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和测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曾儒宽
[导读] 摘要:在以往的城镇和乡村测绘工作中,由于房屋结构、土地现状、交通网络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人工测绘耗时长、成本高;一些乡村所在地山地较多,地形复杂,村内建筑密集;综合考虑作业成本、安全性、操控稳定、工作效率等各方面因素,无人机等现代测绘技术就成为了“美丽乡村”规划测绘工作的不二之选。
        广西贵港平南县思界乡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广西平南  537324
        摘要:在以往的城镇和乡村测绘工作中,由于房屋结构、土地现状、交通网络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人工测绘耗时长、成本高;一些乡村所在地山地较多,地形复杂,村内建筑密集;综合考虑作业成本、安全性、操控稳定、工作效率等各方面因素,无人机等现代测绘技术就成为了“美丽乡村”规划测绘工作的不二之选。
        关键词:规划;测绘;美丽乡村建设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城乡规划的重要性愈发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其具体表现为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活宽裕、管理民主等方面。
        1 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1 生态环境规划策略
        在城乡规划大背景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就要求政府始终秉持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去规划乡村建设的生态环境,在推翻旧的建设新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保护原有环境和资源。在开展滴灌、喷灌工程工作时,政府要深入挖掘乡村特有资源,避免类似“千村一面”的无用设计。环境优势是乡村建设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可浪费,因此要对村民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引导全体人员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工作中,培养保护资源,节约能源,绿色有机的生活方式。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良好生活方式的提倡不仅需要依靠农民的自觉意识,同时针对一些固执己见,自私自利的行为,要求政府出台相关保护政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成立专门的环保小组,组织监督各村庄的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调动起全民的积极性,共同投身村庄的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中,使村容村貌由内而外的焕然一新,从根本上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1.2 绿色循环农业规划策略
        农村经济的发展,核心产业仍是农业,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要秉持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现有的水资源、土壤资源、金属矿业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建设绿色循环型经济体系。例如,针对一些地处山林的乡村,可以引导农民种植一些利于生长的农作物,再通过加大牲畜的养殖,提升土壤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牲畜的粪便是良好的天然养料,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形成良好可循环的经济体系,最大化的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1.3 环保节能产业规划策略
        由于对经济增长的过快追求,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引进外来企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其中不乏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这类企业的引用虽然带来了短时间内的经济增长,却破坏了乡村环境,使得空气遭受污染,水资源破坏,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最终短暂的经济发展终会面临瓶颈,原有的青山绿水变成了穷山恶水,从根本上与可持续发展宗旨相违背。因此,地方政府要引以为戒,在引进外来企业时要严格筛选,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企业,同时对于企业产出的污染物要进行妥善处理,严格控制排放标准。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鼓励农户发展农家乐,地方政府要对农户进行技术支持和政策帮扶,针对一些封闭落后的经营方式可以邀请相关专家为农户讲解,建设新的产业链,如建设绿色采摘基地、生态果园、蔬菜大棚,也可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设计出具有乡村特点的民俗旅游项目。城市居民在长期的社会压力下渴望回归乡村,开设这类“回归乡野,怀念乡愁”的特色项目可以让城市游客放松身心,体验当地风土人情,更加尊重农户的劳动成果,同时还可以设立农村生活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到谷物收割、喂鸡、放鹅等有意义的活动中,对儿童的教育也有良好的帮助。


        1.4 居住环境的规划策略
        经过实地考察,不难发现各地区农村的房屋构造结构、道路铺装设置及建筑材质选择都有一定的独特性,这是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保护的重点,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维持其原有的特色,将地域文化传承发扬出去。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完善村中的各项基本设施,如损坏道路的维修,偏远山区通路问题,构建污水处理厂,针对农村垃圾实行合理的垃圾分类处理,健全排水管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1.5 地域文化保护策略
        地域文化是千百年来沉淀出的文化传统,任何改建重修都不能丢失地域文化,农村的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体现,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般主要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族宗教信仰,民间特色建筑、民俗风情等,形式多样。在美丽乡村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求地方政府格外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引导青年一代不忘本,也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通过开设一些乡村文化节,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对一些优秀的文化继承人加以表彰,拍摄相关文化纪录片等方式向外界宣传,引导更多的青年投身于文化传承中。同时政府还可加强地区的文化产业建设,例如在国学文化盛行的今日,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学习政策,开展相关教育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提升村民的个人素养,构建农村新风气,还可以将农村建设成特色文化村,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
        2 现代测绘技术在美丽乡村规划中的发展应用
        2.1 案例分析
        以某村为例,该村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村貌较好,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测绘与地理信息资料匮乏、美丽乡村规划滞缓。技术人员利用无人机航拍测绘影像遥感技术对该村房屋建筑、农田土地、河流湖泊、山地林地、空间位置等重要数据进行1:500高分辨率的航摄影像精确测绘,经过7个架次的飞行测量后,获取了测区约1.4平方公里的高清影像。这次对该村进行了的地形图修测,第一次对该村的建设现状进行大范围地形图更新,同时采用最新无人机航拍技术和地面街区全景拍摄技术对该村进行了实景采集,使基础资料更加详实可靠,极大提高了规划设计编制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2.2 实施过程
        在该村委会门口,一架四悬翼无人机缓缓升空,为其拍摄实景照片,完成了无人机测绘首飞。”引进了两款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分别用于拍摄高清静态图像和动态影像。据悉,无人机航拍、地面街区全景拍摄等最新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经济地获取真实客观的地表信息。原先的人工测绘,耗时耗力,很难完成,采用航拍后,可以大大缩短测绘时间,并且按照1∶500地形测绘,误差率精度将达到厘米级。
        2.3 现代测绘技术的巨大作用
        数据资料整理后经过工作人员的努力,利用获取的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和地理信息等数据,为该村的危房改造建设、防汛减灾等工作提供了更直观、清晰的成果,也为该村下步的“乡村振兴”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地形资料。下一步在“乡村振兴”规划中将更大范围地运用这两项新技术,同时为“三河共治”、自然灾害应急保障等提供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规划建设的科学化、政府服务的精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结语
        今后,我们需要借助现代信息科技的力量,在技术和机制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使测量测绘技术不断地向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主的信息化测绘转变,并结合实际情况,实践不断地推进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妍俄.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城市 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1.
        [2]刘宗霞.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管理问题探究[J].农技服务,2017(12):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