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环境建设中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郑力勋 迟凯闻
[导读] 摘要:为了全面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我国积极进行经济发展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全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目的是要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农安县水政水资源管理中心  吉林长春  130200
        摘要:为了全面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我国积极进行经济发展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全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目的是要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的生态环境建设来看,其关键是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因为无论是植被的生长还是动物的生存,亦或者是城市和人类发展,都离不开水源的支持,如果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不合理,导致水资源缺乏,区域整体建设会面临困境。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1分析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1.1植被生态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利用
        生态环境与水资源息息相关。一个地区的水资源,除了主要的地理位置、气候调节、气象因素外,森林和植被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因为:
        1.1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截留和蓄水能力
        由于其复杂性、多样性和普遍性,森林生态系统具备为大面积或大面积降水提供水源的良好条件。同时,由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生长周期较长,其深层土壤蓄水能力更为突出。特别是复杂密林系统的防护能力是单林疏林的3~5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生态建设。
        1.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节水灌溉措施
        在农业方面,通过对灌区和灌区节水工程的改造,可以调整节水措施,提高农业综合水平。在工业领域,我们应该继续改革节水技术,理顺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此外,应积极推广循环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在生活用水方面,应加强公共用水管理,合理调整水价,推广节水技术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加强污水回用。
        1.3水土综合治理,提高农业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有效地保持降水,有助于缓解农业用水困难,增加土壤蓄水,提高抗旱性。同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大大增加了农作物面积和产量,将无效的水分蒸发转化为有效的蒸腾,提高了降水资源的利用率。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利用
        2.1可显著提高生态系统的截水效果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一方面,有效的植被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保水储水能力,增加地下水储水量,调节河流径流,而且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以积极改善相关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生物和植物的数量,最终提高水资源的回收率。
        2.2可以显著调节江川流域水文特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突发性降水地区的监测数据表明,综合水土保持可以显著降低洪水效应,特别是在中小河流流域,防洪效果可达40%以上。因此,有必要加强水土综合治理,完善水土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
        2.3有效减少了江川径流总量,降低次生灾害发生率
        通过水土保持一体化,可以使水土与植被的关系更加密切,既可以减少洪水造成的破坏,又可以减少持续干旱造成的破坏。
        3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影响因素
        3.1制度因素
        基于实践资料做分析会发现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的利用保护会受到制度因素的影响。就具体的影响来看,其主要体现为制度的缺陷无法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从区域发展实践来看,无论是生态环境建设还是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其都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而长期坚持的工作要实现其稳定,必须要有长效制度支持。目前的实践中,经常会发生一任领导一项制度的问题,而且具体制度的衔接性比较差,这会导致相关工作开展出现中断的情况。一旦项目或者是工程出现中断,前期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相应的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利用也会出现问题。从目前的资料研究来看,在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利用的过程中,责任制度和监管制度的完善性表现有显著的问题,这使得相关责任问题解决无法第一时间完成,所以造成了整体效率性差等问题。



        3.2开发和利用方法
        在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利用实践中,影响具体效果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开发和利用方法。从目前的资料研究来看,生态环境建设要想取得显著的成绩,需要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基础上重视其经济效益,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员、技术和资金投入到生态环境建设中来,如果是长期的投入而没有相应的产出,生态建设的吸引力会显著下降,其持续性工作开展也会大受影响。另外,就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来看,新疆地区的水资源虽然有不足,但是必要的用水还是要保证,所以在水资源的利用保护中,为了在有效资源下实现水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方法,比如在农业灌溉中,大水漫灌这种浪费水资源的方法需要改变,这样,水资源浪费问题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总之,重视开发和利用方法的改变对于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意义显著。
        4建设生态环境和保护利用水资源的具体途径
        4.1加强水土保持
        利用水土保持这一措施对水土流失情况加以治理,在建设生态环境中是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有效保护水资源,对于水资源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1)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够减洪增枯,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扩大植被面积,可拦截地表水流。能够有效延迟洪峰,防止其受到破坏。除此之外,在干旱的季节,通过地下水植被来补充水分。(2)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改善水环境,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水土保持可对水流进行有效调节,优化水资源质量,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对于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作用。(3)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能对土壤侵蚀加以控制,从而使河流泥沙减少。因为不断扩大农耕范围和土壤难以达到人类生活以及经济发展要求,进而出现植被减少的情况,这将形成土壤侵蚀问题。因为使用防治土壤水蚀方法特别重要,在农业农田方面可坡改梯田,加大种植林草植被的范围,改良土壤耕作技术,将土壤侵蚀程度降低。
        4.2构建节约型社会
        为了使水资源得到合理保护与利用,并构建良好生态环境,需要关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全民来保护水资源,将节约用水理念全面贯彻落实,防止出现水资源浪费情况。比如,在洗手时,通常人们会把水流量放到最大,但实际上洗手无需最大水流量。此外,对生活用水应该加强管理,适当调整水价,应用阶梯水价,应用并推广建筑节水技术,对污水进行回收利用。工业方面需要安装节水装置,并创新相关技术,将节水水平不断提高。除此之外,可以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净化处理工业废水,尽量首先回收再利用,提升利用水资源的效率。
        4.3建设植被生态
        在我国森林资源是十分珍贵的,若是森林生产力降低,将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可以知道保持或提升森林生产力意义重大,而实现森林水循环是最有效的手段,在降水后,森林能够截留一部分水资源,并慢慢吸收。降水被截留后,会被森林植被吸收,也会有一部分被大气吸收。森林植被具有较大体量及结构复杂,森林土壤下渗体量较大以及渗透性较好,其结构非常复杂,森林植被在生态系统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上植被生态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植被生态具有较强的截流蓄水能力,并具有多样的生态条件,加上覆盖面积大,降水期间能够大面积蓄水。一般情况下森林植被有着比较长的生长周期和较强蓄水能力,所以人们应该有效保护天然森林,并构建新森林。不仅如此,植被生态有利于径流河川的平衡。生态系统具有比较强的截流蓄水能力,可以调节河川径流。暴雨季节,森林系统蓄水能够补充地下水,地表土壤结构较为稳定,可以有效缩短洪水峰值时间。干旱条件下,森林系统水资源存储会传输到地表,也会向径流河川补给,避免产生河川干枯的情况,确保水资源供给。植被生态能够将径流总量降低,这是由于森林系统的水流散量以及地表水分蒸发量会影响河流径流总量。
        结束语
        经济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是竭泽而渔,我们应该造福子孙后代。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同时,加强植被生态建设,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需要科学利用水资源,关注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断提高水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实现良性互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传京.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探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10(5):96-97.
        [2]许杰玉,汪自书,杨莉,等.基于空间匹配的内蒙古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C]//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