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韦绍华 张新秀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教育部加快了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和国内顶尖高校的计划,高校间争夺体育人才的愿景不断加大,各高校因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态势。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  545036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教育部加快了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和国内顶尖高校的计划,高校间争夺体育人才的愿景不断加大,各高校因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态势。管办分离的做法深得社会各界支持,体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现今高校体育赛事的开展不够广泛、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不高、体育赛事的受众群体不多、校方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等,使得高校体育赛事的品牌建设难以入手。本文主要从体育赛事品牌的内涵与定位、塑造与传播,维护和评价等几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
        引言
        高校体育赛事成为当前关注热点,作为高校竞争的隐性资产,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与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塑造和传承的重要性,运用SWOT分析法全方位地认识高校体育赛事发展现状,赋予高校体育赛事品牌更多的体育文化内涵,倡导高校的人文精神和理念,较好地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综合水平和知名度。
        1关于高校体育赛事的研究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物质上得以满足后,人们逐渐将重心转向精神修养。人们对于体育文化的认识最初是在奥运会等国际性赛事上,国家提出了全民健身的口号后,大众对体育的关注就不再只停留在大型的体育赛事上了,对于日常体育也极为关注。在当前的研究中,关于高校体育赛事的研究有几个方面:在《对高校体育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认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与当前体育其他的产业相比,发展缓慢,但却是极具有开发前景和潜力的,在当前的体育赛事市场发展中,我国的高校体育赛事还处在不断的探索的阶段,对于高校体育赛事的市场营销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宣传和配合上都不能做到完善的贴合。举办方认为比赛的重点在于成绩,而不是商业运作或是赞助,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赞助和商业运作的积极性,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的体育赛事并不是单单的一种比赛,其中更多的是学校、商家、市场的整体合作,在合作中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而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本文中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赛事的发展与市场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赛事想要发展品牌,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势必要进行市场化进程,此文献中所提供的关于我国高校当前体育市场问题思考中,提供了有效的观点与信息。对当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赛事发展的问题有所梳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运动员训练经费紧缺、设施落后;第二,高校主要仍以学业为主,学习和运动相冲突;第三,缺乏专业的教练;第四,高校体育赛事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第五,比赛项目少,国际交流少等。针对以上问题,他们也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建议:第一,加快高校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促进高校体育赛事经济的发展;第二,协调学生学习与训练的时间;第三,招聘专业教练,制定合理的方针训练;第四,完善管理体制;第五,扩宽对比赛项目的范围,进行专业训练,加强与国际的交流。在本文的研究中,可以借鉴到此文内容的就是李勇在文章中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研究,他的研究相对来说系统且全面,涵盖了高校体育赛事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是当前在时间操作中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仅是表面问题,并未深入到实质分析中,因此笔者在借鉴此文中的部分内容后,更深入的分析了高校体育赛事发展的问题。
        2新时代下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研究
        2.1注重培育高校体育赛事文化
        体育赛事文化是作为软实力在体育赛事品牌打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是起着持久的作用,并且体育赛事文化的培育往往也是需要持久的时间。因此,体育赛事品牌与体育赛事文化之间是正相存的关系,体育赛事文化培育越好,该所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知名度就越高。而通过厚重的高校赛事文化气息,能够有效提升高校体育赛事的观赏性与影响力,提升高校体育赛事的层次水平,从而得以促进体育赛事逐渐地被大众接受和认可而最终被打造成为知名品牌。这就要求在培育高校赛事文化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体育项目特点来予以相应采取合适的宣传方式,譬如在标语、吉祥物、海报等宣传中渗透文化元素,加强体育赛事项目活动与体育赛事项目文化的共融度,以此促进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创立与最终生成。



        2.2对体育品牌塑造与传播的思考
        品牌塑造的核心是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塑造的完整性在赛事品牌建设中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好的赛事品牌需要好的团队。第一,要强化组织管理。加强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建立以校长为领导的工作小组,明确成员间的职责与分工,定期开会,并制订具体的阶段实施计划,确保工作目标落实。第二,贴合体育课。由体育教师教授学校定位下的品牌赛事,让学生有所习练与认知,扩大体育项目受众群体等。第三,动员全校师生,以课外体育为平台,多举行有关体育竞赛,深化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第四,品牌传播要里应外合。要从社会关系、赛事赞助和人员传播上统一营销思想,然后依据传播的延续性和互补性进行在校内传播,如运动项目的起源与简介、规则与锻炼方法等,学校利用有关媒介与活动,如观赏、绘画与摄影大赛等,还可聘请专家做专题讲座。校外传播则通过参加一些区级、市级或省级的竞赛,让该校体育优势项目进入公众视野。除此之外,可以在学校网站或校公众号、微博中加入体育赛事的内容,将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取得的成果放入其中,起到对外界的传播效果。
        2.3强化高校体育赛事品牌运营模式
        由于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并非是单一性的,牵涉经济、传媒、营销等多学科内容,必须加强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运营管理,由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统筹策划和设计,全面完成高校体育赛事的赛事前期准备、赛事活动过程及赛事活动收尾等工作。同时,可以借鉴国外采用第三方经营的模式,由专业经营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牵头,加强社会、企业、高校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从资金支持、文化支持、宣传支持等方面入手,促进高校体育赛事活动的互利互惠,体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最大化价值。另外,在高校体育赛事品牌运营过程中,政府要尽量减少对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干涉,要由主办方转变为管理监督方,确保高校体育赛事活动的合法性、公平公正性。
        2.4完善高校体育赛事品牌文化体系
        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建设要以文化为核心,涵盖人类追求、社会道德、体育文化、运动项目文化、精神需求、组织意愿及使命等,要赋予高校体育赛事品牌以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丰厚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核心,实现高校体育赛事品牌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结语
        总体来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体育产业己经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而作为体育产业重要一环的高校体育赛事,必须抓住这个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我国的体育赛事品牌在高校体育赛事上还存在着许多危机,但危险同时代表着机遇,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必将获得瞩目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艳.学校体育品牌建设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2]吴霓,郑程月.从高考政策变迁看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进趋向[J].教育学报,2017,13(4):71-78.
        [3]朱春奎,刘宁雯,吴义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价值结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1,9(5):5-8.
        [4]教育时评.“一校一品”的“品”到底该怎么理解[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6-07-22/2018-09-09.
        [5]曲洁.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工具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韦绍华(1978-),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训练;张新秀(199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训练。
        基金支持
        广西中青年能力提升项目:广西群众体育品牌建设研究(编号:2019KY1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