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昭
41130319880129****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本文在阐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下,分析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问题,提出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城市建设;应用
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引起了严重污染问题,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在当前资源能源紧缺的局势下,生态城市建设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特点,提升城市文明发展高度。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成果,了解生态城市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机制与程度,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战略方案,提升建设实际效果。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环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只依靠某一种方法或者其他较为零散的方法,很难在根本上实现,它需要一种全面且完善的办法作为指导。环评就等同于战略上通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也就是(SEA),它一般指的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原则与方法如何应用于战略层次之中。也就是主要针对于政策、设计或者规划以及其他替代方案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深入审核与评价的过程。关于SEA的起源可以追溯指上一世纪的60年代末期,美国发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其中具有相关的规定,任何可能会对于环境造成影响的决定与行动都必须要附带有关于环境影响的报告。SEA属于战略层面的政策,在你目前看来是具有相当的前瞻性的,SEA对于项目层面上长期难以结局的主要问题的冲突的解决是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并且可以分析与学习大量的项目累计环境影响。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首先,应该遵循一致性与整体性原则。综合考量环境因素、资源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的特点,明确生态系统规划的综合效应,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优化。其次,应该遵循层次性原则。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活动的影响特征有所差异,而且在生态组成上也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确定评价内容。有的地区需要进行全面评价,而有的地区则需要对关键因素和生物因子等进行评价。最后,应该遵循累积性原则。生态系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应该遵循累积性原则,对其定性恶化和破坏情况进行分析。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问题
3.1缺少充分的技术和经验支持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管理方式,在国家中得到了应用,我国在规划以及政策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虽然已经对相应的技术理论内容开展了分析,但是缺少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实践上经验还比较匮乏。当前由于不具备专门的评价方法,难以将不同的规划作为评价的对象,不能发挥出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3.2环境评价和环境规划有待明确
在拟定方案前,应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完成,根据政府方面分析,规划是宏观调控手段的表现形式,生态环境建设活动需要根据资源科学利用的原则来开展。由于对环境评价和规划没有明确的标准,这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缺少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会导致机构脱离方案的问题,影响其实际效果。
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措施
4.1完善法律法规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基本保障,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增强工作实效性。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当前环评法中也有了明确规定,但是其法律保障依旧不足,导致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效果不佳。因此,应该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细化各项规则与制度。主要是针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制度、方法和流程等进行细化处理。
明确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在工作中的职责,增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工作协调性,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遇到问题或者矛盾时能够借助完善的法律体系加以解决。
4.2确保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能够使城市的环境变得更加的优良,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这样就可以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做到有法可依。也对于环评的方法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相关的人员在制定建设规划的过程之中,就需要针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行之后造成的影响进行实际的分析,并且获得相应的结论之后,以此为基础提出该如何改善不良环境与改善城市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过程之中,需要更加严格的控制有可能会导致环境受到损害的因素,并且合理科学的进行整顿,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加强城市与生态的完美结合,确保相应的建设规划可以达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4.3拓展评价目标
在实践工作中还应该对评价目标进行逐步拓展,以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明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能够得到落实。生态维护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点,以生态学作为基本理论,实现对城市的科学规划与建设。在生态理论指引下,可以保障城市基础系统具备生态系统的部分功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融合人类生态学与自然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保护规划中的生态性,促进综合管控效果的增强。
4.4调整规划程序,配备专业人员
规划设计城市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要依据相应设计原则进行,不得随意进行设计。因为城市中的不同地区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设计工作必须要具有针对性,对城市规划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融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避免发生盲目规划现象,最终为城市生态建设指明方向。此外,规划生态城市期间,相应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注重对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和城市经济效益两者间的平衡性进行考虑,尽量使两者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在不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基础上,促进城市发展。想要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业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1)建立一套完善评价机制,例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责任制,事故报告处理责任制度,并且要对各项制度进行落实。落实工作期间,要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用可以得到有效发挥。(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在实际工作开展期间,各项工作内容的开展都要严格的依据相应规定进行,要逐层签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责任书,逐层分解环境控制指标,对环境影响评价责任进行落实,对日后出现的严重后果,要提出相应可行性预防治理措施,以免引起更大损失。
4.5建立健全技术体系
现阶段,我国规划环境评价工作中,其方法与技术还处于初期研究与探索阶段,实际工作中主要依赖传统经验和借鉴其他国家相关规定为主,当前还未形成成熟的技术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此种情况下,实践工作中极大地削弱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因此,对规划环境评价技术人才与科技加大投入是相关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制定专门的机构负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专业研究工作,以此构建科学而合理的工作程序,详细制定完整的技术方法、评价指标与体系。
结束语
生态城市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了加强建设的效果,应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来提升建设的水平,为环境的保护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城市建设具有更加科学的依据。应在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建立科学的评价程序,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萌飞,翁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视界,2019,(23):260-261.
[2]黄会林,林加华.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方法[J].低碳世界,2019,9(8):63-64.
[3]李绣程.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适宜性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