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征容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中心小学 646318
摘要:在小学的教育领域中,道德和法治不光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方面也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道德与法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小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光要教授学生的知识,还要通过道德与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让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健康的成长,成为社会中传播正能量的人。
关键字: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小学
引言:在近几年,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已经得到了各小学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对学生是否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一、将贴近生活的素材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在处于一个对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又很懵懂的人生阶段,对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法治的教育教学,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教学。道德与法制教育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新课的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的引入上,有些死板,通常使用一些枯燥无味的语言,没有感情色彩,也没有将生活中的元素引入课堂。这样的话,道德与法制课堂就会枯燥无味,所以小学教师一定要重视纠正类似这样的错误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只有将生活的素材加入到新课中,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恐惧,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全面发挥道德与法制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1]
例如,通过了解,我发现很多小学生在课下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不具备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意识,于是我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加入了这样一个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个素材,开展了一次网络安全的课程教学,增强学生在上网时的安全意识,不要被网上的负面言论煽动,要自己有辨别真假的能力。通过贴近生活的一些元素让学生能够调动起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二、创建家校互动课堂,实现思想道德的提升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也不是只有教师努力就可以的,这也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所以家校长期合作,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可以将道德与法制课堂中的良好内容延伸到课后,同时,家长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可以拉近亲子间的关系,还能够加强家校的互动,促进家长和学校共同进步。
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除了学校教师的努力,家长也是重要的引导者之一,所以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进行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育教学,一定要重视家校之间的联系,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既能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还可以让教师深刻的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道德水平。[2]
例如,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都天真的以为父母照顾自己是理所应当的,为了培养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孝顺,在感恩节的时候,我留下了一个和父母互换角色的作业,让学生当一天父母去体会父母在家的不易。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光让家长和学校有了互动,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家长的心里,懂得了孝顺,提高了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让家长在今后的教育中适当的做出了改变。
三、创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教学情境
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要想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道德与法制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技术或者是小游戏去创设与学习相关的情景,让学习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美德小故事,在播放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违反道德的不良事件,让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师再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能够提高自己的参与感,也能够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加积极热情的投入到新的小学学习中去,所以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对道德的内涵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提高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效率。[3]
比如,在帮助学生理解友谊的时候,我首先请了班上的一位同学去描述,你觉得和朋友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让他去说一件他好朋友的事情,以此来调动起全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之后把几对儿的好朋友请到讲台上,一个人蒙上眼睛,然后打乱顺序,让一个人去摸,看谁可以第1次就能够正确的把自己的好朋友认出来。通过这样的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并且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友谊。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的道德与法制课堂中,教师首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观念,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利用家园互动的方式开展课后的延伸课堂,在教学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导入,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的渗透,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做好道德与法制工作的实践者和领路人。
参考文献:
[1] 王新祥. 让道德与法治课凸显立德树人本色的路径探讨[J]. 华夏教师. 2020(10):66-67
[2] 李红梅. 边疆民族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D州为例[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9(06):213-216
[3] 沈丽. 立德树人是道法课堂的根本任务[J]. 华夏教师. 2020(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