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微探》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边冲
[导读] 摘要:为了让学生健康的发展,本文围绕着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微探这一主题进行陈述,简单介绍了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并提出了互联网思维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对策,希望以此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摘要:为了让学生健康的发展,本文围绕着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微探这一主题进行陈述,简单介绍了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并提出了互联网思维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对策,希望以此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在当下,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而作为接受新鲜事物的第一人群,学生因为其思维的活跃、灵敏,已成为互联网技术的最先体验者,他们通过互联网思维表达着自己的三观,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互联网具有快捷性、便利性、新颖性,这有助于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和才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但反过来互联网也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而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对于学生既有好的影响,又有不好的影响,若让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故互联网思维如何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是一大难题,因此本文围绕着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进行陈述,具体如下。
        一、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互联网思维的特点在于共享信息资源,凸显简约的服务,是一种以顾客优先的思维模式,是在思维和价值层为人们提供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其本质是以民主化思维的以人为本为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已扎根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互联网的结合愈发紧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个方面已被互联网思维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因此,研究互联网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互联网思维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一)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随着互联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想办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互联网思维进行结合,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创造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湖相望思维进行取长补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多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充分地将多媒体技术的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发挥出来,并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的及时性选取社会热点、新闻实事进行教育教学,讨论分析,利用事例将相对模糊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变得更加具体,方便学生理解,在进行讨论分析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形成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想,达到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目的,从而提高思政教育课堂参与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完善校园网络建设
        传统校园网络建设相对匮乏,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故在互联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这一领域,可以从完善校园网络方面入手,具体如下:①组建网上党校,将党支部和党员的资料上传到网络之中形成网上资料库,方便后期核实更新,并增添思政内容,实时更新时势要点,丰富校园网络的思政内涵,让在校师生查阅相关资料时相对简单,快捷;②定期做好校园思网站的管理工作,做好思政宣传工作如政策报告更新,英雄事迹宣传等。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从校园网站了解思想政治,达到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相结合进行创新来辅助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提升学生个人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管理的优化。
        (三)打造专题网站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是会社会发展服务的,而想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打造一个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网站才行。在互联网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不想要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要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所以根据互联网思维打造一个思想政治专题网站是有必要的。在进行专题网站建设时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打造具有多元化特点的专题网站,建立全方面的现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如:若想打造一个让学生积极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专题网站,教师就可把党的最新理念和实际例子放入网站之中,供学生浏览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拥有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思维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结合,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政教育方式,让思政教育在社会多元化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站稳脚步立于不败之地,通过互联网思维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将那些正能量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政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些知识一旦被学生真正掌握,就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最终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背景,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惠群.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探微[J].办公室业务, 2019,(18):26.
        [2]李桂林.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探微[J].才智,2018,(35): 45.
        [3]尹琴.新时代移动互联网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审思[J].现代交际,2019, (21):191,190.
        [4]龙远春,刘飞君.自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党建基本思路与实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8):240-241.
        作者简介
        边冲(1992-),男,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单位:郑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