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燃料管理系统在电厂燃料管理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振
[导读] 摘要:火力发电,是我国重要的发电方式,如今火力发电厂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但在燃料管理与节能减排问题上,还有着很大幅度的进步空间,因此,有必要提升工作中的水平,以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提高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效率。
        国电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6
        摘要:火力发电,是我国重要的发电方式,如今火力发电厂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但在燃料管理与节能减排问题上,还有着很大幅度的进步空间,因此,有必要提升工作中的水平,以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提高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分析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推进现代化电厂燃料管理系统在电厂燃料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为如今的火力发电厂电气节能降耗事业提出新方法与新道路。
        关键词:电厂燃料管理;燃料管理系统;火力发电
        如今,火力发电厂的燃料消耗问题,是提升火力发电厂工作效率,发展高水平火力发电厂需要攻克的核心问题。因此,在目前的火力发电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电厂燃料管理工作,打造科学系统的电厂燃料管理系统,推进电厂燃料的科学化管理与使用,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方式,提升火力发电长节能降耗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1.为何要开展火力发电厂电气节能降耗工作
        1.1国家政策与发展趋势的要求
        在我国,火力发电依旧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发电方式之一,因此,火力发电的效率与功耗,也关乎到了各个地区到环境与经济水平,所以,开展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进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是保护各地区自然环境,维护相关地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必要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与国家政府都表现出了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因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推动环境友好型工业的发展,从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密切关注环境问题,并对能源企业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与愈发严格的规定。而民间,也出现了大量的环境保护NGO,旨在号召人们使用更为环保的方式进行生活,他们对大量的工业、能源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诉求,这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问题的担忧。
        因此,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迎合人民群众的需求,电厂必须不断优化燃料管理系统,攻克技术难关、解决相关问题。
        1.2电厂长远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参与者和获利者,发电厂也必须要明确自身地位,融入市场竞争,积极的提升发电厂的经济效益,推动发电厂的长远发展。
        其中,开展电厂燃料管理系统建设、科学调配电厂燃料使用,就是很重要的一环。
        2.当前电厂燃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燃料管理系统设置缺乏系统性
        目前,部分电厂因为规模较小、建设投入较少,对燃料的管理系统仅随着实际需要而部署,因此未能够形成系统化的燃料管理系统。这虽然短期内节省了某些设施的建设投入成本,但碎片化的、断续投入的具有代际差异、技术差异的燃料管理控制措施势必会为后续的升级改造、长远的燃料节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题。也为整体的管理、数据的互通带来了难题。
        2.2电厂燃料管理工作缺乏目的性
        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或相关意识的缺失,使得电厂燃料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缺乏目的性,不能很好的结合火力发电厂的个体利益与整体经济社会的集体利益,不能够负责到位的开展火力发电厂的燃料管理系统建设工作,这极大地影响到了整体的电厂燃料管理控制工作,进而影响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效益与经济利益。


        3.科学打造电厂燃料管理系统
        3.1打造信息化电厂燃料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在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我国无线通讯尤其是5G通讯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开展自动化、智能化工业生产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因此,有必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发电厂的锅炉系统。
        由于超过六成的工业锅炉系统均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的使用自动化替代传统的人力填装煤炭燃料,从而对单位时间内的燃料装填做到精确控制,同时保证煤炭装填的连续性。即防止煤炭装填过多导致不充分燃烧、积存大量煤渣,又防止因燃料供应不稳定导致的锅炉运作效率波动。
        此外,还可以在锅炉内部配装信息化联动传感器,构建结合物联网对锅炉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实时管理,并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其运行效率进行智能化控制,适时降频或超频,实现运行效率的智能化配置。
        3.2打造专业的燃料管理团队
        首先必须要重视人的思想与工作能力,从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与电厂燃料管理能力入手,积极开展再教育工作。
        在宏观层面,应当积极组织各公司单位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进行节能减排相关法律、规定学习,安排一定的学习考察项目。在电厂内部凝聚厉行节约、重视燃料管理的思想共识。
        在微观层面,要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积极开展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组织集体课程、考察交流项目,拓展一线燃料控制和管理人员的眼界,让他们认识到技术升级与设备升级带来的生产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重收益。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加快他们知识结构的迭代速度,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从而保障工业锅炉应用体系能够富有活性地更新换代。通过为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鼓励他们学习更新的新型环保发电设施的操作技术、新型管理系统的部署思想,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勇于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确保新技术和新设备能够尽快的投入生产。
        3.3科学开展电厂燃料的计量工作
        要重视电厂的出入燃料的计量工作,通过地秤、二次清排等方式,杜绝电厂燃料的浪费与贪污等行为。应严格结合依照电厂的发电计划,以及具体操作流程,进行电厂燃料的发放计量工作,在计量时应保障准确,在发放燃料时应保障及时。要通过科学、系统、周期化的燃料入、出管理工作,为发电工作提供稳定高效的燃料申领保障,同时也提升燃料规划的科学性。
        3.4打造信息化燃料管理系统
        应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与工具,打造信息化的燃料管理档案系统,规避燃料档案记账中可能发生的舞弊、篡改等现象。建立科学、缜密的电子化燃料管理系统,促进打通电厂内部燃料管理的信息壁垒,使得电厂内部的燃料情况实时可查、动态透明。并且,由于电子档案具有时间戳明确、管理权限严苛、载体形式丰富等特性,有利于规范一线工作人员申领燃料时的行为,提升燃料领用、使用情况记录的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此外,电子化的档案收集与整理,有利于降低档案保存成本,提升追溯周期,更有利于其依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为电力系统整体决策、布局与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
        结束语
        电厂的燃料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是关乎到电厂自身效益以及国家长远社会、自然、经济发展利益的重要工作,其是厉行节能减排、开源节流的重要实践步骤。因此,有必要通过打造信息化的电厂燃料管理系统、专业的燃料管理团队、严格开展电厂计量工作、建设信息化燃料管理系统等手段,全面提升电厂燃料管理系统的建设深度与广度,推进电厂燃料管理工作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付荣强.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在电厂燃料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6,7(21):34-35.
        [2]朱圣云,赵杰明.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在电厂燃料管理中的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09):178-179.
        [3]李胜利,任培民,赵树然,任军.基于节能降耗优化模型的电厂燃料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能现[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03):103-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