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对跳水运动员能力提升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长华
[导读] 摘要: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属于舶来品,最早的核心力量训练出现在国外的医疗康复领域,后来该方法被移植到体育训练领域中。
        四川省攀枝花市体育场场馆中心
        摘要: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属于舶来品,最早的核心力量训练出现在国外的医疗康复领域,后来该方法被移植到体育训练领域中。20世纪90年代,核心力量训练才进入到我国,它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力量训练方面的一些欠缺,迅速地得到了专家学者和教练员的认可,并且在各级训练队中得以应用。跳水项目在我国奥运参赛项目中优势比较明显的项目。按照向群理论分析来看,跳水项目隶属于技能型为主导的运动项目,跳水时运动员需要在三维的空间内通过静力性和动力性肌肉相互交替工作来完成高、难、美的动作。如何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地提升运动员的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就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在这方面的独特价值逐渐被人们认可。近年来,随着跳水教练员对核心力量认识的日益提高及核心力量训练手段的不断完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已经成为跳水运动员提高静力性肌肉力量和动力性肌肉力量的重要手段,并且它在跳水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力量;跳水能力;肌肉力量
        引言
        职业跳水运动必须有良好的体能作基础,采用后期科学的技能与体能结合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文章通过阐述体能训练的意义,分析了体能与技能紧密结合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跳水运动员体能与技能在训练过程中的结合途径。
        1体能训练的意义
        跳水运动员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从小培养,这个过程中因为身体发育等方面的原因,不同周期不同阶段对跳水运动员掌握的技能和运动的项目不一样,需要进行的体能训练也不一样,同样需要配套的训练方法,手段、强度、时间比例、场地、器材等等都有不同,体能训练是集游泳、舞姿、形姿、基本动作、协调能力、节奏控制能力、柔韧性、空中运动能力等等融会贯通,合为一体的技能锻炼。所以要取得良好的成绩,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将体能训练和技术要素很好的结合起来。运动员由于年龄的成长,运用的技能和体能训练方法是不一样的,训练要遵循体育运动的基本精神,强身健体,促进成长。在符合成长规律的情况下,提升运动员在体力、速度、灵活、柔韧、耐力、持力、协调、心理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为将来进行职业化重大赛事取得良好的成绩与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2跳水运动员动作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2.1选择多种方式培养运动员动作意识
        在跳水运动员动作意识的培养方面,为能够得到更满意的效果,跳水运动教练还应当注意选择多种方式及途径对运动员的动作意识进行有效培养。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及培养过程中,跳水教练应当依据跳水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训练及培养方式,可通过教练示范,学员训练方式进行培养,也可让学员通过小组之间相互帮助的方式进行训练,这种方式对于学员动作意识的培养更加有利,这主要是由于这种方式能够增强运动员的参与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也就能够实现运动员动作意识的更好培养,实现其更好发展。
        2.2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针对压水花的技术训练,必须做到系统科学,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具体训练中,要在运动员达到要求之后按步骤提升难度和高度,在更加熟练地掌握压水花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加强对每一个细节与动作的打磨。同时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运动员采取不同的教学训练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与标准。针对有“水感”的老队员,可在训练中重点强化压水花动作技术原理的教学,加强揉水等技术动作的训练,使运动员的水感具象化;针对小队员,可从陆上训练开始,使其初步构建起方形体的撞水技术动作概念以及压水花技术概念。


        2.3体能与技能的紧密结合性
        体能技能不分家是任何一个运动员的训练的基本方式,在体能中提升技能,在技能提升中提高体能,二者相互扶持,相互促进。一个刚步入跳水阶段,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跳水条件,但是并不具备基本技能,这时候需要教练快速的受教一些基本的动作要领,这需要体能来支撑,同时也锻炼了孩子掌握动作要领下的体能适应情况。随着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前的体力支撑会下降,这时候需要特定的体能训练来提升原有的不足,来支持技能水平的提升。所以体能与技能总是同步进行。相互提携。不同运动项目根据自身特点,训练方法也不同,年龄断不同,选择的内容及强度也不同。跳水运动员的一般体能训练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锻炼,提升运动员自身各个方面的机能,让运动员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跳水运动需要的关键因素全面发展,以便更好的提高技能水平。针对跳水运动,要根据运动特征对身体各方面机能的训练与其它运动区别开,按照跳水运动的需求进行有效的科学系统训练。如通过绷脚尖、膝盖、双腿等技能来提升腿部的体能,通过背靠、静立等来锻炼标准的整体姿态等等。总之,每个部位有每个部位的特点和练习方法,训练中要结合相关的辅助性器材训练,确定好每个部位技能的练习比例,全面提高跳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2.4核心力量训练内容的选定
        训练方法的有效运用必须建立在训练内容的科学选定的基础上。目前针对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内容方面比较丰富,要想在众多的训练内容中选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训练内容,这就要求教练员首先要深入地学习跳水运动的相关生理学知识,全面掌握动作结构中躯体的参与性。跳水运动的动作结构主要是由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相互转换来实现。因此,在对跳水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中应当主要针对稳定状态下的静力性力量和非稳定状态下动力性力量2个内容来训练。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主要动作系列化的身体动作为身体提供稳定动能,这样可以使身体在基础力量训练中获得较高能量为起跳阶段创造良好的力量基础。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内容主要是力量储备、动作链传导、核心区域力量稳定,为腾空阶段提供稳定的力量保障。非稳定状态下的动力性力量训练主要是腾空阶段动作转换中的力量保障训练。跳水运动员腾空阶段是不能获得地面力量的支撑的,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全新的力量支点来实现动作转换,这个稳定支点实际上就是躯干核心区域的相对稳定。腾空阶段躯干核心区域越稳定,越有利于运动员力量传导,越有利于运动员在不同轴上进行身体转换。因此,这个阶段的核心力量训练内容主要是非稳定状态下的动力性力量训练,保障运动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腾空阶段的高难度动作。
        结语
        跳水时运动员需要在三维的空间内通过静力性和动力性肌肉相互交替工作来完成高、难、美的动作。这个过程中要求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稳、准、美,这就离不开运动员核心区域的稳定性。核心力量训练对提升跳水运动员静力性和动力性力量及核心区域稳定方面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已经成为跳水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手段,并且它在跳水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焙尧.核心力量训练在青少年跳水训练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5.1234-1235.
        [2]聂玉弟.基于核心力量技能的跳水运动员体适能训练实证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6):27.1578-1579.
        [3]陈安平,蔚礼.核心力量训练对跳水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9):4900-5100.
        [4]李玥,杜辉英.少年儿童“压水花”训练方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1):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