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有效管理——浅谈小学学校管理的困境及突破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黄子良
[导读]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做好小学阶段的学校管理会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学领导要做到以校为本,高效管理,改善在小学阶段管理中遇到的的相关问题。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大岗镇中心小学上石教学点  广东肇庆  526444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做好小学阶段的学校管理会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学领导要做到以校为本,高效管理,改善在小学阶段管理中遇到的的相关问题。在现阶段的小学学校中,存在着一定方面的管理问题,学校中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学校校园环境受到影响,学生在不良的校园环境中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关键词:以校为本;小学;学校管理;困境与突破
        引言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大部分小学生在初步进入小学后还不能适应紧张而繁重的课业负担,而校园环境与学生适应小学校园生活的能力息息相关。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是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好的学校环境能够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因此,要注重小学学校管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应新课程标准改革,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旧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标准,改革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班子要以新的管理观念实施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生学习。
        一、小学阶段存在的管理问题
        1.教学管理观念落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中小学管理过度重视升学率,学校管理者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提升升学率上,这导致学校在其他管理方面效率不高。合适的管理观念有助于学校管理效率的提升,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做到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要树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改善只注重升学率的管理观念而同时注重其他方面的管理内容。在学校管理方面,管理观念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做好管理工作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小学阶段的教师和管理者要把学校管理的不同层面作为一个整体,兼顾整个管理层面的效率提升。
        2.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过去的小学管理体系中,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很多,教师和管理者要做好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奖惩措施设置不够明确,一些工作人员执行相关管理规定时比较散漫。在校园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体系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影响学校良好环境的建设,学生在不够完善教学和生活环境中难以适应,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条件受影响,无法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学生在不完善的校园环境中学习效率普遍不高,这打击了教师的教学自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小学学校管理要改善相关管理制度,形成较完善的管理体系,改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3.过度重视硬件设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教育事业上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学校相关的硬件设施更新换代也非常快,在小学阶段管理者更多关注的是学校硬件设施改进。然而,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开学,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仅要有先进的校园硬件设施,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校更应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在管理上要注重完善体系,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校园设施中要关注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走廊上、操场边和班级内都要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平衡校园硬件设施和相关精神文明方面的软件设施,打造出校园的和谐景象。
        二、小学学校管理问题的对应解决策略
        1.注重更新管理观念
        作为学校的领导阶层,管理者要注重自身管理理念的更新,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注重“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在实施管理措施时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动全体师生进行体制改革投票,致力于指定出一套合适本校的管理办法。

在学校管理中要做到“以校为本”,就要明白学生是被管理者倒也是校园的主体,学校管理要充分参考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新的管理观念要把教学管理和学校管理区分开来,在教学管理中不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学校管理要更注重学生精神品质的提升。
        例如,在小学校园管理中,管理者可以每年举班一次师生代表大会,针对校园管理规定民主投票选举,修改其中认为不合适的条例,增加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定。在学校食堂、教学楼或校长办公室门口设置校长信箱,让教师和学生提出学校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校长每天收集信箱中的内容,选择出比较重要的提议,在下一年的师生代表大会中讨论或直接在管理者之间讨论相关规定的合理性。同时,新课程标准改革后意味着学校不能一味注重升学率,考察学生的标准应该是多方面的,学会运用过程化考核而不是只注重考试成绩,以考试分数论英雄。
        2.完善管理体系
        为做好小学管理工作,管理者应该着重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适当设置奖惩政策,要把学校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以纸质的形式展示出来,警示、约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学校的管理体系分为三个层面,要明确管理者的管理责任,要明确管理中负责人的管理范围,精确界定到每一分,不交叉管理也不缺漏管理内容,使校园管理中既不引起相关负责人互相推诿也不发生一些方面无人管理的现象;在管理中还要明确主次,实现管理的均衡发展。通过学校管理体系的完善,既能保护教师和学生的权益也能约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构建出更加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
        例如,在完善管理体系中,管理者可以把学校的校规印成册子或者写在纸上,把校规内容送给每一位学生和教职工人员,要求在班级里面挂一本校规,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知晓校规内容,从而做到遵守校规校纪。在完善学校管理体系中,要把相应的管理内容,学校管理者就要着手设置相关部门,比如设置纪律部、学业部个生活部等部门分管学生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小学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和范围比较广,因此管理的难度也比较大,在小学管理中,学业仍然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和管理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教师和学生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3.要注重硬件设施更要注重软件设施
        在小学阶段的校园管理中,校领导不仅要注重学校没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也要注重校园软件设施的改善,走廊文化等一系列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都应进行改善。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不断完善校规校纪,教师和学生要逐步落实遵守校规校纪中的内容,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通过观影、班会课等途径了解抗战时期的中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精神文化素养。
        例如,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教学硬件设施更新换代也快,而随着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学校管理阶层不应急于改善硬件设施,而且应该着重软件设施的改良。在校园的走廊中设置一排文化活动区域,把优秀学生的事迹作为榜样张贴在文化走廊让学生学习,在雷锋日期间宣扬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国庆节宣扬爱国主义精神,逐步完善学校管理设施中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以校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中,要明确教学观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和过度重视硬件设施的问题。通过采取实施更新管理观念、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和不仅要注重硬件设施更要注重软件设施的管理策略对小学实施管理。要平衡好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其他管理,不能只把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用新的校园管理制度对小学进行管理,为学生构建好的学习环境,方便学生快去适应新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冯勇.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尝试探索[J].大众标准化,2017.
        [2]滑小伟.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9.
        [3]张萍.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