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刘斌
[导读] 《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因势力导,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动性、独立性、发展性。本文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些肤浅的看法。

刘斌   湖北省恩施市逸夫小学  445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因势力导,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动性、独立性、发展性。本文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些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造性思维  能力培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140-02

        现代创造理论表明,以创造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思维技能不是靠传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它往往是创作者经过心理的“烘热期”和“脑风暴”后的“顿悟”。因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熏陶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优化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都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产生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先决条件,在数学教学中,针对新知识创设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岔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前进,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方面获得发展,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和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学会与他人合作,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学会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在上课之前,教师应当让学生首先整体预习一下教材知识,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的涵盖情况,在不明的地方做上记号,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理解。一般而言,教师在讲解到重点、难点的知识点时都会详细地进行讲解,可是小学数学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导致在讲解的时候无法顺利进行。面对此种情况,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例如,教师在讲到比例的有关知识时,可以适当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比如,生活中比例的知识运用有哪些?比例与一般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学生听到问题之后都会充分地发挥大脑功能进行思考,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帮助,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想象,以想象目标激励学生,然后启发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架设通向想象目标的桥梁。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伟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想象是创新的起点,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想象,并以此想象目标为导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大胆尝试,寻找各种将想象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能力。因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从多角度、多种渠道激发小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增强其发展创造思维的信心。
        1.训练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敢于创新,学会创新。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的思维方式。
        2.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现实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重视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指学生的思维模式具有独立性、新颖性、发散性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想”、敢于“闯”、敢于“与众不同”。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如:
        工程队修一条长100米的公路,头3小时修了全长的,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几小时?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不同,解答方法也不一样。
        解:设剩下的还要x小时。  :3=(1-):x 等。通过一题多解,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再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18÷怎样计算,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小组合作寻求解决方法。学生想出的方法有:
        ①把除数变成小数0.4来算,
        ②因为小时行18千米,那么,小时行“18÷2”千米,所以18÷=18÷2×5=45  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③18÷=(18×5)÷(×5)=90÷2=45
        ④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转化成1,18÷=(18×)÷(×)=18×=45,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各种算法的算理,并比较哪一种方法适用性广,而且又简便。从而得出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四、强化实践练习,激发学生思维创新
        实践练习是应用新知识,发展新知识的过程和手段,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努力优化练习设计,精心设计创造性练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条件。根据教学内容,在练习设计中,充分发掘问题的趣味性和适用性,让学生去实践,去创造。使学生开拓思路、灵活解题,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如: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后,我上了这样一节练习课,怎样利用圆柱体量杯、水、和直尺求出一块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这一问题的设计,立刻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他们经过思考、探索、交流,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①把石块放到量杯里,再倒进水,让水漫过石块,然后再把石块拿出来,量杯中水位下降部分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②先倒入一部分水,水要能漫过石块,然后把石块放入水中,量杯中水位上升部分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③先把杯子盛满水,再放入石块,然后把溢出的水收集起来,用量杯量一量,这些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思维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在每一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增强,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五、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欲望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常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注意循循诱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我根据学生年纪小的特点,就大胆地抛开课本中的主题图,干脆让学生把班里的同学按不同的要求分一分,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创新热情。在教学中,他们有的说:“按男、女来分”;有的说:“按高、矮来分”;有的说:“按胖、瘦来分”;有的说:“按年龄来分”;有的说:“按头发的长短来分”等等。在我积极地诱导下,学生们自己探究出了许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一些分法是始料不到的。像这样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创造性思维在交流探索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收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进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我国长远发展目标的基础,在各阶段的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应加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知识教育。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教师可采用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来深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思维,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肆意翱翔,帮助其更好的成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利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11).
[2]聂景山.浅析优化与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途径[J].中华少年,2016(15).
[3]康宝琴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感悟[J].吉林教育,2008,(16):95.
[4]黄勇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神州,2011,(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