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活化的研究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周晨露
[导读] 为了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周晨露
        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初级中学  311613

        摘要:为了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在数学学习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难点,运用生活化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情境、生活案例以及生活化作业等方式,能让学生激发出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也能力自愿加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策略
        生活化教学是指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激发出学习乐趣,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丰富的教学内容,实现高质量课堂的教学方式。但是,部分教师依然保留着传统教育理念,课堂上所运用的固化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十分枯燥的学生感受,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实际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下面,本文就对初中数学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运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知识的前提都是基于学生的兴趣使然,只有让学生激发出对学习的乐趣,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数学来说,数学本身是来源于生活实际,是生活实际的总结和概括。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背诵很多的数学公式和数学原理。很多学生直接从数学文本的表面反复地背诵,很容易遗忘或者出现混淆,从而降低自身的学习乐趣。而情境学习是一种生动的学习方式,能把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易于理解的动画贮存在学生脑海中,学生能够反复的记忆和背诵,从而有效掌握。
        例如,我们以《几何图形》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教学为例。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需要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定义以及特点,而这些图形知识也是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直接让学生阅读数学文本,难以让学生有效掌握。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生活的数学学习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激发出学习的乐趣,还能有效掌握知识。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分别为学生展示篮球、正方形魔方、垃圾桶等物体。接着提问学生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能不能用笔把他们画下来,画出他们的立体图形?”这个时候,部分学生就跃跃欲试,想表现一下自己。但是,都无法画出他们的立体图形。接着,教师就为学生开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讲解中明白了几何图形的画法以及相关的定义。通过运用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激发出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也愿意加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为后续教学打造基础。


        二、结合生活案例,有效掌握数学知识
        随着学生年纪的提升,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并且在中考的环境背景下,这种压力就显得尤为突出。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果不明显。因此,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生活化,通过利用数学学科中的教学特点来说进行调整和补充,整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素材,以便让学生自我思考和探索,从而有效掌握其中的数学知识。
        例如,我们以《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就将生活中的案例设计到数学内容中。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同学们,相信大家很熟悉鸡兔同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小学学习中所遇到的典型题目。现在我们就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它。”接着,教师将相应的题目告知给学生。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在解答这类问题的时候,表现的很轻松。这个时候学生会萌生出:原理数学很简单。而种想法也有助于学生在未来数学的学习中添砖加瓦。当然,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列举出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简易性。通过数学知识和生活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和理解数学其中的内涵,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将数学知识运用出来,达到实践的目的。
        三、作业生活化拓展学生知识面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帮助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提升自己的价值。况且如果单纯依靠课堂的教学时间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教学设计到学生的课后作业当中,形成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在课后的练习中,将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从而培养自己的学习品质。例如,对于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环节来说,教师不单单是让学生完成课本预留的作业,同时还要为学生设计更多具有生活性和开放性的题目,如,在学习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节课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调查想法,设计自己的统计图。当然,可以和同学一起完成。通过将作业生活化,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未来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进行生活化教学,是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的。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数学教学,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实际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施振强.论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新校园:中旬刊,2016(1):86-86,共1页.
        [2]叶新新.例谈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J].都市家教月刊,2014(5):220-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