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贵州省六盘水市 553017)
摘要:锅炉结焦是燃煤锅炉运行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它会破坏正常燃烧工况,减少锅炉出力,破坏正常水循环,造成爆管事故,严重时还会使锅炉被迫停运。
关键词:锅炉结焦;原因;预防
1 前言
煤粉炉燃烧后的固态产物为飞灰或渣粒,若渣粒以液态或半液态粘附到锅炉受热面管壁上或炉墙上,将形成一层紧密的灰渣层,称为结渣或结焦。炉膛内结焦后会使炉膛内的传热恶化,炉膛内的辐射传热量减少,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对流受热面区域的热负荷增加。若炉膛出口结焦则会造成烟气流动阻力增加,同时传热热阻增大,水冷壁吸热量大幅度减少,使得后面的对流受热面的热负荷增加,使过、再热器管壁严重超温,威胁锅炉的安全运行,严重时可能出现过、再热器管爆漏。不论是炉膛内还是炉膛出口结焦都会引起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损失增大,锅炉结焦后,为了维持过再热汽温度,在运行中就要限制锅炉负荷,从而引起锅炉热效率降低。炉膛内未结焦受热面金属表面温度升高,腐蚀性气体增加,水冷壁结焦后复合硫酸盐,从而引起高温腐蚀。水冷壁大面积结焦使水冷壁的重量增加,对水冷壁及其悬吊装置安全运行造成威胁。若结焦严重时,大焦块垮塌,可能造成锅炉熄火或砸伤炉膛底部水冷壁,造成恶性事故。锅炉结焦相应单位发电的燃料量增加,烟气量和飞灰量相应增加,对受热面的磨损增加,受热面的使用寿命缩短。
2 影响锅炉结焦的原因
2.1 灰的性质
灰的性质主要是指灰的熔化性和烧结性。熔化性影响炉膛内的运行工况,而烧结性则影响对流受热面,特别是过热器的积灰性能。
燃料在炉膛内燃烧时,在高温的火焰中心,灰分一般处于熔化或软化状态,具有粘性,这些具有粘性的灰粒接触到受热面管壁或炉膛墙壁,就会粘结在上即形成结焦。
2.2 影响灰熔点的因素
1)灰的成分
影响灰熔化特性的首先是灰的成分,灰中一般都含有氧化硅、氧化铝、各种铁的氧化物(氧化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主要成分有四种:氧化硅、氧化铝、各种铁的氧化物、氧化钙。不同成分具有不同的熔点,不同的成分组合其熔点也不相同。
2)周围的介质
周围的介质因素改变时灰分的熔点也会发生改变,例如:当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性气体存在时会使灰的熔点降低。因为还原性气体能使灰分中的铁氧化物还原,产生低熔点的氧化铁。因此,在锅炉燃烧时,如果局部缺氧产生不完全燃烧,则会生成还原性气体一氧化碳使灰的熔点降低,导致炉膛内产生局部结焦。
3)灰的浓度
燃烧多灰分的煤容易结焦,这是因为灰中的各种成分在加热过程中相互接触的机会增加,则产生化合、分解、助熔等到作用的机会也越多,使灰熔点有所下降。如灰中含灰量越少,其中某些助熔成分被可燃物分隔开来,则降低灰熔点的可能性也将减少。故煤中灰分的含量对灰熔点也有一定的影响。
2.3 运行人员操作方面
燃烧调整不合理,一次风压过低,风速过低,煤粉过细,着火早,二次风速过大,四角风量分配不均匀,四角燃烧器粉量不均匀等原因,均会引起煤粉气流冲剧管壁结焦。若锅炉运行中配风不合理或风量不足,氧量低,煤粉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及氢等气体,使灰中熔点较高的三氧化二铁还原成熔点很低的氧化铁,降低了灰熔点。在投油稳燃时,使用上层油枪,使得上层一次风处热负荷集中,炉内局部温高,达到灰熔点,导致锅炉结焦。同时不完全燃烧的煤粉附在受热面上发生二次燃烧时,也会形成结焦。
2.4 炉膛内空气动力特性
炉膛内的烟气温度以及水冷壁附近的温度工况、介质气氛都与炉膛内的空气动力特性密切相关,正常运行时高温的火焰中心位于炉膛断面的中心,但在实际运行中会使炉膛内气流组织不当而造成火焰中心偏移。四角切圆布置直流燃烧器的锅炉,火焰中心偏移时,会产生煤粉火焰贴壁冲刷,会使水冷壁附近产生高温,大量灰粒冲击水冷壁而引起水冷壁局部结焦。另外,灰粒周围的还原气氛也是影响水冷壁结焦的一个重要因素,粗煤粉或高风煤比的火焰。
2.5 锅炉的负荷
锅炉的负荷越高,会使炉膛温度和受热面管壁温度过高,灰粒熔化或软化的可能性也越大,从而结焦的可能性相对就的增加。
2.6 锅炉设备漏风
炉膛漏风时,则增大进入炉内的风量,降低燃烧室的温度水平,推迟燃烧进程。冷灰斗处漏风会抬高火焰中心,火焰拉长,导致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容易引起屏过结焦。空预器漏风,不但引风机电耗增大,而且部分送风量进入烟道,容易造成炉内风量不足。
3 关于从运行方面减少炉膛结焦的预防
(1)控制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适当增加时炉膛出口的烟温降低,可以减轻对受热面的结焦。其次过量空气系数增加时,炉膛壁面烟温降低,炉膛壁面的沉积物也将随之减少,受热面结焦的可能性也将减少。同时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炉膛内的还原性气分降低,灰的熔点较高,结焦的可能性减少。
(2)保证空气和燃料充分混合。空气和燃料的充分混合避免在水冷壁附近形成还原性气氛,防止局部严重结焦。加强燃烧调整,使炉膛总风量合适,氧量正常,严防缺氧燃烧,在缺氧状态的还原性气氛中灰熔点会大幅下降,诱发严重的结焦。
(3)燃用易结焦的煤种时,控制好炉内温度。对于易结焦的煤种,要严格控制运行温度,如加大二次风量,提高炉膛过量空气系数,增加配风的均匀性,防止局部热负荷过高和产生局部还原气氛,防止一次风粉直接冲剧壁面,必要时可以采取降低锅炉负荷运行。
(4)对已经出现结焦的炉膛可以适当限制锅炉负荷。锅炉负荷降低,则炉内温度也相应降低;同时锅炉负荷低时,炉膛内气流旋转强度降低,旋转动量减小,使贴边风速降低,则不容易结焦。维持锅炉负荷,不得超出力运行。长期煤、油混烧时,应调整好油枪对应的二次风,防止燃烧不充分或着火距过近。
(5)提高一次风刚性。提高一次风速度,可以推迟煤粉着火,使着火点远离燃烧器喷口,使火焰高温区相应推迟到火焰中心,防止燃烧器附近结焦。
(6)选择合适的燃烧器摆角。燃烧器长期下摆会造成冷灰斗结焦,上摆角度过大时会造成屏过和炉膛出口受热面结焦。
(7)组织合理的炉内空气动力。炉膛中心的火焰温度高达1400~1600℃,灰在此温度下大多数是处于软化或熔化状态,如果火焰中心发生偏斜或贴壁时,必然会导致严重的结焦。调整炉膛火焰中心时,可以通过局部调整一次风大小,改变二次风比例等方法进行调整。
(8)选择合适的煤粉细度。煤粉过粗,则着火延迟,不利于燃料的燃尽,有可能使火焰拉长,在炉膛出口处灰粒还处在高温软化或熔化状态,造成炉膛出口处结焦;粗煤粉燃烧时间长,导致灰粒的温度高,灰熔化的机率增大,结焦可能性增大;煤粉过粗易发生二次贴壁燃烧,从而引起结焦。煤粉过细,则着火过早,有可能烧坏燃烧器,煤粉细,则灰粒细,使灰粒更容易粘结在受热面上,从而使结焦的可能性增加。
(9)加强受热面吹灰及时清除结焦。锅炉运行中要加强吹灰,防止受热积灰。加强对锅炉的检查,发现有结焦时要及时清除,避免形成恶性循环而造成大面积结结焦。
(10)减少锅炉设备漏风。锅炉运行中要将各人孔门、看火孔关闭严密。加强空预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运行维护,保证可靠投入,减少漏风。
4 小结
通过以上对锅炉结焦的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措施,为运行值班员提供学习参考资料,指导运行人员操作调整,提高运行人员操作技能。避免锅炉结焦事故发生,减少锅炉超温爆管事故,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保证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樊泉桂《锅炉原理》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
[2]樊泉桂《火电厂锅炉设备及运行》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年.
[3]电力工人技术培训与考工试题丛书编委会编的《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技术培训与考工试题》 青岛出版社,1990年.
[4]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600MW机组集控运行规程》(Q/CDT-FEPC 1030100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