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管理模式及其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柴娜娜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刘康 柴娜娜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体系,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阻碍性。
        襄阳市森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襄阳  44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体系,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阻碍性。鉴于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全过程管理模式进行合理的引入,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与建筑行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主要是对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模式所具有的意义展开论述,进而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性的分析,主要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全部过程展开相应的探讨,最终能够起到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一、全过程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
        1、提高质量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良好的监督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因此,全过程管理模式对于整个项目的质量而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项目的安全性和投入使用后的质量可靠性。在进行项目施工阶段通过全过程管理,工作人员会从施工之前便开始加强对于质量的保障工作,无论是材料的选择、技术的选用以及施工过程的监控都会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开展,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了项目的质量。
        2、保障安全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安全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会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直接影响到职工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影响,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进行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绝不能忽视安全性的保障。应用全过程的管理方法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整个施工环节中各项管理工作都得到充分的落实,提高了各个环节的安全性,一旦项目中发现问题,全过程的管理方法便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而使安全隐患得到有效的扼制,降低了安全风险,而这也意味着加强安全施工必须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二、建筑施工管理目前存在的不足
        1、制度不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技术的不断革新,导致了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各类相关的新材料和新技术都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会使管理工作出现一定的困难,现行的管理制度将无法对新出现的建筑材料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把握,所以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必须要结合实际保持管理制度的动态完善,杜绝管理缺陷对于管理工作的不良影响。就目前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内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制度不完善问题,一些管理工作缺乏动态的变化,墨守成规,管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效率较低下
        建筑行业内的传统管理模式,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已经不能够符合新的施工要求,往往就会表现出效率低下的问题。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仍然片面的追求短暂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对于项目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未来使用性能的考虑,这样就会导致由于施工质量不达标出现故障后必须返工来进行解决,这样反而影响了工期效率;另外,许多建设项目都采取了转包或组成分包的方式来进行施工建设,各个施工单位与部门之间联系不畅,就会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进一步影响了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
        3、存在安全隐患
        在进行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如果管理模式没有得到有序的开展,并且采用了分包和转包的管理模式,就会导致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的同时,也会使各个分包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之下所选用的设备和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最终导致了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严重的影响了建筑项目的质量。这不仅会带来安全风险,更会造成建筑企业口碑损坏,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4、方式方法落后
        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现场巡查的方式,这样的管理工作效率十分低,并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无法达到良好的管理质量。因此,传统的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在方式方法上表现的都颇为落后,已经不符合现代行业对于建筑工程高标准的要求,必须要进行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改革。


        三、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1、项目案例概况简介
        为了更好的分析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本文将举出我国某地建筑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分析。该项目位于上海市区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建筑公司承包,聘请了专业的项目组织规划团队来进行施工建设。项目最终设计要求是使建筑项目同时兼备美观性和功能性,同时应该符合现代对于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的要求。项目区域位于上海市区的商业圈内,项目的成功建设可以促进当地整个商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使区域性经济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进而促使上海该市区内形成更为完整、全面的金融服务体系。项目所在地将建设出两栋超高层塔楼建筑,分别为210米和200米,是商住两用项目。
        2、管理原则
        在新时代下,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材料使用、新的建筑格局以及新的技术手段都使得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必须要迎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加以改革,才能满足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全过程管理工作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定的设定,具体管理原则表现如下:其一,必须要坚持标准化的原则。施工现场全过程管理必须要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方案,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艺、材料、技术手段都进行相应的规定,并根据这些规定做好交底工作,才能够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规范化的管理要求进行工作的开展;其二,全方位的管理原则。进行全方位管理必须要有全方位的管理原则,确保项目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将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项目全部内容之中,从项目的方案设计、材料的选购、设备的配置、具体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把控,并尽可能的选用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来提高项目的质量水平,从而使建筑项目得到更为有效的管理;其三,全要素的管理原则。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有外界环境的干扰,也有内部环境的干扰,所以进行全过程管理时,必须要对这些干扰因素进行有效的把控,不同的因素要有相应的管理策略,才能够使管理目标得到充分的体现。
        3、管理方法
        项目准备阶段。施工团队。应该签订现场监督管理合同。在合同保障的。其实像。对项目进行组织规划,管理。施工人员,你应该在准备阶段对项目实施细则的进行参考,明确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提高对于全过程管理的重视。并采用第三方监督管理的方式,以专人专责的形式。对整个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审核监督。制定出详细的管理细则。将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建筑施工阶段。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进行。监理日记的记录。对整个施工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规范记录。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工作中实际出现的情况。进行跟进。检查。和记录建档。施工建设部门完成施工之后,如果出现安全隐患。必须要及时通知监督管理部门。管理人员。要协同技术人员进行问题的。排查。并将反馈内容记录到全过程监管记录内。
        建筑收尾阶段。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总结并加以反思,深挖问题出现的原因,能够使实践经验得到更好的积累。问题总结阶段应该包括:分析讨论检查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开展后续工作支持引导工作等多项内容。
        4、管理成效
        该建筑项目采用了全国都过程管理模式后,工期如期完成,整个项目的质量也获得了显著的成绩——项目的抗震等级从原本的6D提升到了10D,而且由于良好的成本控制,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赢得了良好的项目口碑。
        参考文献
        [1]柏文杰,张福菊.全过程管理模式及其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0(002):58.
        [2]丁涛,袁明省.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居业,2019,000(010):141,143.
        [3]谭景文.浅析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35):3305.
        [4]徐海燕.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00(009):18-18.
        [5]孙安筑.全过程动态管控模式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8,000(038):54.
        [6]田蕾.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在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模式中的应用[J].工业B:00041-00041.
        [7]王媛.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及其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