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敏
江苏省盱眙中学 2117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正在从“知识习得”逐渐过渡到“核心素养教育”。以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立足学生发展需求与学科特点,大胆革新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培育政治认同、引领理性思维、渗透法治意识、促进公众参与四个层面落实核心素养根本目标。
关键词:高中教育; 思想政治课程; 教育改革; 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政治生活、社会体制、市场经济,也有思想态度、法律意识等等,这些都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但是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满堂灌”的方式呈现,课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少有积极的互动交流或实践体验,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只停留于浅显的表面而没有深入精髓,这与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要求还有明显差距。因此,在我国全面倡导核心素养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成为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导入时政要点,培育政治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与时俱进,要紧密围绕国家的政策导向与方针变化,增强文化理解力与政治认同感。从当前高中生群体的整体发展状况来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他们能获得广泛的时政信息,高度关注国内外时政焦点,并且对各种新闻事件都有一定的思考与解读。因此课堂教育应打开思路,以当下热门的时政要点为载体导入新课,以此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激活主动探究、深刻思想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与体验。例如,学习《面对经济全球化》时,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有关深圳海关通关流程的新闻报道,整合有关深圳通关的规定、流程以及出台的一系列扶企、稳企政策;然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探究:“深圳海关推出的政策‘大礼包’,对于疫情期间企业渡过经营难关有何好处?”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出了“经济全球化”的教育主题,大家在自主学习与探究中表达了独特的看法,加深对新闻事件的认知,不仅提高学习效率,也培育了强烈的政治认同。
二、课堂师生互动,引领理性思维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热闹的师生互动,围绕一个或者若干互动话题,活跃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自主探究中内化吸收知识点,潜移默化地激活理性精神、引领理性思维。
例如,学习《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教师提前准备课堂互动的话题,合理把握问题的难度与深度,如:“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浴血奋战,最终成功击退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你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进入新时代以来,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肩负了哪些历史使命?”层层递进的设问,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主动关联新旧知识,回顾旧社会的社会性质,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当代使命,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趣味而又实用的课堂互动不仅激起了学生的求知动力,有序推进课堂目标,而且对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也有关键作用。
三、开展案例分析,渗透法治意识
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是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就是认可法律条款的内容与要求,并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自身思想和行为,遵守规则,正确行使权力与义务等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了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应积极开展案例分析活动,引入真实法律案例,启发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来解释社会现象,加深对社会程序的认知。例如,近年来有关“道德绑架”的新闻报道有很多,如豪车被剐蹭后,由于违反道路交通规则的一方为贫苦的农民,群众就“一边倒”地讨伐豪车车主,认为不应该要求对方赔偿。针对这一焦点话题,课堂上组织精彩的辩论,引导学生站在客观角度去分析问题,以法律为根基评判事件的发展,深刻认知这一因道德绑架而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最后再深刻地探讨问题:“面对道德绑架,我们应该怎样做?”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丰富实践体验,促进公众参与
由于思想政治知识本身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特征,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这也导致学生上课经常精神溜号,学习效果不好。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教师应积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对所学政治知识产生兴趣,既能学会知识,也能积累实践,最重要的是还能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公众参与的意义。例如,学习《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时,课上围绕“民主监督居民委员会成员”为主题进行案例实践。上课之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调研,前往不同的居民委员会参观,了解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并在居民委员会的辖区内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区居民对居委会工作的反映情况,最后以书面总结的方式记录对居委会工作的意见与建议。通过课上学习与课后实践相结合,每个学生都能真实地体验民主性的民主监督,而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一员,也产生了强烈的公共参与意识。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具有积极意义,这也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侧重点。教师要把握学科特色与学生实情,整合丰富的课内外教育资源,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以高中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夯实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培育运用思想政治观点阐释现象、剖析焦点、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促进学生政治认同、理性思维、法治意识与公众参与四大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万千.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开放式教学的开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1):15.
[2]林江丽,顾润生.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教学的维度[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0,(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