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珍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台阁牧中心校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语文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汉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事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不仅要让每个小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启发、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培养每个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应在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制定与学生相一致、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断培养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总结其经验,为其他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供借鉴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教师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每个小学生的情感培养、知识拓展和语感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每一位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创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每个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其他语文知识教学更具趣味性,能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由于自身发展的特殊因素,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够,而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更大[1]。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抓住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具体时期,创设一个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生怎么读、怎样读,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阶段,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把培养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作为首要目标,这将对每个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的小学生大脑还在不断发育和健全,各种能力也在不断深化,抓住小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敏感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语文阅读的培养,加强对大脑的开发。教师在进行阅读能力的教学时,一定要教学会学生如何去体会文章的含义、情感,并从中学习到了什么,这些所领悟到的东西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使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推动每一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每一位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良好的写作水平和优美的写作语句都是不断通过语文阅读积累得来的,语文阅读对于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通过阅读,可以从中学习到优美的文章运用了哪些手法,怎样去描写、刻画生动形象的人物等,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都可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在写作中充分运用,逐渐提高每一位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掌握写作技巧。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弊端
(一)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可以分为理论知识教学目标和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明确各方面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在设计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时,没有进行全面的考虑和思考,只是简单地提出了一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也相对简单。可能会有一些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好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偏离它,导致每个班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二)教师的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在过去,传统的中文阅读方式就是简单的让学生自己读一些课本和期刊,他们不会在意自己是否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什么知识。如今,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仍然充满了枯燥的气息,一些教师仍然盲目地让学生只阅读与考试有关的书籍或期刊,不会去考虑学生该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方法,从来不会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兴趣是否得到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开始厌恶对语文的阅读。
(三)教师的评价较为宽泛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在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持续评价中逐步提高和形成。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虽然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创设了有趣、生动的语文阅读课堂,但是出现了许多教师过于纵容学生的现象。虽然每一位语文教师一直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他们也从中忽略了身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大致相同,他们根本不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特殊的评估,只是简单地处理它,很快地把事情做完[3]。
三、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对课堂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使学生进入轻松有趣的阅读课堂。教师可以与每个学生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他们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汉语阅读的真正含义。
例如在进行《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时,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有趣的对话,边对话边进行表演,不仅使学生进行阅读,还能活跃阅读课堂的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呀”“尾巴有什么作用呀”,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寻找答案。
(二)激发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语文阅读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探寻、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一篇优美的文章是较为困难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去阅读,更要引导每一位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例如,在《曹冲称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问学生“曹冲用什么方法来进行形象的”和“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让每一位小学生带着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阅读。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小组将派一名代表表达他们的意见。学生们会回答“因为技术在过去没有发展,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大象的称量”等等。老师会评价并表扬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创新
有趣的教学课堂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的创新和改革。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能力出发,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源源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还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因此,教师应在现实生活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结合语文阅读的特点,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个过程需要每一位中国教师的努力。
四、结束语
每一个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探索,为学生有效地阅读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让每个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这个过程一定很艰难,但我始终相信每个老师都会为学生的不断进步付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关月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58.
[2]刘晓燕.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93.
[3]李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天津教育,2020(21):160-161.