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盛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火电厂管理在精细化理念指导下,结合具体思想和方法不断实施精细化管理活动,向着精细化目标不断迈进,就逐渐形成了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型。它的核心目标就是减少或者消除浪费,创造更多的价值。在火电厂的风险安全管理当中利用精细化模式的目的就是实现事无巨细,将每一个重要的细节进行严格把控,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增强风险把控,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关键词:火电厂;风险;安全管理;精细化
引言
风险安全管理是火电厂管理内容的重要环节,强化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提高产能,因此加强火电厂风险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火电厂风险安全风险识别
可将火电厂风险归纳为触电风险、机械伤害风险、灼烫伤风险和火灾爆炸风险等。(1)触电风险。电厂具有其特殊性,存在大量的触电风险隐患,如高压电源触电、低压电源触电、感应电压触电和电气设备损坏触电等。(2)机械伤害风险。机械伤害风险是指机械设备运行与人体接触所引发的伤害事故。电厂以自动化生产设备为主,整个生产过程涉及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如汽轮机、风机、电机、泵、减速机、发电机、磨煤机、执行器等,如操作人员疏忽或操作不当,则可能产生碰撞、打击、穿刺、绞、碾、卷入、剪切等人身伤害事故。(3)灼烫伤风险。灼烫伤风险是指烧烫伤、化学灼伤和物理灼伤等风险,其中,烧烫伤是指火焰、高温物体等造成的烫伤。在火电厂中,因高温、高压、辐射等原因造成的灼烫伤伤害事故较为常见,风险源包括高温/高压蒸汽、高温风、高温烟气等。(4)火灾爆炸风险。根据爆炸类型,可将电厂火灾爆炸风险分为化学品爆炸风险(乙炔、氨、氢气、磷、CO、汽油、柴油、液化气及煤等)、受限空间作业火灾风险(受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
2火电厂风险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对策
2.1规章制度的精细化
火电厂风险安全管理需要规章制度,精细化的规章制度可以让火电厂风险安全管理效率大大提升。总的看,精细化的规章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是不能空泛化。传统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过于形式主义,形同虚设,缺乏真正有效的指导。第二是内容要清晰明了,分工明确,具体操作要具有可行性。第三是执行要具有可操作性,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参与其中,实现规章制度的全覆盖。第四是具有弹性,在不违背基本法律的前提上灵活应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规章制度,为火电厂风险安全管理效率提升实现制度保障。
2.2员工能力培训的精细化
员工培训是指管理者为实现企业短期和长期目标而实施的专项业务和综合业务的员工能力提升活动。员工培训中,采用灵活的培训方式对有培训需求的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精细化培训的目标是使员工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适应企业目标要求。员工培训包括培训目的、培训计划、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等等。员工能力精细化培训的内容通常分为员工技能培训和员工素质培训。员工技能培训是指企业按照岗位的实际需求,对员工开展的专项岗位能力培训。员工素质培训是指企业对员工素质方面的要求以及员工对自身的素质要求培训一般分为心理素质建设、个人工作态度培养、工作习惯改变等等素质培训。
2.3监督检查的精细化
相对传统行业监督检查活动的复杂难以全面实施,在火电厂风险管理中全程监督、实时监控更具多元性,尤其对生产关键节点的监督。
举例看,生产输入数据与系统标准数据匹配符合规范后即可执行下一步操作,并且在业务流程中可根据服务器保留数据分析操作工行为习惯、监控管理人员位置以及对业务关键控制点如数据联网等重点审查。我国国内许多火电厂公司业务庞大,服务项目众多,许多业务都需要一线人员亲自核实、核对、操作,因此对业务监督量极大。通过监督体系实施精细化风险安全检查,从公司总部、部门、班组之间形成一个闭环监督体系,形成一级监督一级,踏踏实实地完成监督检查任务。精细化监督中,监督人员要每天按时到现场排查安全隐患,完善并严格执行定期抽查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第一时间之内了解到违反规章制度的问题和原因,通过筛选排查等手段及时地解决风险安全隐患。要做到监督检查的精细化除了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意外,还要依靠保证体系,也就是要求企业管理层对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管理,以保证各项工作稳步正常开展,技术人员对公司的机器设备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发生安全事故,成立专项检查小组,彻底排查公司各个生产环节,分析诱发安全隐患的源头,以保证各项工作活动在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下得以顺利进行。
2.4做好危险事故的分析预测
做好危险事故的分析预测是电厂安全管理工作的保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火电厂生产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点,总会有一些安全隐患无法完全消除,因此,分析火电厂存在的风险点,做好危险源辨识,并将其处理方法做好总结,对于火电厂危险事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做法就是要根据电厂实际编制详细的火电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从整体上对电厂的安全状况有一个准确地把握,从安全管理到事故应急具体处置措施。
火电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对电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便于在日常生产中或者是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了解公司情况和应急能力。包括地理位置、从业人数、部门配置、生产设备信息、厂区消防设备信息; 其次,对电厂进行危险源与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预案编制核心部分,预案编制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在风险分析中体现。电厂工作危险程度高,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风险分析预测,一是从物料方面进行分析,包括电厂使用的燃煤、柴油等燃料和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有害影响,二是从生产过程入手,包括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危险事故的隐患辨识; 再次,对公司的应急组织机构进行划分,明确每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和成员的岗位职责,保证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不会人人自危,能知道自身的职责,沉着应对; 最后,将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的预警、应急响应、和后期处置方法编织成册,发给员工,让每位员工对电厂的安全应急工作做到心里有底。另外,对于一些危险辨识出的发生可能性高或破坏性大的安全风险事故要将其做成专项应急预案,对该项事故制定更具针对性、高效性的分析指导方案。这样一来,电厂员工能对电厂的安全生产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火电厂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做到心中有数,遇到突发事件不至于手足无措,安全管理不仅局限于领导干部,整个电厂工作人员协同合作才能更好的保证电厂安全生产。
结束语
在火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中,风险预控是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风险处理改进是提高风险管理体系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火电厂安全管理部门应遵循风险控制基本程序,以现代化安全管理理念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火电厂安全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焦峰.火力发电厂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的方法[J].现代职业安全,2018(12):70-73.
[2]孟卫民.火电厂安全管理隐患及正向习惯养成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9):275+277.
[3]刘文军.火电厂安全管理中的风险与防治策略[J].科技风,2018(21):195.
[4]晁前云.火力发电厂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8(10):88.
[5]张兴华.火力发电厂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