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炎平
桂林市临桂区六塘镇清泰小学
摘要:本文以前人的相关研究为参考,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对激励性语言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和教师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前人的相关实践,对激励性语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对激励性语言的具体内涵进行了分析,就与现代化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够为现实实践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现实建议。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策略
引言:
激励性言语的温和程度能够使得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放下紧张的戒心,能够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真正对学习产生热情,所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激励性语言的具体内涵
从字面意义上看,激励性语言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激励式的语言表述,但从广义上来看,这不仅仅是语言表述,也包括一些肢体上的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肢体表述,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所讲的鼓励性话语,也包括利用或参照名人名言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励,教师在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要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在学生面临挫折的时候,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干预,使学生能够更加勇敢面对挫折,通过这些激励和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采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和心态成长[1]。
二、激励性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生进入校园的时间不长,对三年级学生来讲,这一年龄阶段学生已经萌生出了相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在学习时仍旧存在较大的理解性困难,认知不足,知识的积累程度不足,所以极有可能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者困难,这些事情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造成直接的影响,教师的相关态度会造成学生对相关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提高或者是降低,激励性言语能够能够使学生提高自信心,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鼓励的言语刺激之下能够更加积极地肯定自我,进而能够将这种自信心融入到学习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负担就能够减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面对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就不需要直接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催促,而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的学科,激励性语言既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自信心的建立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培养,激励性语言的本质就是语言,而语文的一个基础内容也是语言,这两者在这一阶段达成了一种动态上的平衡,所以激励性语言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一种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激励性语言式的教学[2]。
三、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每个学生,无论成长到什么年龄,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通过鼓励和激励,教师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学生的热情的回馈,所以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激励,学生就能够在这期间更加茁壮的成长,教师的教学水平就能够从这一方面得以提高,教学质量就能够得以提升。
(一)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语言教育
学生在小学三年级阶段,个体之间的差异尚未十分明显的展示出来,这对教师来说,工作压力并不是很大,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使用激励性语言应该注意使用的时机,教师在课堂上常常采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对学生之前的课堂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在上课最开始,教师对全班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最开始不要对学生进行随机的提问,而是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应该对在这种教学情境中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予以肯定,比如应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对学生说‘你真是一个勇敢的人’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应该对学生的这一行为再次进行肯定,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的时候,应该表扬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比如应该对学生说‘你又勇敢用聪明,这个问题回答正确了,你真棒。’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太正确的时候,教师应该采用鼓励式的语言,比如应该对学生说‘好多同学都没有你这样的勇气,但老师希望看到你在今后的的正确率能够越来越高。’通过这些语言,学生在今后的课堂上,还是能够积极地回答问题,并且更加认真地对课堂内容进行了解,以求得将问题回答正确的正向结果,在对学生进行激励式语言教育时,应该注重相关的策略,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3]。
(二)学生之间互相进行激励性语言教育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为了方便管理,通常会将整个班集体的学生划分为好几组,每组都有组长,组长常常会承担简单的背诵任务的检查以及作业的收发等简单地工作,所以教师可以对相关的组长进行简单的培训,使学生通过“你真的好棒,背的这么快,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不能教教我”等激励性语言,这能够促进班集体的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能够使得学生们之间更加团建,形成稳固的学生和朋友关系。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的学习时,《望天门山》作为诗仙李白的写景的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为苏轼的作品,《望洞庭》作为诗豪刘禹锡的作品,都是写景的重要作品,对这些这几首诗在大纲中都是要求背诵的,所以教师在布置相关的背诵任务时,可以告诉相关的背诵小组长,对顺利完成背诵任务的同学进行语言上的肯定和激励,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的完成学习,教师也应该对最快的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进行肯定,对那些能力不足,背诵任务完成较慢的学生要进行鼓比如,“你的进度较慢并不是你不如别人,可能是你没有理解这篇诗词的意思”,使这些学生不至于丧失对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的肯定,能够满足学生在同学之间收获成就感的“合理虚荣心”,并使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班级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团结[4]。
四、结语:
教师采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现实情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些距离是十分正常的,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既敬又畏的存在,教师采用激励性言语,学生就能够从较为温和的交流与沟通的环境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就能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的感情,师生之间的感情就会更加深厚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1]张红艳.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000(008):P.113-113.
[2]徐金燕. 浅析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17):64.
[3]邵重喜.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 000(008):P.54-54.
[4]张红艳.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8, 000(008):1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