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探析 井发坤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井发坤 刘铁峰 郝喜明
[导读] 摘要:影响工程地质勘察的因素分为人为、自然两种,其中水文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工程建设能否顺利完工与水文地质带来的灾害问题有着密切关系。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430074
        摘要:影响工程地质勘察的因素分为人为、自然两种,其中水文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工程建设能否顺利完工与水文地质带来的灾害问题有着密切关系。在工程设计之初对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进行地质勘察,使工程建设更加符合实际需求,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承載力,还能有效防止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研究
        引言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一直是重要且易忽视的问题,勘察结果很少涉及水文问题,部分工程只是简单的评价水文地质条件。若勘察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勘察中忽视该问题就会引发各种事故,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此,必须重视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
        1处理好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
        在岩土工程施工前,勘察人员必须详细勘察工程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情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岩土工程建设单位对工程区域内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不够重视,进而产生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通常情况下,岩土体中大都存在一定的地下水,这对岩土体性能有直接性影响,因此,水文地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地质状况。
        与此同时,水文地质问题还是影响岩土层的稳定程度的重要因素。但是实际是勘察设计单位在勘察时经常只对工程周边浅表层水进行勘察,而忽视地下水的勘察。这种地质勘察工作并不符合工程建设相关规定要求,极有可能会给工程项目带来较大安全隐患。所以,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严格勘察水文地质状况非常重要,能够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
        2.1地下水的水位上升问题
        造成地下水位的上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水位上升的位置。其他比较重要的因素包括地下水含水层的结构、地层结构和气候环境等其他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关键因素。人类影响工程地质环境的因素很多,地下水位的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位上升的时候,土壤会被淹没或盐碱化,导致地质勘察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工程结构被腐蚀。工程结构遭到破坏,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工程的质量。
        2.2地下水的水位下降问题
        当地的水位下降的时候,地下水位就会下降。由于人为因素经常造成地下水枯竭。目前,农业、矿产等行业发展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根源就是因为地下水开采使用过度导致的。如果地下水供应不足,不能及时补充,水位会严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地面裂缝等。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会破坏工程结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日常的生产生活。建筑物可能因地下水位下降、缺乏稳定性或墙体开裂等原因而受损。
        2.3地下水的水位升降频繁
        当局部水位出现频繁上升或者下降的现象时,就会因地层结构的胀缩不均而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地下水位变化频繁,会造成土层松软,导致承载力不足,在地质勘察中,很可能由于操作不当使地下水影响工程,导致其变形,建筑物稳定性降低,而且还容易产生地面裂缝问题。
        2.4潜水位上升对地质勘察的影响
        对于地质勘察,涉及许多内容。当一定时间内降水量过多,人工排水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周围河流水位就会逐渐上升。从实际情况来看,潜水位上升与地下水位上升对周围岩土体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相似的,同样会影响周围土壤结构并加快主体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土壤发生松散现象,从而影响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甚至威胁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规范工程地质勘察
        首先,设立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机构,安排专人管理、负责和水文地质勘察相关的工作。其次,加强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宣传,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了解到水文地质给地质勘察带来的影响,从而约束自身的工作行为。充分发挥地质勘察制度的约束作用,并在工程施工中进一步强化,预防危害工程施工情况的发生。再次,加强对地质勘察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加深对相关法律的认知,确保工程建设的稳步进行。最后,制定完善的地质勘察评价机制,也就是相关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选用全面、科学的方式使勘察报告满足实际要求。对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极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提前分析并制定有效措施,进而对工程形成全面的保障。
        3.2提升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应该重视对专业的勘查人员的引进,适当的利用多种渠道来发现和引入优秀的、专业的勘查人员,提升勘查队伍的总体水平。其次,勘查单位要提供培训机会给技术人员,使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的结合,来更好的胜任工作。如可以采取网络学习、外派交流等形式来促进勘查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最后,作为勘查人员自身,也要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程序,注重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积极的参与勘查单位的培训活动,通过学习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3.3做好污染调查工作,控制污染现象
        污染调查工作应尽可能在地质测绘和水文地质测绘的同时进行,以便尽快掌握污染的可能性及其在工作区的污染状况,以便及时考虑保护和治疗措施。调查前,当地环保部门应首先收集和了解与地下水污染有关的背景资料。另外在调查中,应注意污染对水源区域的影响。污染的地表水往往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媒介。因此,应注意了解地表水的污染状况,自净能力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调查当地居民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以便在采取预防措施时有更多的依据。
        3.4加强水文地质的研究与测试
        岩石工程环境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实际环境,工程人员通过勘察工程附近的水文地质,来实现地质勘察的最终结果,岩土水理性质会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水理性质指岩土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共显作用性质,比如融水性、透水性、持水性等,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岩土形态。一般情况下,水质采样工作在一年中要进行两次,分别在河流丰水期、枯水期进行采样,在具体工程中,需要根据实际而定,可适当调整水质采样次数,必须是在充分了解了工程所在区域的水质变化规律之后再进行水质采样。岩土的地下水种类非常多,如果依据不同含水层的空袭性质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岩溶水、承压水、裂缝水;如果依据埋不同的埋藏条件,可以将其分为土层滞水、承压水、潜水。这些地下水的的存在形式不尽相同,也会对水理性质的数据与水文地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水理性质相关数据是否准确,会影响到水理性质的分析结果,进而影响到地下水位测量的数据供给。水理性质可以改变岩土的强度,使其发生变形,对工程施工极为不利,影响到工期的稳定开展,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也存在极大的隐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所有地质工作者都应认识到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在工程地质勘察施工的过程中,有必要探讨施工现场中存在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获得详细的水文地质数据和判断这个项目可能的风险引起的水文地质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减少工程损失,确保工程地质勘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强峰.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5):305.
        [2]许波,李艳鑫,许礼.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10):404.
        [3]刘恒.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其相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