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中的PLC自动化应用研究 王超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超
[导读] 摘要:随着PLC技术的发展,其应用也更加广泛,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中应用PLC技术,能够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有机结合,在实际操作中PLC技术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技术优势,有效地提高了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相较于传统的控制技术,PLC技术的应用推动着电气控制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着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身份证号:13020419881130xxxx
        摘要:随着PLC技术的发展,其应用也更加广泛,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中应用PLC技术,能够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有机结合,在实际操作中PLC技术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技术优势,有效地提高了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相较于传统的控制技术,PLC技术的应用推动着电气控制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着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电气控制;PLC自动化;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来自信息技术的冲击,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对PLC技术进行运用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未来一定会更加广泛。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已经开始习惯自动化为人们生活及工作带来的方便。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将PLC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可以有效提高电气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未来相关企业发展的趋势。
        1PLC技术的概述
        PLC技术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可编程控制器。随着这一项技术不断的开发与创新,其使用已经超过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范畴,PLC技术是把输入采样的阶段与用户程序的执行阶段,以及输出刷新这三个阶段作为原理来进行控制的,这一项技术通过相对较微型的处理器与互联网相互结合,并且结合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等,从而形成一定的控制装置,这项技术的产生,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在工业智能控制有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PLC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可以给工业生产的过程带来更加有效的控制。对PLC技术特点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PLC技术拥有比较高的自我诊断能力,抗干扰的能力也很强,可以及时识别错误的信息,并且使用滤波以及隔离或者故障检测等相关软件及时处理错误的信息。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是很高的,可以使用在比较复杂的工业环境里。其次,PLC技术的控制系统功能比较完备,可以满足比较复杂的工业环境的需求,而且PLC技术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和工业系统进行有机融合,这对扩展控制系统的功能,以及改变控制程序,和简化管理程序的作用都是非常显著的。第三,PLC的技术使用的是梯形图编程的方式,其线路比较直观而且清晰,技术人员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就掌握操作的技术,继电器是由软件所取代的,可以降低接线的工作量,不用考虑其节点变位的问题。程序修改在软件及硬件上就可以直接执行,而且软件的耗损量较低,重量也比较轻,抗干扰的能力很强。因此对一些并不具备足够的计算机知识的人员也可以进行常规操作。
        2PLC技术的特点
        2.1系统结构的大型化和小型化特点
        在PLC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依据设计要求选择编程控制器,PLC编程控制器结构有大型和小型,可以依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小型PLC编程控制器具有功耗较低、体积小、安装便捷的特征,也因此被广泛应用到控制系统中。大型的PLC控制器则具有容量大、运行速度快,功能更多更丰富的特征,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应用进行选择,以满足产业化、规模化和自动化的要求。
        2.2简单、广泛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由于PLC技术自身带有简单直观的特点,能够利用编程和编译图号来表达,加之与继电器电路系统的相似,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安装人员仅需要进行少量的逻辑控制便能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也只有在PLC技术下进行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系统的编写方式,PLC技术正是以此简单、实用的特征而被广泛应用到电气控制领域内,更加快捷方便。
        2.3PLC抗干扰能力较强
        PLC技术特征使其更适合应用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中,并能在电路系统内部进行有效管理,在电路系统结构及生产过程中,PLC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进而增强了集成电路系统的应用效果。

比如在设备故障期间,报警装置的触发能够利用设计手段远程控制PLC技术的抗干扰能力,此抗干扰能力远高于机电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复杂电气故障中的干扰问题,实现编程过程中软件应用及操作的自动化。PLC技术的抗干扰能力也能提高电流系统故障诊断水平,对其他设备及电路具有较强的保护能力,从而提高自动化电气技术的自动化水平。
        3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在开关量控制中的应用
        电气控制工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都采用的是继电器技术,虽然它的价格比较低,但是它的反应时间相当长,没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不能及时地对电路短路等问题进行发现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对其进行改进是必然。PLC技术被一些企业应用在开关量控制后,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将PLC技术应用在开关量控制中,技术人员理应做到对主导权的掌握,只有严谨地持续观察导入的PLC数据,做到对机械运行协调性的保证和针对性地控制开关控制系统,才能对机器的磨损及耗电量尽可能减少。为使机器的运行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我们还可以利用虚拟模拟继电器对控制的反应时间进行缩短。同时,技术人员还应对设备运转做到高度关注,及时发现并解决机器运转中存在的问题。
        3.2在闭环控制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频繁地使用电机启动,其有多种启动方式,一般采用机旁屏手动启动、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等方式进行启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对PLC技术的闭环控制进行应用有着极大的作用,同时,与电子调节、转速测量、电液执行等息息相关,有效促进调节控制更为合理,促进测量工作效率的提高。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启动系统中应用PLC技术,可以做到动力泵开启状态下对模板利用控制器进行控制,同时,做到对动力泵的运行效率的采集,依照运行效率对备用泵及主泵进行选择。点击启动的机旁屏,在启动中对PLC技术进行利用,可以做到对动力泵利用的同时做到对开关的调节,对动力泵的运行时间做到有效控制,促使主泵的关闭与开启自由化。将PLC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中,可以有效提高闭环控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效率,有效提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对系统的连续运行能力进行强化。
        3.3在顺序控制中的应用
        对PLC技术进行利用,主要是在生活与生产中对顺序控制器的作用进行发挥,做到对当前需求的满足。当前,PLC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被广泛应用,这一技术最主要的优势是它可以做到将火力发电厂中的飞灰、炉渣等进行合理清理,保证火电厂能够稳定运行。顺序器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会被多种因素影响,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只要受到外力阻拦,就会引起生产效率的下降,进而对整体的运行水平产生影响。就目前的PLC技术来说,要完成顺序控制,会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一般包括主战层、远程控制和现场传感,经过合理科学的设计,做到各部分的有效优化,同时,采取排列组合的设计方式,可以有效地对其规范性进行保证,对PLC技术的作用及功能进行发挥,做到顺序控制的实现。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PLC技术更加完善,且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内,推动着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成为可编程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手段,在计算机自动电气化中有效应用PLC技术,二者有效结合为一种新的技术,为电气控制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管仲.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湖北农机化,2019(24):99.
        [2]冯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36):171-172.
        [3]吴波.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4):239-240.
        [4]马卫超.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3):236.
        [5]袁酉亮.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2019,40(12):97-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