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13010719680829XXXX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呈现了优异的发展趋势,很多的企业在设备和技术上都有了明显改革,不仅将现代化社会设施融入到企业发展中,还将先进的技术带入其中。在目前的工业企业中,很多电气设备成为了十分重要的生产经营设备,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在使用中,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在了解日常操作同时,也保证对故障问题掌握。本文就对电气设备维修检查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修;检查;原则
1、电气设备维修的主要原则
1.1了解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要首先和工作人员了解当时的情况,将电气设备在初选故障之后和之间的工作状态进行对比,同时,要对设备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对电气设备中的电路的运行掌握清晰。帮助接下来的维修工作更顺利的进展。在维修的过程中,要对电气的原理熟悉,保证在设备拆卸和安装的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不出现任何的问题,确保维修的效率。避免在维修之后的组装环节出现问题。
1.2先外部维修后内部维修的原则
在遇到需要维修的设备时,要先对设备进行详细检查,检查的过程要从设备的外部开始,也就是说要先仔细查找设备外部哪个部分有所损坏,然后进一步了解设备在此之前出现过哪些问题,哪个部分曾经进行维修。对设备的这些方面进行了解以后再对设备的内部进行检修。只有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对设备进行维修才能更全面的检测设备的内部故障,就大大的方便了设备在拆除后及时而准确的对内部引起的故障进行检修。如果没有按照这个顺序拆除设备进行维修,就像没有对症下药一样,将会使设备问题越来越多。
1.3先机械设备后电气设备的维修原则
电气设备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要首先将机械部分的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这一部分没有出现损坏的情况,如果出现故障的现象,要及时的进行清理,保证机械部分的故障清理干净之后,才能进行电气部分的检查和维修,逐步的推进,避免出现故障的混乱。电气部分的维修通常采用检测仪器进行检查,分析故障的原因之后,才能精准的排除故障问题。
1.4先静态后动态的维修原则
在检修的过程中,要保证从静到动的检修,静态的检修方式指的是在设备不通电的时候,完成设备的接触器、保险丝。按钮热继电器等部分的检查,这些部分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损坏的情况,要及时的将损坏部分的故障源头检查情况,在全方位的检查之后,排除故障产生破坏的可能性,就可以将设备通电,进行动态的检验,在通电之后可以通过设备中的不同的参数,以及设备出现的工作声音进行判定设备出现的问题,帮助查找设备故障出现的源头,保证在维修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维修的时间过程,避免出现因为故障判定不明确而导致的检修失败的现象。
2、检查方法和操作实践
2.1直观法
直观法是根据电器故障的外部表现,通过看、闻、听等手段,检查、判断故障的方法:1)检查步骤:调查情况:向操作者和故障在场人员询问情况,包括故障外部表现、大致部位、发生故障时环境情况。如有无异常气体、明火、热源是否靠近电器、有无腐蚀性气体侵入、有无漏水,是否有人修理过,修理的内容等等。初步检查:根据调查的情况,看有关电器外部有无损坏、连线有无断路、松动,绝缘有无烧焦,螺旋熔断器的熔断指示器是否跳出,电器有无进水、油垢,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等。试车:通过初步检查,确认有会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和造成人身、设备事故后,可进一步试车检查,试车中要注意有无严重跳火、异常气味、异常声音等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注意检查电器的温升及电器的动作程序是否符合电气设备原理图的要求,从而发现故障部位。2)检查方法:观察火花: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或导线线头松动时会产生火花,因此可以根据火花的有无、大小等现象来检查电器故障。例如,正常紧固的导线与螺钉间发现有火花时,说明线头松动或接触不良。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时跳火说明电路通,不跳火说明电路不通。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主触点两相有火花、一相无火花时,表明无火花的一相触点接触不良或这一相电路断路;三相中两相的火花比正常大,另一相比正常小,可初步判断为电动机相间短路或接地;三相火花都比正常大,可能是电动机过载或机械部分卡住。在辅助电路中,接触器线圈电路通电后,衔铁不吸合,要分清是电路断路还是接触器机械部分卡住造成的。可按一下启动按钮,如按钮常开触点闭合位置断开时有轻微的火花,说明电路通路,故障在接触器的机械部分;如触点间无火花,说明电路是断路。动作程序:电器的动作程序应符合电气说明书和图纸的要求。如某一电路上的电器动作过早、过晚或不动作,说明该电路或电器有故障。另外,还可以根据电器发出的声音、温度、压力、气味等分析判断故障。运用直观法,不但可以确定简单的故障,还可以把较复杂的故障缩小到较小的范围。
2.2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是判断电气设备故障区域的一种常用检查方法,其运用的有效性,即故障区域判断的准确性,首先需要检修人员对电气设备结构及控制关系有充分的了解与把握作为必要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电气原理图的运用,以及一定的逻辑分析思维,针对复杂的电气设备电路展开分析,逐步排查出相应的故障区域及准确的故障点位置。目前常见的电气设备电路都有两大关键部分组成,即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主电路故障的检查相对较为容易,运用常规的检修知识与方法就能够较为快速的予以确认,但控制电路相较于主电路要复杂的多,因此发生在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查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与复杂性,需要在多个基本控制环节与单元中逐一排查出发生故障的部分。对于这类复杂电路的逻辑分析检查,必须要以电气设备的原理图和控制关系作为基础依据,初步判断故障点的可能位置,之后还要根据电路的连接特征,进一步明确故障的具体位置,针对最终确定的故障情况,采取维修措施予以排除。
3、结束语
熟知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是电气设备检查的关键,它能帮助检修人员找出故障出现的根本原因。而有效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不仅要求检修人员具备优异的检查能力,也考验着他们对于维修原则的坚持以及良好维修习惯的保持。对于企业或单位,电气设备的稳定与安全是保证工作效率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参考文献:
[1]廖鹏.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的几点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6(6):191.
[2]郑建辉.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浅析[J].科技与创新,2016(12):151.
[3]杨腾飞.关于变电所电气设备的维修技术探析[J].化工管理,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