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标
汕头市潮南区晓升中学 515144
摘要: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比较多的渗透,对于教育教学行业而言,也需要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互联网+,然后实现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模式的调整和改善。本文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角度入手,首先归结了互联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继而倾向于从互联网+视角去审视高中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使得各个领域进入到互联网化的变革中去,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而言,要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而此时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进入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教学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站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去审视高中生信息素养培育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互联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最近几年我国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并且迅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各行各业都进入到互联网格局中去,这种发展趋势意味着互联网产业将会在未来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而作为未来的人才,也必须要有夯实的信息素养,也就是说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关注人才信息素养的提升,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作为高中生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平台,其也需要正确看待互联网+对于实际教育教学的影响,在实际信息素养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由此使得实际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与互联网+之间朝着更加融合的方向发展。基于这样的考量,互联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就必须要确保实际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是有效开展的,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教育教学方法,乃至是教育教学目标,都需要进行重塑。详细来讲述,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新审视课程,关注信息意识的培育
新编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课程的确充分体现了当前互联网+的思维,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能够重新审视实际的课程内容,不断采取对应的措施,确保在这样的信息技术内容接触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信息意识的培育和锻炼。详细来讲述,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的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秉持立德树人的价值观,积极实现课程结构的重塑,实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实现学科内容的理清,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深度和广度得以提升,这样才能够确保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培育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下驱动。其二,在现有的高考考试框架下,引导学生教师以更加正确的视角去审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了解其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积极将与此相关的信息素养提升的规章制度,教育文件,课程标准,教材理念等渗透到课程中去,继而使得学生开始关注自身信息意识的发展。
(二)完备教育教学支持系统,满足实际信息素养发展诉求
互联网+推动者各种教育教学系统的研发,很多学校也开始积极将其引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继而使得实际的教育实践与互联网+实现更加多的融合。很明显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大投入,结合实际高中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目标,完善对应的教育教学支持系统,确保信息素养发展的诉求可以得到满足。详细来讲述,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焦点有:其一,实现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采购,设立专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系统,在这里学生和教师可以针对于实际的信息化项目进行探讨;其二,建立教育教学支持系统,确保高中生信息技术学习流程,信息技术理论学习流程都能够归结进去,并且确保可以给与学生更加多的教育教学资源。
以“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为例,在对应教育教学支持系统中有很多真实性的数据案例,会给与学生更加多的数据信息,展现对应的数据处理软件或者应用,创设对应数据分析师的岗位角色,引导学生在对应任务格局中完成实际数据处理任务,这样就可以增强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安全的知识体验,继而实现信息素养的提升。
(三)推动教学模式的优化,激发信息技术学习积极性
需要看到的是高中生自身信息素养的素养的提升,最好是在自发自主的基础上来进行,当高中生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探究对应信息技术的时候,他们的质疑能力,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他们的探索能力才会得到锻炼,在这样的兴趣驱动下,实际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会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从某种角度来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实际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模式也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改善。比如教师设定了一个具体化的任务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款普通话水平开发的学习性软件应用,这是因为很多普通话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以借助这样的应用软件锻炼自己的普通话,由此改变普通话的交流方式。在实际任务给定之后,要求学生在小组范围内进行交互,思考在实际应用软件设计的时候需要关注哪些细节,牵涉到注册模块,牵涉到用户登录模块等,在这样小组合作交互之后制定对应的设计方案,然后进入到对应的系统中去进行运行,不断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实际的应用软件可以发挥其效能。在这样的小组交互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实际的应用软件需要有着更加多样化的功能,要有密码找回的功能,要有密保问题设置的功能,要有咨询服务功能,要有签到功能,要有通知功能,要有测试功能,要有搜索音频资料功能,要有重复练习功能,要有练习打分功能,然后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过程中,使得对应的应用软件设计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四)注重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以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效能
新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牵涉到很多比较性的信息技术,这些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是每个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如果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教师没有此方面的实践经验或者操作能力,就可能使得教育教学处于浅显化的状态,这种传授式教育教学往往难以发挥其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中的效能。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知识点学习为例,教师需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到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实践案例中去,去演示大数据的运作机制,去理解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就难以起到理想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效果。对于高中生而言,如果难以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听到老师专业化的讲解,细致化的阐述,就不可能对于大数据形成深刻认知,而这无疑会使得实际的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处于步履维艰的状态。为了规避这样问题的出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互联网+背景下接触更加多的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并且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中去,这样就可以构成更加理想的信息素养培育环境和格局。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需要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这就需要从教育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在教育教学模式上进行调整,确保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素质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由此进入到理想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育格局。
参考文献
[1]刘兴红,张曼,张军翔,梅佳星,宋湾湾. 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04):99-106.
[2]林云美. 试论提升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的策略——以“二氧化硫的性质”为例[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59.
[3]贺璨,李明江,李君科. 高中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师大附中为例[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S1):117-120.
[4]郑文晖. 青少年信息需求与利用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广东省茂名地区7所中学的调查[J].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9):68-74+99.
[5]温巨松.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探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6):55-56.
[6]贾安妮. 信息化时代下对高中生计算机素养的要求[J]. 通讯世界,2018,25(1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