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赵克成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赵克成
[导读]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应用到较多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具备较强的坚固性,混凝土逐渐受到建筑单位的喜爱,但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之后,会出现裂缝问题,其不仅影响建筑物建设成本美观,还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华德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应用到较多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具备较强的坚固性,混凝土逐渐受到建筑单位的喜爱,但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之后,会出现裂缝问题,其不仅影响建筑物建设成本美观,还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
        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种材料,其主要是按照不同比例来混合搅拌水、水泥和砂石等材料而得到的,然后在凝胶材料作用下成为一种复合式混合物。在具体引用过程中,能够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抗压强度、耐久性,能够促进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但若应用不当,也会导致不同程度裂缝的产生,进而给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其施工单位应给予足够重视。
        1、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常见原因
        1.1工程设计方面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质量控制的先导因素是工程设计,在进行工程设计环节时,如果不对建筑特征有针对性地分析、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都会给工程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工程设计工作时,还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和建筑材料有全面了解,否则,就有可能在工程参数或是构件尺寸等方面出现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在工程设计元素中,不光混凝土本身设定的强度等级等属性会产生影响,同时钢筋的配筋率以及建筑构件、建筑物的形态均会对裂缝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1.2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
        温度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存在直接的关系,由于大部分的土木工程施工工作都是在露天的情况下实施的,所以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正式开始混凝土结构建造工作的时候,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施工质量加以保证。在实施混凝土浇筑施工工作的时候,往往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这样就会导致混凝土内外结构形成一个温度差异,最终会出现温度应力。如果温差不断的增加,温度应力也会随之不断的提升,在达到一定的范围的时候就会引发混凝土裂缝的情况。如果外部环境气温波动较大,势必会对混凝土表层温度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导致裂缝情况的发生。
        1.3混凝土自缩因素引起
        (1)受到水泥的影响出现混凝土自缩问题,水泥是混凝土物料中的主要成分的,在实施浇筑施工的时候,往往会遇到硬化的情况,并且会导致大量的水分丧失,在水分丧失与整体水分比值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时候,就会引发混凝土自缩的情况。(2)减水剂等大量的附加剂对混凝土自缩造成的影响。在利用混凝土进行工程施工工作的时候,往往会适当的加入一些减水剂,这些添加剂与混凝土自缩反应存在密切的关联。(3)在混凝土中加入矿物质对混凝土自缩造成的影响。在混凝土中加以硅灰、煤灰等附加剂,能够有效的加剧混凝土自缩的问题。
        1.4建材质量导致开裂问题
        在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在混凝土施工中存在不当行为或者对混凝土的使用存在不规范等情况的产生,都有可能增加混凝土开裂现象。由于市场中混凝土供紧张,在搅拌过程中对混凝土配合比例与添加剂参量控制不够严格,此时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求而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引起开裂问题,在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发生,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2、解决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对策分析
        2.1结构抗裂设计验算和设计技术措施
        由于建筑产品的特殊性,设计阶段需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结构抗裂设计的验算,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外加剂掺量,施工实施前期应进行预配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调配,同时根据结构的类型设计合理的配筋,由于混凝土的应力释放会呈抛物线形式,徐变需数月达到稳定,一般来说可通过增加构件的配筋率增加约束力来减少裂缝的宽度,但同时可能导致细小裂缝的数量增多,故需确定合适的配筋率,并且在相同配筋率条件下,适当减小钢筋的直径和钢筋的分布间距有利于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于悬挑板和楼板靠外墙阳角处、板内密集管线分布处等应力相对集中区域,宜设置分布钢筋或钢筋网片来减少裂缝的现象。对于大体积超长的混凝土分项、上部结构承载力不均匀的建筑型式亦容易导致混凝土的裂缝产生,一般设计根据结构型式设置后浇带并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施工单位也可根据实际工况对后浇带的设置提出合理化建议。
        2.2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把控
        温度的掌控是对混凝土培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物体构造之中,各个分结构也是尤为重要,对温度的实际掌握也就是对于混凝土应力的掌控,去掌管温度应力,也要根据混凝土本身的结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去分析其中的内容,而可以控制的方法一共有两种,这在整个建筑行业都是可以适用的。第一种就是把混凝土中的温土配置降低,把各自的比例进行调节,因为水泥会产生粘合胶,也是建筑材料中经常会使用的一种,对于这个材料有特殊转化的能力,这种能量之间的转化。其次,便是控制外在环境,温度的随时变化,要在浇筑过程中控制下温度,在每一天的高温阶段与每一天的低温阶段,都需要保持温度的平衡性,这样也会发现,作为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2.3连接技术
        连接技术是混凝土浇筑常用的技术,浇筑工作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可以采取套筒灌浆、螺栓等方式,在采用套筒灌浆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依据土木工程建设需求,在套筒内部放置钢筋结构,然后向套筒倾倒混凝土浆液,在采用螺栓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需要进行浇筑的区域放置模板,运用特殊形状的角钢固定模板,使用螺栓将内外两层模板联系在一起,然后浇筑混凝土,科学的浇筑技术能够提升凝固之后的混凝土质量,从而降低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几率。
        2.4加强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是有效防止混凝土破碎的重要部分。首先,混凝土施工后的及时的调理是可以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使混凝土浇筑后温度下降速度变得缓慢,减少混凝土自身的约束应力的现象,提高混凝土的抗粒性,有效减少了温度裂缝的发生。其次,进行适当的保温处理,能够缓解混凝土的浇筑后温度的下降速度,保持内外的温度差异的平衡,使混凝土表面的应力缓和,防止出现裂纹等引起的收缩裂缝。另外,如果不按照相应的保养要求对混凝土进行保养管理,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会导致混凝土硬化时水分的迅速流失,产生严重的裂缝。
        2.5预防温度裂缝
        各地存在早晚温差,有的地区比较明显,容易造成混凝土建筑物受损,室内外温差较大时也会出现裂缝。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加强预防,防止出现裂缝。在温度较高的地区,可以减少混凝土厚度,减小内外温度变化。然后在施工中,特别是在浇筑过程中,采用降温的方式,使材料降温,形成混凝土。在超高温度地区,可以采用泼冷水或遮阳的方式降低材料温度。如果气温发生剧变,房屋的防护维护工作要做好,从而减少因气温变化引起的混凝土磨损问题。因此,我们要具体分析温度变化的问题,并根据各地情况作出适当的决策。
        3、结束语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知道,在土木项目中的混凝土裂缝现象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带来的后果都是人们不乐见的,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加强过程管理,在施工中要注意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减少裂缝的形成,并加强后期检查,及时进行有效修补,消除混凝土裂纹问题带来的质量和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强.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16-17.
        [2]索永军.建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30-31.
        [3]吴泳霖.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与评价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