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电视节目的IP化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吕德刚
[导读] 在过去,电视节目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基本就是靠广告收入。自从2015年“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电视产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吕德刚
        山东电视台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摘要:在过去,电视节目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基本就是靠广告收入。自从2015年“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电视产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盈利模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盈利能力也有了很强的提高。电视节目可以被打造成一种核心IP,并且能在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获得发展的机会。在“互联网+”的时代,电视节目要想真正依靠打造IP实现产业盈利的变革,还需要在运营能力上有更大的提高和改进,这样才能加快电视节目原有商业模式的更加深入的革新和发展。
关键词:电视节目;IP化;互联网
一、电视节目IP化的表现
        作为当下一个较为热门的词汇,IP有多种含义。从互联网技术层面来说,IP可以理解为网络互连协议,从法律层面来说,IP也可以理解为知识产权。在当代互联网技术早已经渗透于传媒和娱乐行业,电视解密也可以被打造成一种IP,并形成电影、游戏、动漫、手机端应用等多种表现形态的产业链。目前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综艺节目,都有形成IP话的表现。这也适应了当前网络文化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的现状。
(一)播出平台的多样化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电视屏幕早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节目播放平台。内容资源已经在网络上百花齐放,形成多个平台共存,共享资源的同时也在互相竞争。电视台和网络平台在内容资源上的融合已经越来越普遍。视频网站在获取节目的播放权后,对各种热门节目进行集成和整合,并开发出多种APP,以适应手机端的播放需求。移动互联网早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播放平台,PPTV、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及APP也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很多电视台也开始自建网络播放平台,积极向“互联网+”靠拢,这其中包括湖南卫视的芒果TV、江苏卫视的荔枝TV、中央电视台的CNTV等。在网络播放平台上,观众对于节目的收看也有了和往常不一样的全新体验。既可以看到整集的电视剧,也能选取喜欢的段落反复欣赏,技能享受直播的同步感,也可以自主选择复播。而视频网站也加大了开发节目的力度,新出现的优质节目资源也被电视台收购并播放。这样就形成了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在节目资源上的联结和互动。
(二)节目和电商的结合
        电视台和视频网站不但能形成节目内容上的联结互动,更可以在市场营销上形成合作开发。充分利用优质节目资源带来的巨大流量优势,把电子商务植入节目中,这已经成为很多热门节目盈利的有效途径。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有关的美食和厨具在淘宝上都形成了热卖。而很多综艺节目更是主动向电商平台靠拢,无论是明星同款衣服,还是节目中出现的酒店、景点等,都可以通过扫描节目播出时屏幕上的二维码实现下单实时购买。作为电商购物的一个重要日期,“双十一”也和电视台形成了合作。比如在2015年,湖南卫视就和天猫共同举办了“双十一”晚会,不但在电视上播放,在视频网站上也做到了同步直播。伴随着节目中的歌曲、舞蹈、小品等文艺演出,产品销售也穿插其中,真正做到了娱乐购物两不误。电视和电商的结合,是营销模式上的一个重要创新,也是电视台和互联网的更加深入的互动。


(三)多屏合一
        传统意义上的“多屏合一”通常是指电视机、电脑和手机屏幕的互联。而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节目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地铁电视、电梯屏幕、公交电视都已经成为了节目的平台和载体。屏幕延伸的内涵更加丰富。热门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被改编成电影,从小屏幕向影院大屏幕输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电视节目早就已经深度拥抱互联网,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普及,人们的关注度更高,话题讨论也更加方便。在这种双向互动的作用下,热门综艺节目改编成手机游戏也很常见。无论是《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还是《最强大脑》、《我是歌手》等,都有同名手游被开发出来。在游戏和影视IP的高度交融互动下,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收视黏性也越来越高。而综艺节目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银幕后,电视节目的品牌效应和收视热点也得到了另一种方式的持续延伸。多屏合一的实质就是多媒合一,电视、电影、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实现了互联互动。
二、电视节目IP话的意义
        随着娱乐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电视产业继续变革。此时电视台主动和互联网进行融合,打造电视节目的IP化,对整个电视产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视节目的盈利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传统电视节目的广告盈利,无非是借助广告做了二次销售。而电视节目的IP化,并和互联网平台的结合,就把二次销售升级为多次销售。节目带来的流量更大,盈利能力也更强。比如《奔跑吧,兄弟》,在微博上迅速收获了大批粉丝的关注,在网络上也引发了近2000万次的讨论。而在视频网站的点播量也早已经以亿为单位。面对如此巨大的流量,仅仅是节目的冠名费,第一季时是1.3亿元,第二季就涨到了2.16亿元,到第三季更是达到3.38亿元。至于由此带动的各种游戏、周边的销量,以及其他广告费用,更是一笔惊人的收入。
(二)节目制作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无论是电视观众,还是网络用户,由于年龄、教育层次、职业的不同,对于娱乐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既有社交需求、知识需求,也有追星需求、视觉需求等。面对用户不同的消费嗜好和各种品味层次,就需要有丰富多样的电视节目来适应和满足,包括真人秀节目、益智类节目、婚恋类节目、体育竞技类节目等多种类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电视节目从创意上和制作上都要具有市场意识,要充分调查观众的需求,并对市场做出科学合理的划分,找到适合自身资源的细分市场。尽可能避免节目的同质化,更加高效地运用资源,最终使得节目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符合观众的口味,打造出兼具个性化和高品质的节目产品。
结束语:
        目前电视节目的IP化在新媒体产业发展比较顺利,但对大多数广电媒体而言,IP化还只是一个理念,没有形成合理可行的实现路径。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还需要对节目的制作和运营做出更多的变革和创新,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用动态思维去打造品牌节目,才能早日实现电视节目的IP化。
参考文献:
[1]杨晓茹.“互联网+”时代电视节目的“IP化”[J].青年记者,2017(08):26-27.
[2]肖力,刘骏.移动互联网时代动画影视的IP化运营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9,788(03):88-90.
[3]罗勋勋.大数据环境下电视播出IP化微服务的发展思路构架[J].科学与财富,2017(24):66-66.
[4]张琳.几种可资借鉴的国外广播节目样态——剧场化、跨地域、IP化[J].中国广播,2018,No.300(06):69-72.
[5]李龙,黄敏.内容生产的IP化及其影响[J].青年记者,2017(21):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