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林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 广东省汕尾市 516400
摘要:我在教学中会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一些物理知识和规律以及我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然后用规律作为导线把知识和学生串联起来,形成我的教学电路,学生就像这个电路中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灯泡,在这个教学电路中闪亮出五彩斑斓的光芒。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被学生戏称为“朱氏定律”,教学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好作用。
关键词:朱氏定律;初中物理;找出规律;顺口溜
【背景】我是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姓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认为课堂不仅仅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碰撞知识火花,启迪智慧情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我一贯反对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也反对教师只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这样的教师不会得到学生的崇拜,也不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更不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在教学中会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一些物理知识和规律以及我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然后用规律作为导线把知识和学生串联起来,形成我的教学电路,学生就像这个电路中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灯泡,在这个教学电路中闪亮出五彩斑斓的光芒。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被学生戏称为“朱氏定律”,教学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好作用。
一、在物理定律的基础上找出规律——朱氏定律一
初中学生正是逻辑思维形成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逻辑思维严密的理科学习尤为重要,它能帮助学生逻辑思维形成与发展,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渗透和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
.png)
这个题就必须用到函数关系中正比例的有关知识分析,否则学生不能理解;但有时考虑到其物理意义的物理分析,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就不能说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了;如果这样分析,就说明ρ是一个变量,“ρ”在物理学中表示物质的密度,而初中物理学中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这样就出现了矛盾,说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是错误的。物理学中像这样的情况比较多。所以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物理概念的准确性,分清不同情况下物理量之间逻辑关系。
(二)解题过程中的逻辑关系的分析
.png)
二、总结物理知识的顺口溜——朱氏定律二
物理学中很多知识规律不便于用语言直接表述清楚,也不便于学生掌握,这样学生有时感觉不好记忆,如果教师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如:编成顺口溜式的语言,学生感觉既好理解,又好记忆。
(一)我在光学中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时就给学生总结了一条顺口溜——孪生兄弟在二焦,越靠焦点像越高。意思是物距在二倍焦点上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无论是实像还是虚像,当物体向焦点靠近时,像就会变大。当我把这个顺口溜告诉学生后学生感觉要掌握成像规律九很轻松了,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二)在讲解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又与那些因素无关时我给同学们编了一个顺口溜:
接触有力相对滑,粗糙表面生摩擦。——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影响摩擦谁有意,粗糙表面和压力。——摩擦力与那些因素有关
切记速度与面积,均与摩擦没关系。——摩擦力与那些因素无关
这样就把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又与什么因素无关说的很透彻有很简洁,便于学生掌握。
(三)在探究滑轮组的作用时,对于绳子的股数学生在具体的题目中,有时无法进行判断,我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又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于是跟学生编了一种方法——切割法,即假想从滑轮组的中间将绳子剪断,凡是与动滑轮部分直接相连接的都算绳子的股数,否则不算,这样一来,学生只要看图,就可以判断绳子的股数了。
“朱氏定律”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教师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教学,既教给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是这种教学的态度会鼓励学生。这样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会提高,教师的教学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明.新形势下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6):61.
【2】蒋新.规律的教学慎用"一步到位"——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的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19,041(005):46-48,25.
2020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