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磊
四川蜀能电力有限公司电网运维分公司 610000
摘要:电能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我国生产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本身决定了各项领域实际发展情况。在最近几年中,我国对于输电线路工程质量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电力企业运行期间,送电线路施工专业有着一定的复杂性特征,本身由多项专业组合形成的。要想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增强质量,就必须采取合理的方式动态性监督施工阶段,进而促使电力企业稳定运行。
关键词:送电线路;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完善对策
0前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送电线路施工企业运行进程逐渐加快,送电线路施工质量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和送电线路安全运行有着密切的联系性,并且还影响着人们正常用电现象,不过从实际操作现状来看,具备难度和复杂性极高的特征。所以,采取何种方式对送电线路环节进行合理控制,保障安全性是电力施工期间面临的首要问题。
1、送电线路施工具备的特征
1.1受到的影响因素极多
在送电线路施工作业开展期间,有着一定的复杂性特征,经常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施工图纸、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以及制定的监督管理制度等。
1.2容易受到相应的干扰
对于送线电路来讲,和以往普通电路相比较来看有着诸多的差别,除了要求极高之外,同时还包含了专业性技术,同时使用的各项材料也是性能极高、特殊制造而来的。当生产期间出现安全问题以后,将会为后期埋下隐患,增加工作的难度。在建设送电线路期间,涉及到的交接流程特别多,在检测过程中,少不了规范性检测设备的应用,当没有使用特殊类型的工具,仅仅是对外表进行检测,必定无法将隐患检测出来。
1.3质量问题有着一定的隐蔽性
输电线路流程复杂且繁琐,隐蔽性强,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非常高,线路的牢固性难以增强。
2、对于送电线路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探究
2.1测量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
当实施送电线路施工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的测量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要点,不容忽视。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当出现了大雨以及大风等不良天气因素以后,作业人员观看的视野也会缩小,受到影响,发生塔位中心位移不合理现象。测量检测不具备准确性,或者是没有进行检验的情况下,出现误差概率增加。再加上相关送电线路工程施工人员经验缺失、技能不高等,在转交线路过程中发生了准确性下降的现象,所以转角塔中心桩位位移也必定出现失误。
2.2组塔期间的安全隐患
在送电线路铁塔施工作业开展期间,问题频繁出现,比如材料性能不佳、螺栓松懈、螺栓的质量不高,松紧度方面不佳。这是因为相关施工人员没有依照标准的要求来选购材料,使用固定螺栓设备的方式不正确,从而增加了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针对于材料性能不佳、变形问题的出现,则是因为运输期间没有制定出防护对策。而施工期间铁塔结构逐渐的倾斜,是因为工作人员没有准确地对螺栓松紧度、基础测量等方面进行计算,以此造成了误差。
2.3基础工作开展期间存在的质量隐患
在开展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工作的时候,基础部门施工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过该施工环节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通过相关探究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在开挖土方期间,因为基面和标准的施工要求不一致,因此使得基面质量降低。发生该种情况的实质性因素是因为企业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技能低下,设定的零点桩不合理等引起的。
其二,基础拆模过程中,表面有着严峻的质量问题,比如裂缝和在露筋等,引起该种现象的因素为没有做到合理的配置混凝土比例,振捣不具备均匀性,拆模时间考虑不周全等。
其三,在基础部门中,出现几何误差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线路施工作业中,采取的支模方法不合理,钢筋位置不明确,没有规范性应用图纸,最终增加了误差的形成,导致送电线路质量降低。
2.4施工流程不具备规范性
当前阶段,施工流程经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人员自身的投资和合同意识不强,管理技能低下,导致电力结算工作存在着多项误差。比如,购买的对电力设备合同前后预定价格和结算价格之间存有差别,使得实际支付价格远远超过了预算价格,后期的时候还应当签订合同。
3、强化送电线路施工质量的完善措施
要想彻底解决以上论述的送电线路施工质量问题,确保工程安全性,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制定出完善的对策。
3.1控制测量作业的质量
在实施送电线路施工作业的前期阶段中,施工人员务必加强施工环境勘察的重视力度,使送电线路施工作业稳定开展。首先,施工人员做好仪表仪器性能的检验工作,明确线路的具体方向。其次,复测期间,根据塔位明细表和平断图实施,避免通讯信号中断。最后,派遣经验丰富、技能高操的人员操作标杆和塔尺,当遇到雨雪天气以后,需要停止测量定位操作,以免发生误差。
3.2加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了送电线路基础工程,该项基础设施涉及到了转角塔和岩石基础等。施工期间,要想提升质量,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其一,转角塔基础。在实施基础工程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因为转角塔向上力较大一些,因此离不开稳定性较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和支持。
其二,岩石基础。在施工作业开展期间,应当对送电线路周围环境以及地质条件进行仔细的检查,了解到岩石基础和工程施工要求是否一致,当岩石基础和设计的岩石基础之间有着一定差别的话,必须落实完善的应对措施,解决差别现象。
其三,承台基础。在送电线路岩石中实施钻孔、灌浆和浇筑工作,成为相应的承台。不过需要认识到的一方面是,在施工期间需要加强预防力度,以免对岩石结构性能造成不良的影响,明确锚筋的实际安装位置,加强混凝土养护力度。
3.3对于架线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在开展架线工程施工作业的前期阶段中,应当逐个检验滑轮的实际转动现象,将灵活性体现出来,遵循相关要求对放线长度进行合理控制,提升线架设置的合理性,落实相关的防护措施,在运输期间务必注意,防止发生问题。当进行导地线连接期间,必须依照施工基本要求开展作业,操作环节和规定内容相一致,全面增强滑轮的质量,加大各个环节的管理,掌握要点,将各项检查内容详细的记录下来,从而为下一流程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4引进合理的技术
施工企业应当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人员的技能,使其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持证上岗。并且在作业的前期阶段中,严格审核图纸,保证图纸合理性,依照施工图纸会审的结果实施施工作业。对于设计中的变更现象,必须加大注意,严格校对,以免发生误差。
3.5采取监督材料的方式增强工程质量
当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以后,需要做好相关的检验和验收工作,施工项目单位加大对进场工程施工材料的检验力度,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进入施工场地。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来讲,需要将生产厂家的材料材质证明和出厂合格证等方面详细的标注下来,禁止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用于场地中。派遣专业人员专门看管材料库房,制定规范的材料领用手续,明确基本职责。
3.6全面控制周围环境
虽然施工单位难以左右工程施工周围的环境,不过这是增强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施工环境主要表现为施工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并且还涉及到市场现场的通风照明以及安全防护等。基于此,就需要全面探究和掌控周围环境条件,这是提升工程项目质量的重点。
3.7做好光缆施工监督管理工作
一般来讲,光缆中有着诸多的金属,虽然不具备雷电方面的隐患,不过仍然需要制定完善的对策。比如,采取专业性仪器设备对光缆性能进行详细的检验,保持光缆有着良好的质量,大力实施光缆配盘工作,禁止随意拖拽光缆,在熔接光缆期间,应用余纤盘环绕成椭圆形实施施工作业,完成光缆连接工作以后将接头挂在吊头中,遵循规范性流程对光缆进行合理的整理。
3.8做好送电线路施工场地的检查工作
在实施送电线路施工作业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务必对其进行严格检查,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检验送电线路实际施工位置,当出现了违规现象以后,必须遵循规范性的要求进行解决和处理。并且派遣专业人员深入内部的探究送电线路施工场地,严格控制。
4、结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在送电线路施工期间,务必加强质量方面的监督控制力度,这是因为送电线路施工质量和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性,除了子和工程是否顺利验收验收以及按期投产有着直接的关联之外,同时还和送电线路安全运行以及稳定性有关。基于此,要想增强送电线路的整体质量,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中,就必须全面探究该项工作存在的各项问题,并且制定出完善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谢振刚.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22):93.?
[2]陈百年.论述电力工程架空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8(31):131-132.?
[3]魏鑫.对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问题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8,24(06):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