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先兆流产心理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贤容
[导读] 研究早期先兆流产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从我院挑选出68例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且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利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利用针对性心理护理。
        王贤容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先兆流产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从我院挑选出68例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且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利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利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SDS、SAS、睡眠质量评分、保胎成功率进行观察。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38.29±4.98)、SAS评分为(37.20±4.03)、睡眠质量评分为(8.30±1.51),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为88.24%,对照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为67.6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提升保胎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早期先兆流产,主要是指在妊娠28周前,孕妇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下腹疼痛,宫口闭合等症状。临床中患者盆腔检查宫口未开,没有妊娠物排除,胎膜完整,因此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和干预,有可能继续妊娠过程,对胎儿生命进行挽救,保证孕妇身体健康[1]。但是,由于孕妇不了解该疾病,常常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处于过度担忧和惶恐不安的状态,加之自身保胎效果不确定性,有可能会遭受痛失骨肉的折磨,导致孕妇依从性和配合度大大降低。因此,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需要加强针对性心理护理,缓解其心理压力。下文针对早期先兆流产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挑选出68例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且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在对照组中,患者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38岁,其中有22例初产妇,12例经产妇;在观察组中,患者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37岁,其中有21例初产妇,13例经产妇。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利用简单的语言式心理安抚患者,解答患者存在的疾病疑问。
        观察组,利用针对性心理护理。第一,精准化评估患者心理问题。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深入交流,对患者性格特点、怀孕后心理变化、最近负面事件、心理支撑资源等进行了解,确定患者心理问题和症结的来源,基于此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第二,营造良好舒适的环境。通过和蔼和亲、亲切的态度和患者交流,获取患者高度信任,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调整适宜的温度湿度,利用符合患者以往休息习惯的床上用品,构建舒适生理休息环境。第三,把疾控信息科普给患者。把疾控信息转变成为患者易于理解的科学化信息,使患者可以掌握疾病原因、疾控方案、注意事项等,全面解答患者存在的各类疑问和心理担忧,消除患者不良心理[2]。第四,诱导患者说出心理问题和症结。利用语言诱导患者,表达真实负面感受与内心困惑,一起分析不良心理的来源,给予患者差异化心理疏导和安抚。例如,针对恐惧心理,利用娴熟的护理行为和稳重的态度,平稳患者心态和精神,缓解患者恐惧心理,把成功保胎案例介绍给患者,提升患者配合度。第五,专项教育患者家属,要求患者家属,特别是配偶,给予患者关心爱护,提升自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SDS、SAS、睡眠质量评分、保胎成功率进行观察。
        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 t 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 X2检验,P <0.05 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SDS、SAS、睡眠质量评分情况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38.29±4.98)、SAS评分为(37.20±4.03)、睡眠质量评分为(8.30±1.51),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DS、SAS、睡眠质量评分情况比较(±s,分)

        2.2保胎成功率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为88.24%,对照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为67.6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情况比较[n(%)]

        3.结论
        现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身心压力负荷增长,致使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病率不断上涨,已经成为了当下医疗卫生界关注的热点内容。如果发生早期先兆流产,会严重影响到胎儿正常孕育进程,妊娠会被迫中断,威胁到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维护顺利妊娠进度,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生大多是和孕妇心理敏感度上升,导致情绪频繁剧烈波动、焦虑不安[3]。加之,孕妇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有限,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影响到了疾控难度。因此,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针对性护理中,通过精准评估患者心理症结,提供舒适的心理环境和修养环境,把疾控信息科普给患者,诱导患者说出心理问题和症结,专项教育患者家属,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理问题,消除焦虑不安的心理,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保证胎儿安全。
        综上所述,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利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消极情绪和心理,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提升胎儿保胎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毕天虹,王小鹏.针对性心理护理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20,6(21):158-159.
        [2]李道芬.针对性心理护理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02):117.
        [3]刘文妹.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早期先兆流产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4):3495-3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