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仑
身份证号码:41022419900409****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前老旧小区改造具有区域大、问题复杂等特点。在此背景下,提出了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深入探讨了老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对有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污分流;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引言
利用海绵城市的指导作用,可在老旧小区中实现对雨水的回收、净化和再利用,解决城市内涝,从而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1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逐步上升,老旧小区的现状已无法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结合老旧小区的有机更新,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为突破口,可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1.1海绵城市的定义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则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的“六字方针”可以概括为:渗、滞、蓄、净、用、排。
1.2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
建设海绵城市是基于水循环的原理,通过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有效地控制雨水径流;通过利用透水性铺装材料和下凹式绿地等措施对降水源头的消减,实现对降水最大程度的收集、净化和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势必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
2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有许多老旧小区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安全问题和隐患很多,严重影响居住在该区域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面容面貌。调查显示,这些区域的民用建筑物虽然正常运行,但建筑标准不够高,辅助设施也没有完善。为此,不少地方政府集中精力解决了住房问题,显著提高了房屋和设施的质量,使旧小区更加宜居,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果,但在进行这一工作时遇到了不少问题,如由于旧城区的建设标准较低,因此,在改建过程中难以有效地改善排水管和排污管,这就使旧城区容易遭受水浸,进而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这已成为改建老旧小区时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3海绵改造措施及方案设计
3.1海绵化改造措施
根据《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小区内的绿地是重要的雨水径流消纳场所,同时也是主要承担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海绵设施载体。在小区的绿地内选用的海绵城市设施应具有尺寸小、使用简单、非结构性、低成本、易维护等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海绵城市设施的景观效果。一般来说,在老旧小区绿地内比较适宜选用的海绵城市设施主要包括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在设计时,需要注意设施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使老旧小区通过海绵城市的改造,提升整体景观效果,受到居民的欢迎。总体实施方案如下。
1)控制屋面雨水径流。屋面雨水断接,新建渗透排水沟,蓄存和转输屋面雨水。
2)控制路面雨水径流。调整小区内道路竖向标高,车行道及人行道改为采用透水沥青和透水砖。
3)提高绿化蓄存雨水能力。结合绿地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渗透沟,输送和蓄存屋面及路面雨水径流。
3.2建立雨水利用和排水系统
设置在中心广场活动区西南侧的地下雨水蓄水模块,是集雨水收集、净化、存储和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集成块,这对华山花苑的海绵化改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其出水口附近设置紫外线消毒器,可以对储存的雨水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在雨水蓄水模块附近设置提升泵,采用就近原则,通过智能控制柜的操作来调取回收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实现存储的雨水净化回用,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养护和日常保洁,使淡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缓解了用水紧张。
3.3雨水收集系统
作为“六字方针”之首的“渗”,即为让更多的雨水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并渗透到地下储存起来。可见雨水收集系统是整个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首要环节,为之后的节约用水量及雨水资源利用创造了条件。
某小区的雨水收集系统由中心广场活动区中的综合活动室屋顶、地面透水铺装、绿化带中的生态植草沟和下凹式绿地、排水沟及管道等组成。作为海绵化改造重要技术的雨水蓄水模块,就设置在紧邻综合活动室的空地下。此雨水蓄水模块组合埋深约1m,组合长为5m,宽2.5m,高1m,模块体积约为12.5m3,有效蓄水容量可达10m3之多。其内部设置了自动除泥装置,可以通过逐层反冲洗来自动排除沉积在模块结构中的淤泥,经过反复重洗剥落,来确保蓄水模块可以长效工作使用。这样的雨水收集系统的建立,可以达到减缓雨水排放的效果。在降水较为频繁、降水量较多的季节可对雨水进行有效收集。若到达蓄水容量上限时,储存的雨水在24h内通过内部的缓释装置自动缓慢地泄流到市政雨水管网中,延缓了降水峰现的时间,降低峰值的流量,避免降水过多,在短时间内造成积水而无法排出的现象,从而有效地达到错峰的效果。而在降水量明显不足或如遇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经过之前一定时间的储存能有水可取。
3.4可以与大型地下管道廊的建设相结合
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了城市防洪和排水系统的建设,但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的扩张,城市发展的扩张导致城市中明显的“热岛效应”,并且增加积水面积。因此,有必要将海绵城市的建设包括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但海绵城市的建设不应将城市扔在地下并形成导致城市被破坏的地下河流。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可以与正在进行的城市地下复杂管道走廊的建设同时进行,如给排水、道路、电力、通讯、天然气、供热、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保护等城市基础设施应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础设施建设的连贯性,同步性和可持续性则应放在首位。
3.5排水管网改造策略
老旧小区的排水能力普遍较低,大多数是组合排水系统,其排水效果与新版《外部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要求的排水效果相去甚远。因此,提高老城区排水管道系统的排水能力是进行改建海绵城市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排水管道的改建工作中,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一方面,要为没有排水系统的旧城区建造新的排水管;另一方面,旧的市政排水系统应安装新的排水管,而原有的排水系统应用作排污管,以实现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分流。对一些不能满足要求的排水管,还可以在末端增加一个储水箱,以提高系统的排水能力。此外要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并定期维护雨水管道,从而充分体现海绵城市的改建效果。
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促使老旧小区的有机更新与海绵化改造不断深入与加强。本次某小区海绵化改造试点的成功,可推动更多老旧小区进行海绵化建设,由点到面,从而完成整个城市的海绵化建设,最终实现海绵城市。
参考文献
[1]张辰,吕永鹏,邓婧,等.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与技术研究[J].环境工程,2020,38(4):5-9,107.
[2]李德智,谷甜甜,王艳青.基于TPB-TSP-TSA的老旧小区居民参与海绵化改造障碍及其突破——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9(10):84-90.
[3]董良海,高子泰.老(旧)城区海绵城市改造探索与实践[J].环境工程,2019,37(7):13-17.
[4]贾涵.海绵城市背景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5):108-109.
[5]覃雪明,黄胜强.既有小区及公建的海绵城市建设要点[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6):102-103.
[6]董庆,王常才,陈小龙.海绵城市理念下的老旧建筑小区改造效果评估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