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9期   作者: 刘大飞
[导读] 当今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数据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伴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
        刘大飞
        身份证号码:41102419850514****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当今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数据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伴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量与日俱增,数据处理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还有云计算。为了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各个行业都逐渐开始借助大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基于此,本文对基于大数据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系统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系统设计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每天都产生大量的数据,如检测数据、施工工艺参数等,具有数据量庞大、数据类型众多、数据处理速度要求快等特点,且随着时间的积累,数据量不断增加,包括工程的类型、等级、工程量、用途,参建单位信息,以及工程的检查记录和发现的问题等。因此,实现水利工程质量大数据管理是必然发展趋势,基于大数据理论可将工程建设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综合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提高管理效率。
        1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作用
        1.1保证整个工程运行的安全系数
        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的期间,适时加大现场检测的力度,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整个工程现场作业的实际建设情况,同时有利于对处于不同建设阶段的材料及工艺进行合理的分析,实施更好的动态的监测,使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变得更加的合理,从而更好的保证了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而且还能够对工程建设期间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材料的品质进行针对性分析,使水利工程建设方案更加合理化。通过相关专业人士的研究得知,水利工程的品质问题主要来自于材料及技术手段的应用。
        1.2确保整个工程的建设安全及品质
        工程建设时期是整个工程建设品质与安全控制的关键时期,承建企业可以通过自查、监理进行的检测或抽查等形式,开展工程建设品质的检测,一旦发生相应安全品质问题,可能以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对作业相关的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把关的形式,确保整个工程的建设品质。
        1.3能够起到更好的品质监督作用
        水利工程建设品质负责主体为建设单位法人,由监理行使相关的监管职责,承建单位负责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工程的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委托的形式,让具体品质检测相关资质的部门对整个工程的建设品质行使监督检测的职能,后以质量报告的形式,对整个工程的建设品质进行评估,评定的标准主要以数据为准。在进行品质检测时,要将实测数据与标准进行逐一对比,达到标准才能对整个工程开展验收工作。通过具有资质的部门出具的结果为准,如果工程在建设期间发生相应的品质事故,可以将检测部门出具的报造或结果,作为重要的证据。
        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的问题
        2.1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质量检测时,必须重视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这是确保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当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中,一些检测人员并没有我国相关的检测职业资格证书,还有一些检测人员的工作经验比较少。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有序性以及标准性。还有的检测人员不能对现代化的检测设备进行熟练操作,导致在检测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的情况,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最终效果十分不利。
        2.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问题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检测机构由于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监管是关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


        2.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数据真实性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质量检测单位不是工程建设参建单位,质量检测单位受托为建设各方提供质量数据,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十分复杂,由于部分参建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不足,往往只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检测单位目前是被动的接受委托,因此在检测和被检测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委托和被委托同时又是检测和被检测,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的看似矛盾的两者,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导致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准不是严谨而是能否在必要时的灵活和方便。
        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系统设计
        3.1业务流程
        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包括各个机构、部门及其相关的业务处理。针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监督工作,通过对质量检测管理系统初步的需求分析,主要使用和参与对象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以及质检中心,围绕这些单位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并绘制业务流程图。
        3.2数据流程
        数据流程是数据在整个质量检测管理工作过程中数据的流动方向,包括数据的产生、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存储等;数据流程是在业务流程图的基础上得到的,它是质量检测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据流程可明确各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可为整个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3.3质量检测管理系统
        了结合大数据实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信息化管理,根据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需要,将质量检测管理系统分为质检中心、检测单位和委托单位三大功能模块。质检中心包含基本信息、系统管理、模板管理、基础数据设置、查询统计与台账、设备管理和数据处理分析。其中,基本信息是为质监中心方便管理设置的,包括“监督人员”“检测机构”“工程项目”;系统管理是由系统管理员设置好各单位资料和权限,包括个人资料、人员权限、日志信息和系统初始化等;模板管理是为了方便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设置的统一的表单,包括混凝土工程类、岩土工程类、金属结构类、量测类、现场检测类、机械电气类等;基础数据设置是为了达到统一设置和维护,由系统管理员统一进行设置的,包括“收费价格设置”和“检测编号前缀设置”等;查询统计与台账包括“查询统计”和“统计台账”;设备管理中主要包括“设备台账”“设备检查和维护记录”“设备使用记录”和“设备使用记录查询”;数据处理分析指的是利用数学建模技术实现对系统内海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钢筋、水泥和混凝土等主材料的检测数据的质量分析,提高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决策支持,包括“报告分析”“检测类型统计分析”“委托类型统计分析”“检测单位分析”“从业人员分析”“工程质量分析”“混凝土质量分析”“钢筋质量分析”和“温湿度分析”等。检测单位功能模块包含系统管理、业务处理和信息填写。系统管理与质检中心类似,但只包含“个人资料”和“日志信息”功能;业务处理是为检测单位设置的,包括委托任务管理、任务分配管理、试验检测管理和检测报告管理;信息填写是要将本单位的资质信息、人员资质和设备等基本信息录入系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大数据,通过对信息的数据化及各种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结合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设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促进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规范化、提高质量检测的效率,为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和梦露.互联网+时代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内江科技,2019,40(3):121-122.
        [2]张沛林.水利信息化及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7(1):137.
        [3]彭亮.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8):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