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承担着地方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运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方式之一。深入挖掘整理红色遗存是运用好本地红色资源的基础。红色资源要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相融合。
主题词:党校;红色资源;教育培训
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承担着地方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①为了使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②,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必须在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
运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方式之一,组织参训学员到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学习我们党和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及先进的人物事迹,身临其境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初心、使命的坚守、奋斗和奉献,达到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改进作风,增强党性修养的目的。
一、运用好本地红色资源可以提高地方党校培训质量
中共中央印发的《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完善党性教育培训内容体系中明确指出:“加强党史国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引导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在全国各地留下了许多奋斗的历史足迹,这些地方、场所,已经成为承载革命精神的载体,成为当前进行红色传统教育的红色资源,在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利用本地红色资源触景生情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尤其符合当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提高以后的客观实际。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可以开设体现地方特色的教学课程。”④各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利用本地特有的红色资源,对参加教育培训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体现本地特点的红色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结合身边的红色资源,更加深入具体的学习了解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在深入了解本地的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通过党校(行政学院)教师的讲解引导,和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体会感悟,使红色基因牢牢地在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中扎根。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不仅可以在学习了解本地红色资源的过程中,学习了解红色资源所承载的具有地方特点和历史传承的事件、人物和红色精神,以及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经历的战胜艰难困苦、不懈奋斗所取得的成就,使地方的党员领导干部将热爱党、热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热爱党员领导干部所在地的各项建设事业相统一,更好地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发地方党员领导干部更好的造福人民。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了解本地红色资源所承载的历史传承和红色精神,加深对地方历史和发展过程的认识,形成对地方党的事业发展的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激发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二、运用好本地红色资源必须深入挖掘整理红色遗存
承载红色精神的历史遗存,是一种客观存在,需要我们去发现整理和宣传,在地方党校(行政学院)的教育培训工作中运用好红色资源,必须深入了解红色资源发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产生的意义。
首先要了解物质形态红色资源的历史背景,红色的历史资源遗存,是党领导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为了发展党的事业在艰苦奋斗的过程中留下的历史痕迹,了解这些物质形态红色遗存的历史背景,就是要在党的奋斗历程中去学习了解具体的红色遗址、红色展陈所蕴含的意义,发挥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鲜活教材和生动课堂的作用,丰富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方式,使物质形态红色资源能够将接受教育培训的党员领导干部,带回到红色资源发生发展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中去,身临其境、触景生情的在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情感深处引起共鸣,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目的。同时,更要注重整理提炼物质形态红色资源所承载的红色精神,即非物质形态红色资源,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在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凝结的红色精神,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包含着值得当代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和感悟的厚重内容,和高尚的精神,是地方党校(行政学院)组织参训学员开展红色教育现场教学,进行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些红色精神的承载地,可以穿越历史,能够更好的激发参训学员的思想和情感,在受到震撼感动的同时,受到红色精神的教育,并且要注意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赋予红色资源新的内涵,使之转化为激励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伟大斗争的强大动力。因此,地方党校(行政学院)要注意选择物质形态具备开展现场教学条件,非物质形态的红色精神鲜明突出,符合开展党性教育的红色资源作为现场教学基地。
地方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师是从事干部教育培训的一支主要力量,在开发红色资源教学和研究方面有着自身的专业方向,符合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需要。地方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师在场馆讲解员讲解的基础上,发挥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能够做到尊重历史遗存,讲解红色精神既符合党性教育要求,又贴近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实际,宣讲内容和方式适合当代党员领导干部领悟、能够引起党员领导干部共鸣的教学效果。虽然红色资源场馆都有专门的讲解员讲解,但教师从自身专业方向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和红色精神,有着比场馆讲解员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更独到的见解,在双方充分协调准备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场馆讲解员对物质形态红色资源熟悉,地方党校(行政学院)教师政治理论基础扎实,掌握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和参训学员思想实际,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形成讲解员+教师优势互补模式,可以使现场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和具有吸引力。
三、运用好本地红色资源要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相融合
在党校(行政学院)的教育培训工作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把“四史”作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四史”教学,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品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各地方的红色资源因地域不同,所遗存的物质形态红色资源具有各地方的特点,从丰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内容和方式看,各地方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先进典型人物,重要建设成就,都可以在已经保存开发的基础上,运用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教学中,通过挖掘整理提炼,成为地方党校(行政学院)的现场教学基地,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教学能够结合本地红色资源,生动具体的开展学习。就各地开发较为成熟的红色教育基地看,新中国建立前的红色遗存,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开发,已经成为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开展红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此基础上开发新中国建立后和改革开放过程中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所取得成就的红色遗存,能够适应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学习的需要,拓宽运用红色教育资源的范围。党员领导干部学习了解当地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各项事业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在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伟大实践中体现的斗争精神,传承好当地的革命前辈为当代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发党员领导干部热爱本地各项建设事业,投身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业的精神动力。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11.04.(03)
②《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11.04.(03)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N].人民日报.2019.11.12.(03)
④《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1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