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何国法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何国法
[导读] 摘要:框架结构作为建筑工程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建设质量和安全为人们所普遍关注。
        身份证号码:13300119790626xxxx
        摘要:框架结构作为建筑工程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建设质量和安全为人们所普遍关注。框架结构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和根基,必须要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以促进施工质量保障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必须根据楼层的承重力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尽可能地减少高层建筑占地空间。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框架结构工程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还不长,随着人们对建筑物内部使用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施工单位应该在基本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加快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特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对策、施工技术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论述,从而更好地了解该项技术,进而加快地应用,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
        建筑框架结构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2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其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立面处理方便,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且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较为成熟完备,因此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普遍。建筑框架结构施工,主要是通过使用钢筋和混凝土材料浇筑形成梁柱承重体系,并使用砌筑材料对建筑空间进行分隔、维护,从而形成建筑物。主要适用于商品楼房或者住宅小区等大面积的楼层建筑施工。施工时首先要对楼板、承重梁、承重柱等关键部分进行浇筑处理,然后根据建筑空间的设计,对墙壁进行砌筑填充。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实际施工过程中,始终存在多种问题,给建筑安全带来了一定隐患。因此,应根据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对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标准,避免出现建筑安全问题。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问题
        2.1模板工程技术问题
        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施工复杂,危险系数高,容易出现质检不过关的问题,因此,提高了工程的建设成本。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搭建完模板之后,由于还没有对框架进行定型,模版承载力不足,建筑框架建设不稳定,容易出现散架坍塌事故。此外,由于模板工程技术需要在高空情况下进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工作要求较高。对此,可以针对该过程进行施工技术的优化,以此来降低危险度。模板材料的选择也是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如果采用不合规的模板材料,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漏问题,影响模板后期的承重能力,也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2.2钢筋工程施工问题
        钢结构跨度比较大且钢筋混凝土组合等,因此在建筑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对于这些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进行有针对性解决,要不会造成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出现安全隐患。为此,施工方完成钢筋作业以后,施工人员要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并做好其管理工作。若是在对钢筋成品质量进行检验的时候,发现钢筋板扎有问题,钢梁的垫块固定处理不好的话,一定要及时通知施工管理工作人员,重新修复已经完成的钢筋工程成品。如果对存在问题的钢筋工程进行验收的话,会造成工程施工出现安全问题,致使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不过关,达不到使用的要求,为此不得不进行返工处理,这样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还会影响施工单位的形象,造成其不能在建筑市场立足,如浇筑的混凝土发生位移,造成浇筑的建筑框架结构和设计尺寸出现偏差,在对钢筋构件进行焊接的时候,会对其稳固性产生影响,造成工程项目出现变形。
        2.3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工程是确保结构最终强度及质量的关键环节。由于对进场预拌混凝土质量把控及浇捣养护不到位,在实际施工中会存在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常见质量问题,甚至混凝土成型后会产生裂缝及强度不足。

此外,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为降低工程的建造成本,在满足结构承载要求的同时,施工单位在浇筑梁板柱构件时通常会采用不同强度的混凝土进行浇筑。但由于梁板柱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加之钢筋密集且型号规格较大,如控制措施不到位或浇筑质量不合格,会导致节点部分的强度不符合标准,从而导致节点受力大幅降低,加大建筑安全事故的概率。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研究
        3.1钢筋工程施工的技术
        钢筋结构是整个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但是却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问题,例如钢筋材料质量不达标,还有一些钢筋材料的型号与规格不符合施工要求,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安全隐患。许多的焊接工人自身的焊接水平不够,经常会导致偏心弯折等情况,无法确保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钢筋工程结构的管理效果,在实际工程施工之前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加强对钢筋材料的检查力度,只有选择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才能够确保施工安全。材料管理应该由专人进行负责,避免场地内出现材料堆积混乱的问题,保证正常开展钢筋工程施工管理。如果出现施工现场材料混乱,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对施工材料进行堆放,则应该停止施工,加强整改。
        3.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在对框架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框架结构的质量。在浇筑之前应当对使用的混凝土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不仅仅应当确保水泥的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同时也应当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相关性能。通过控制配合比以及粗细骨料杂质的含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部分施工单位在工程准备阶段,忽略了对施工场地的考察工作,直接借用原有的混凝土比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另外,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以及配料计量,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运输距离以及加水量的因素。在建筑框架结构中的梁底留有施工缝,缝隙的大小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而定。部分工作人员只是一味地简化程序,这样根本就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节点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在模板安装之前,对混凝土层以及松动的石子进行清除,在模板安装结束之后,也应当清除模板表面的杂物,这样可以避免水平裂缝出现夹层或是裂缝。在用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可以先铺设1层水泥浆,从而保证新旧混凝土能够紧密结合。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应当对骨料颗粒大小进行控制,选择合理的坍落度,最终确保施工质量。
        3.3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虽然是辅助性结构,但也是新浇筑混凝土的支撑系统,且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的结构荷载和施工荷载都是由模板系统支撑,因此模板工程的设计与组装工艺是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模板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过相应审批或专家论证。施工过程应严格控制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确保支撑面积满足受力要求,并保证模板的几何尺寸、空间位置、底模起拱、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和拆模顺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数量的日益增多,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加之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框架结构施工质量进步显著。然而,社会的进步发展,城市的建设发展,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筑越来越高,在施工中一定要特别注重细节的处理,使框架施工技术更好地发展前进,从而有利于保证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2):2195.
        [2]罗成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21):60~61.
        [3]林志鹏,闫瑞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8(7):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