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8期   作者:蔡毅
[导读]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技术得到不断提高。
        (身份证号码:23010319840413XXXX;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150028)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技术得到不断提高。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来说,它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以及应用性,到底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电路的设计能力,学生的工程应用以及创新能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了诸多方面,教学内容,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方法等,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教育现在不仅仅包括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更要包括教育方法的现代化。对于怎么才能在大学有限的时间内,以最高质量去完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是每一个从事此专业教师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内容进行探究。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电子信息创新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是由于创新和科研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培养具有研发设计,制造开发方面的人才,需要通过实验的教学方式和平台去培养人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的平台上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指引他们去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创新。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如此才能有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那么探讨革新和建设一些适应时代发展的实验教学平台就十分有必要。
        1简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主要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实现对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运用非常广泛,不仅在通讯、智能家电等常见的领域有应用,而且在航天、大数据及航空等领域也有充分的运用,一方面便捷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推动了我国众多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科技兴国,加强了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视程度,就是看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性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电子信息教学现状分析
        2.1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大量的专业知识灌输给学生,这虽然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但是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各项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如果教师沿用说教式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也就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知识点,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2教学知识较为杂乱
        电子信息这门专业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且同时具有各种各样的技术,涉及的内容丰富且复杂。为此,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为了能使学生学习到更全面的知识,我们会将一些相对不重要或者无关紧要的内容加进去。这便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没有一定的规章性,显得较为杂乱,还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2.3教师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
        目前,院校中的教师都是刚毕业就来到学校进行实习的,这些教师虽然掌握了较为先进且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未曾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难以准确回答这些问题,经常会出现拖延、逃避等情况,而这也会大大降低电子信息教学的有效性,削减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无法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职的部分教师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教学经验,但未能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未能从各种渠道了解和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未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未能将这些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无法打造出一个、有趣的电子信息课堂。


        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
        3.1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习兴趣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直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再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经常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头到尾都是授课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不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永远处于课堂授课中的一个观众,很难跟上授课教师的脚步,而积极性的思考就会更加艰难。对于这点,授课教师在以后的过程中,需要改变这种带有强烈灌输性质的教学模式,转而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逐渐开始进行思考,最终融入到学习中来,开始自主学习。并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授课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增加同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掌握学生对教学的需要,然后在课上进行调整,给学生更多的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能够展现自我,找到对专业的成就感,进而培养学习兴趣。
        3.2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运用。在电子信息工程教学中,也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俗话说“书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需躬行”,说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更要重视知识的运用。学校要注重增加实验课和实践课的课时,只有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校企合作是一种高效的育人模式,企业通过在企业的实践锻炼,可以有效的消化理论知识,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3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
        相对于其他专业的知识来说,电子信息专业的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如果教师只是复述教学大纲中的内容,那么将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就需要灵活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案例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上课时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最真实的案例,与实际工作内容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小组合作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能力、层次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中既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既有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还要性格较为外向的学生。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完成任务,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项目教学法指的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好恰当的项目,学生既可以采用独立完成的方式,也可以借助小组的力量,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片、文字、视频、动画、音乐等元素整合起来,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降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难度,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3.4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
        “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南针。因此,教师的素养、品质、能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一支高专业素质的教师团队往往能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激发其积极性。因此,为了能够将电子信息教学的改革工作落实到底,我们还需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各个教师的能力和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强化他们的改革意识,并提供给教师最先进的知识信息、提高他们的能力和学识,使其能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先进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分析电子信息这门专业在社会中的发展趋势及其未来的就业前景。
        结语
        总而言之,院校需要重视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岗位需求的现代化人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电子信息知识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王洋.浅谈学校电子信息教学实践.农家参谋,2019(22).
        [2]蓝精卫.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3).
        [3]任国凤,王爱珍,田竹梅,付建梅.应用型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