.
        [2]何益丰.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应用注意事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5):186.
        [3]杨云森.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控[J].通讯世界,2019,26(12):264-265.
        [4]陈伟.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4):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