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98198610272XXXX 广东中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建筑工程逐渐增多的同时,其规模也在持续扩张,建筑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被更多人关注,那么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重点关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科学合理的应用相应技术是技术人员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本文主要基于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探究了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从当前形势来看,建筑行业面临大挑战的当下,也获得了很多的发展机会,要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建筑企业从以往单一建筑模式逐步调整为多元建筑模式,工程开展当中漫步丹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同时还要注重技术层面上的提升,从而适应人们对建筑产品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工程基础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混凝土作为当前常用建筑材料之一,需要注重提升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才有助于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同时增强建筑物整体性能。
1 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因素
通常而言,对建筑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下面几个方面内容:首先是温度因素。浇筑混凝土工作中,温度是跟着外界条件改变而出现起伏的。通常来说,白天温度相对较高,混凝土中的温差不大,从而形成了温度应力,其与温差之间形成正比,在温差过大的情况下,增大了温度应力,其内部结构也会产生更大的缝隙。其次是自缩因素。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有水分辅助,而仅有20%左右的水分对混凝土硬化环节进行辅助,其余的水分会被蒸发掉,若是蒸发的水分大于之前比例,就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自缩的现象。另外,导致自缩问题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水灰与骨料量的比例问题。再次就是水泥水化热的因素。水泥在进行水化时会有热量,而混凝土构成材料非常多,结构过于厚,表面系数不高,这一系列问题造成热量难以很快的散发,进而产生开裂。
2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混凝土运输和泵送技术
要使混凝土应有的强度得到保障,那么就需要合理的控制其运输时间,同时对于材料间比例也应科学的掌握,只要在长时间运输的环境下,混凝土就容易产生凝固或是离析的问题,这就会不利于后续工作的整体质量,但凡出现这些方面的问题就要再次搅拌混凝土才能够投入使用。搅拌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靠近施工现场,有关人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运输的路线以及把控运输时间,尽量用最快的时间来完成混凝土的运输工作。
2.2混凝土裂缝防治
要使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更好的保障,就要重点关注防裂技术的发展,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数量的快速增加,施工难度也在提升的过程中,在混凝土施工操作时裂缝问题也是屡见不鲜的问题,那么就要有关单位高度重视,要事先未雨绸缪的进行规划,使其耐久性能够进一步提升。而在各类工序施工过程当中,施工裂缝也是不尽相同的,那么在设置有关应对方案时,应设置出针对性强的防裂技术。首先,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湿度和施工环境等影响出现裂缝,那么在设置有关预防对策时可从这几个方面展开。其次,在施工缝操作的过程中要通过相关标准严格执行。最后,混凝土的施工方案也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展开酌情的调整,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概率大大降低。
2.3把控混凝土强度
评估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时,其强度作为评判的重要标准,那么就要重点控制其强度,有关部门也给予了一系列建议:首先,要对混凝土里原材料比例合理规划,不可出现原材料不均衡的问题,还要注重检查其质量的性能,保障其质量能够满足相关标准。其次,要严格按照要求来使用混凝土,另外企业应指派专业人员积极进入到施工现场监督混凝土施工操作,对各类技术操作形式进行规范,尽量减少施工技术方面带来的问题,另外,有关施工人员还需要落实好混凝土施工的细节方面工作,且展开详细的记录并储存。最后,因混凝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施工湿度、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干扰,那么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尽量规避这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影响,在高温或是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不可展开施工操作,从而有利于混凝土性能的有效提升。
2.4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浇筑工序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时需要合理且科学的给予控制,一般表现在下面几点:首先,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要多次连续浇筑,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暂停操作,能够有效减少其裂缝形成的概率。其次,在浇筑混凝土以前要保证混凝土能够在搅拌的状态中,另外还需要检查其质量。再次,浇筑工作中对于牵涉到钢筋和模板等方面也要了解这部分结构的变化状态。最后,不但要注重上面几个方面,还要加强混凝土搅拌与振捣工序,基于这几点来强化技术,使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2.5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一般有两点内容,分别是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在振捣操作中,混凝土中的杂质能够很好的排出,使建筑结构稳定性可以大幅提升,各部件之间的契合度也可以提高,在完成浇筑操作以后,振捣工作应尽快实施。
2.5.1人工振捣
混凝土内部结构若是较为复杂或是具有非常大的振捣难度,就需要通过人工的形式来操作,但是在操作时要注重把控力度,防止对有关构件造成破坏,这类振捣的形式会高要求布料层厚度,厚度不超过20cm的材料可采取人工振捣的形式,技术人员在振捣形式选择上应多留意。
2.5.2机械振捣
通常而言,振捣机械设备构成非常简便,一般是通过表面振动器、振动台和内外部振动器这几个部分组成。也就是说,其是通过机器进行混凝土的有关振捣操作,对比人工振捣形式而言,机械振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的整体效率,同时使振捣质量能够得到保障。通过这种形式还能够有效减少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消耗,把工程的成本把控在合适的范围中。
2.6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
浇筑体积和温度应力控制方面属于正相的联系。通常而言,混凝土浇筑体积不大,其中的温度应力也相对较小,否则会出现非常大的影响。对于实际状态而言,相关建筑企业要节约时间,多数会使用大体积建筑技术,如此,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增加,对建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那么就需要设置科学有效的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手段,来保障工作可以有序进行。
2.7混凝土养护施工
混凝土自身的流动性非常强,那么在完成混凝土施工操作以后就要展开一系列养护方面的工作,从而使混凝土的性能得以提升。在养护的工作当中可以顺着逐层渐进的形式展开操作,可以使混凝土保持在各种凝固形态,同时对混凝土养护工作也十分方便。
3 结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上升,工程的质量被更多人关注,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只要混凝土有质量问题存在就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顺利开展,那么在配比混凝土时要注重各类原材料的标准以及用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不可发生原材料偏多或是偏少的情况,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有关的制度规范,从而使混凝土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能够有助于推动建筑企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具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王民生.浅谈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22).
[2]唐红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5(8):314.
[3]刘喜生.浅谈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J].城市建筑,2018,10(20):319-320.
[4]李运正.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01):150+152.
[5]郝俊明.刍议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